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HOKA ,越野跑者一定不会陌生。从 2009 年推出厚底越野鞋到现在,HOKA 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席卷全世界的越野跑赛场。
据我们的统计,在去年的 UTMB 三大组别中,HOKA 的越野跑鞋以 33.72% 的绝对优势占据榜首的位置。而当 HOKA 在越野鞋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我们似乎忘了,HOKA 在路跑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上周,HOKA 正式推出了全新的 HOKA CIELO X1 ,以及升级的 MACH 系列,使得 HOKA 跑鞋矩阵更加完备。从最顶尖的竞速鞋款,到主打速度的训练鞋款,再到入门的慢跑鞋款,应有尽有,可以满足几乎所有跑者的需求。

先不多说,直接上 HOKA 最新的跑鞋矩阵图。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HOKA 全新的跑鞋矩阵有三大板块,分别是竞速/比赛系列,速度/训练系列和入门/慢跑系列。横轴是回弹能力从低到高,纵轴是缓震等级从低到高。
像全新推出的 CIELO X1 就属于竞速/比赛系列,不管是回弹还是缓震都是最好的,作为 HOKA 最顶级的竞速鞋款,进一步提升了 HOKA 竞速系列的性能天花板。
MACH 系列则是速度/训练系列的代表。MACH 本身就是速度的意思,以其来命名再适合不过了。而大家比较熟悉的 CLIFTON 和 BONDI 系列,则都属于入门/慢跑系列,也被很多人用于日常通勤穿着。

由于 HOKA 越野鞋取得了巨大成功,HOKA 的路跑鞋也延续了其非常多的优点,比如适合跑更长的距离,比如厚底带来的缓震性能,但又很轻盈稳定。这与其所使用的独特创新跑鞋技术分不开。
目前,HOKA 跑鞋有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加厚缓冲中底(HOKA 跑鞋超强回弹和缓震的秘诀)、滚动平衡科技(助力跑者在跑步过程中快速过渡到前掌,提供推进力)和嵌入式鞋床(就像赛车的桶式座椅,严密包裹,牢牢固定)。
还有六大重点技术:PROFLYX 中底(双层中底结构,双重泡棉,脚感拉慢)、PROFLY 双密度中底(带推进板的中底结构)、J-FRAME J 型结构(能够避免过度内旋)、H 型框架(紧密契合中底,稳固脚感)、HUBBLE 鞋跟(实现轻松自如,平稳过渡的脚感)和 SWALLOWTAIL 鞋跟(独立式减震结构,有助于在崎岖路面调整步伐)。
HOKA 跑鞋矩阵中不同系列的跑鞋根据不同跑者的需求,使用了不同的跑鞋技术。那该怎么选择合适自己的 HOKA 跑鞋呢?
从 2017 年开始,碳板竞速跑鞋逐渐成为赛场上的大杀器。HOKA 也不甘落后,开始研发自己的碳板跑鞋,从最初的 CARBON 系列到后来的 ROCKET 系列,都表现出不错的竞争力。吉姆·沃姆斯利(Jim Walmsley)曾穿着 CARBON 系列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进行了两次挑战,第一次打破了 50 英里世界纪录,第二次只差 12 秒打破百公里世界纪录。
但不管是 CARBON 系列还是 ROCKET 系列似乎距离顶级的碳板跑鞋还有一段距离。直到 CIELO X1 的推出,HOKA 才算真正跻身顶级碳板跑鞋的行列。
来看看 CIELO X1 是一双怎样的碳板竞速跑鞋?第一眼看上去就极具速度感,从整体设计上来讲,无论是中底、碳纤维板还是大底和鞋面,CIELO X1 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
中底是双层超临界 PEBA 泡棉让脚感更有层次,并内置了翼状碳纤维板,绵密的回弹脚感大幅度提升,中底反馈也更加高效。外侧中底以独特的镂空结构呈现,沿用了 MetaRocker™ 滚动平衡科技,使跑者在跑动时候的步态更加顺畅,步态转化更加丝滑。
