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2023 上海马拉松就将鸣枪起跑,相比于参赛者的摩拳擦掌,跑鞋品牌那没有硝烟的战斗也许早已拉开了帷幕。
如何让自己的跑鞋更多地登陆上海滩,在上马这个大舞台上有靠前的位置,各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集结品牌战队或者训练营,然后给队员或者学员提供装备,这些跑者通过达标一定的成绩去领取自己的奖励,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
不过,各家对招募人选的能力以及最后的比赛成绩要求又有着许多的差异。安踏今年出手较为阔绰,不仅对跑者成绩要求放得相对较宽(415 以内的成绩),还是少数可以提供真金白银的人家之一。粗略估算一下,如果我能入选训练营,也许有机会带走 1100 多的人民币,想想竟然还有一点小激动!

UA 和必迈都属于打直拳的选手,其中必迈最为直接,只要曾今的“破三”选手,也不分男女,而 305 是唯一的达标要求,也没有其他的额外奖励,可谓是简明扼要。UA 是男子 300 以内,女子 325 以内,而达标要求和招募条件一致,达标后还有 2000 元的代金券。
特步的规则最为详尽,从 240 到 315,不同级别对应不同奖励,而今年的奖励都以产品为主,跑鞋、背包、代金券,可见特步在参赛者招募这件事情上正逐步变得谨慎和理智。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押金是不可避免的,899/999 的套餐本质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别,背心、短裤加上一双比赛用的鞋子,这样的比赛三件套的市场价格和押金的金额不会有特别巨大的差异。
押金可以看做是跑者对品牌的一种保证,而不会变成一种彻彻底底的“薅羊毛”。品牌“买脚”,跑者参赛的同时也要配合品牌的一些活动,而无法完成比赛任务的跑者无法获得退回的押金,只能当做是买了一套比赛装备。

上马战队或者训练营并不是唯一的“抢滩登陆”方式,例如 HOKA 就以招募非官方配速员的形式在寻找跑者,而且数量众多,从 5 小时完赛到“破三”强者,总共约 250 号人,而且还是按配速要求地组成方阵前行,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不仅是赛道上的,也包括大家的各个社交平台。
以上的这些的都是品牌相对较为公开地招募方式,更多品牌的招兵买马可能也是暗流涌动。马拉松给跑鞋品牌提供了营销的舞台,让更多的高手穿上自己的跑鞋,让自己在赛场上的占有率变得更高,这也许是品牌需要的另一种“胜利”。
今年上马,你会参加战队吗?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