中国马拉松体制内运动员给人的印象,大都是循途守辙,不擅长沟通。但何杰却完全不一样。
在竞技场上,他敢于在赛场上去带跑,打破规则,跑出血性,也敢于说出自己的目标,跑进 2小时 10 分 。
在竞技场外,他最喜欢的课是哲学,还想在退役后做一名马拉松解说员。是的,他觉得大学里的哲学课、马列课特别有意思。
这就是何杰,一位非典型的中国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在世锦赛 & 亚运会选拔赛之后,我们跟他聊了两个多小时。
在接触过的众多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当中,很少有一位运动员可以像他那样,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藏着不掖着,他说的有些话,的确没有从任何一位之前采访过的运动员口中,听到过。

上周六举行的世锦赛 & 亚运会选拔赛,关系到大型赛事的资格,这样的重要比赛,大部分运动员会采取跟随跑的比赛策略,不会冒进。
而何杰不一样,虽然没有明说本次比赛的目标,但他就是冲着冠军去的,而且还要达标世锦赛资格( 2:11:30 ),对他来说,如果跑不到,下面几年,都没有能够去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如果你了解何杰初入专业队的一场比赛,你就知道他为何会这样跑,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如果你问很多中国马拉松运动员比赛的目标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无外乎好好跑、尽力跑之类的官腔,很少会说一个具体的目标。
而何杰不一样,在 2021 年徐州马拉松跑出 2:12:00 的 PB 之后,他就大胆喊出自己的目标:要跑进 2:10 大关。
目前国内跑进 2:10 的选手一共只有任龙云、董国建、韩刚、胡刚军和彭建华5位选手。
2 小时 10 分,从世界范围来看,算不上是一个好成绩,但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有 5 人跑进过,似乎遥不可及。
当一位年轻的运动员喊出这个目标时,抱着看笑话心态的人一定不少。

不过何杰也并非盲目喊出这个目标,因为他在云南昆明冬训的长距离课练得非常好,最后几公里他能够跑到 3 分和 2 分 55 秒的配速。这种重点课展现出来的状态,让他建立了信心,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尽管何杰已经具备跑进 2:10 的能力,但他还需要提高的是心态。在选拔赛结束后,肖导也对弟子说:“你的路还有很长,要想走得更远,比赛时就要更专注,要把自己这种心态摆正。虽然你有这样的实力,但是心态方面还需要更强大。”


何杰也举例来说明,“以前我觉得某件事是对的,那就是对的,脑筋轴。现在可能要想想从哪个方面看。比如在海上看日落,太阳从海边落下,在山里看日落,那太阳就从山里落下。如果有人说太阳从海边落下,有人说太阳从山里落下,那都是对的。”

在和何杰聊天的当中,他多次说自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曾经还因为太有想法,而不被教练喜欢。
何杰的师姐陆阳春曾这样评价他,“他不会盲目的跑,会分析这堂课自己练了啥或者练到位了没有,主动训练不是被动训练,敢想敢去做。”

不过在 2020 南京马拉松赛前,何杰已经想“退役”专心去读书,而在得知要去肖导的国家队集训时,他改变了想法,因为想跟高水平运动员做个对比。
肖导并不会限制运动员的个性,这让喜欢说出自己想法的何杰如鱼得水,经常在训练之余跟教练谈训练体会,而且是有什么说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何杰成长很快。仅仅一年半时间,他就从彭建华的“陪练”,逐渐成长为中国马拉松最顶尖的运动员之一。用肖导的话说,“他陪出来了”。
但与其说他是“陪出来的”,不如说他是靠自己琢磨与苦练出来的。

何杰平时喜欢看马拉松比赛转播,特别是日本的比赛,这也跟很多其他运动员不一样。而他最喜欢的马拉松运动员是川内优辉,也许是因为两人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川内优辉被称为“市民跑者”,他的比赛风格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跑到面目狰狞,毫无保留。
虽然他跑动的姿势不流畅,甚至可以说不专业,但他就是很能顶。何杰特别佩服他这一点。
“他的精神太可怕了。我要向他学习。在训练顶不动的时候,就想想川内。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我不能顶上去。他都能跑到 2:08 ,动作还那么差,我到底差在哪里。”

喜欢琢磨、有想法的何杰也早早为今后的发展做打算,透露自己在离开专业队后,想做一个马拉松解说。
当他说出这个规划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想到的,因为大部分运动员退役后继续留在体制内,或者当教练。何杰又表现出不一样的一面。
在中国马拉松最近几年的大发展中,解说一直被人诟病。何杰认为,目前的国内马拉松解说应该有专业的人去做。“当这件事情有更专业的人去做,这个行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如果你关注何杰的社交媒体平台,他经常会进行一些直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多人会在直播间问他一些马拉松名将的一些趣事。
其实在世锦赛&亚运会选拔赛上,曾经的专业运动员杨定宏就第一次作为解说嘉宾参与直播,在介绍技战术方面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如果将来能够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解说马拉松比赛,相信能更好地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
“以后这将是我一个职业的目标,我很喜欢这个事业。以后退役了,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奉献。”
这就是何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如果未来中国马拉松能够涌现越来越多像何杰这样的运动员,何愁马拉松国家纪录不会被打破?
think different!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3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