当这样一双竞速怪兽问世,难怪 HOKA 有足够的信心发起劝退挑战。如果你对自己的速度有足够的信心,那么 CIELO X1 将会是你提速的利器。
虽然 CIELO X1 是目前 HOKA 碳板竞速跑鞋的担当,但 HOKA 首次采用 PEBA 超临界发泡泡棉的 ROCKET X2 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为基于 2 小时 30 分到 3 小时 30 分水平跑者研发的鞋款,相比 CIELO X1 ,驾驭门槛更低一些,有更广的适配性。
MACH 曾经是 HOKA 飞翔系列里的第二款鞋,如今已成为 HOKA 最受瞩目的速度训练鞋款。MACH 是速度单位,意味着很快、很快,而全新的 MACH 6 确实足够快。
中底材料大幅升级,全掌超临界 EVA 泡棉中底带来更加强劲的回弹,落地瞬间也能给到快速的能量反馈。嵌入式鞋床设计让步伐更加稳定。中底滚动感来自于偏前掌设计的推动型滚动力力线,推动顺畅,适合跑者的日常速度训练。
在 MACH X 推出之前,HOKA 跑鞋矩阵里面缺少一款内置板材的速度训练鞋,如今这一空缺也被弥补了。HOKA 以 X 结尾命名的鞋款,都意味着性能大升级。
HOKA 跑鞋自诞生以来,以厚实而轻量著称,也是最早做轻量缓震跑鞋的品牌之一。这也是 HOKA 跑鞋的立身之本。从矩阵来看,HOKA 入门/慢跑系列一共有 5 款鞋,是 HOKA 跑鞋矩阵中最多的。有大家非常熟悉的 CLIFTON 、BONDI 和 RINCON 系列,也有没那么熟悉的 GAVIOTA 和 ARAHI 系列。
CLIFTON 是 HOKA 是最早推出的一双慢跑鞋。自 2014 年问世以来,很好地解决了缓震跑鞋很难摆脱“重”的这一痛点,实现了“缓震且兼具轻量”之间的平衡,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跑者非常喜欢的鞋款,也是精英跑者恢复跑的首选。
如今 CLIFTON 来到了第九代,虽然鞋底加厚了 3mm ,但重量却减少了 4g ,这得益于中底材料的全新调校。厚度的增加与重量的降低,让脚感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保证了更加有力的缓冲。
而从外观设计上看更加流畅简洁,也更具时尚感,更适合大众跑者在日常出行中穿着。如果你打开 HOKA 的官网,会发现 CLIFTON 有非常多的配色可供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HOKA 入门/慢跑系列里面迭代第二多的鞋款是 BONDI 系列。作为 HOKA 第一双搭载了大厚底的缓震路跑跑鞋,BONDI 突破传统的设计在跑圈掀起了一阵旋风,现在,厚底也成为越来越多跑鞋的选择。
BONDI 是澳大利亚悉尼著名海滩的名字,用它来命名很好的诠释了这双鞋的定位——顶级缓震。如今,BONDI 已经来到第八代,中底进一步升级,使用更轻弹的高弹力泡棉,让缓震基因得到更充分的展现。在出色的缓震性能之外还在跑动时带来舒适回弹的脚感,在缓震之余又多增添了一份韧性,非常适合大强度训练后的放松慢跑。
RINCON 系列是 HOKA 缓震慢跑鞋里面最轻的,虽然没有 CLIFTON 和 BONDI 那样极致的缓震脚感,但依然足够优秀,而且路感更敏锐。
除此之外,HOKA 入门/慢跑系列还有两款主打支撑的慢跑鞋,分别是 GAVIOTA 5 和 ARAHI 7 ,采用 HOKA 独家专利的 J 型结构,增加支撑性,防止过度内旋。如果你需要更多的支撑,那么这两款鞋非常合适,而且还兼具良好的缓震性能。
如今,我们正经历跑鞋性能大发展的时代,主打高性能的 HOKA 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跑鞋矩阵。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跑者,速度多快的跑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鞋款。
新赛季就要到了,相信不管是在赛场上,还是日常慢跑,会看到越来越多穿着 HOKA 跑鞋的跑者。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