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走进山野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不动的山吸引着攒动的人群,和越野爱好者们一起蜂拥而至的还有各大运动品牌。
虽说国内的越野赛起步较晚,但依托于国内丰富的山脉资源,使得国内的越野赛事发展远超预期。在短暂的发展史中,众多的运动品牌充当了各种各样的角色,经验的分享、赛事的运营,与国际的接轨。
在中国辽阔的赛事版图之上,品牌与赛事之间的联系,如同翻滚的云海,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时无刻地风起云涌,又瞬息万变。
如果一个投身于越野行业的运动品牌,手上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越野比赛,那是不是能“体面”呢?

2009 年,国内的越野赛早有萌芽,而商业化的进程也悄然而至。The North Face 在北京昌平举办了北京 TNF 100。日本越野跑者镝木毅连续三年在北京 TNF 100 夺冠,此后镝木毅联手 The North Face 在富士山开创了亚洲首个百英里赛事 UTMF (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赛)。

上个月末,邓国敏在这场比赛里夺得了个人的第一个百英里的国际大赛冠军。
当时间来到 2013 年,薛乾曜 (大宝) 和蔡宇,这两位中国越野跑圈非常重要的人物都成功完成了 UTMF 的比赛。从 UTMF 归来的大宝在浙江的宁海打造了宁海 100 越野挑战赛,磨柱峰和东海云顶也因此而被更多人所领略。
2014 年,大宝正式成为赛事人。一年之后,距离宁海不到 70 公里的临海,薛迎春(老板娘Ellen)和蔡宇的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应运而生。

宁海 100 和柴古唐斯不是国内最早的越野赛,但从赛事发展的轨迹,规模和商业化程度来看,它们都有资格称为国内的顶尖赛事,而当时它们的主要赞助商中都有 SALOMON 的身影。

从赛前训练营到社区与赛事的合作,再到精英运动员的汇聚,流量与关注让宁海 100、柴古唐斯与 SALOMON 在那些年形成了双赢的局面。第一届的宁海 100,83 人报名,67 人完赛,而第一届的柴古唐斯的参赛人数也不到 300 人。如今这两场比赛都已是一签难求,参赛规模超过 4500 人。
热门越野比赛也不再是,早报名就能比,现在都要抽签了。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人向左,有人向右,而新的入局者早已蠢蠢欲动。

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办赛受到大自然的制约,也被时间所考验。有些时候,不是比赛本身不够好,只是没有在正确的时间跑在正确的赛道上。
事物的发展周期即是如此,并非永远都在上行的道路,国内越野赛场在野蛮生长的同时也经历了罹难、停摆和舆论的风口浪尖,能熬过去、挺下来的有时候只是少数,而能够坚持下来做大做强的更是稀缺资源。
背靠包邮区的宁海 100 和柴古唐斯是国内赛事的翘楚,自然受到赞助商的欢迎。宁海 100 在 2021 年收到了 HOKA ONE ONE 抛来的橄榄枝,宁海 100 与 UTMB 的合作变得水到渠成。虽然当中有两年赛事无奈停摆,但该来的总是要来的,2023 年宁海 100 成为 UTMB 的一员,而云丘山越野赛的迅速上马,让 UTMB 在中国的阵容得到再一次的扩充。

柴古唐斯继续深度绑定 SALOMON,组委会的姐妹赛事柴古九峰 26 公里组别成为由 SALOMON 发起的黄金联赛中国系列赛的其中一场。今年 SALOMON 更是将更高级别的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带到了中国四川的四姑娘山,而这次的阵容可以算作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水平的一场短距离越野赛,同时温岭黄金海岸、香港动力 100 挑战赛也都加入到了 SALOMON 的黄金联赛中国系列赛之中。

崇礼 168 超级越野赛是国内少有的百英里赛事,从比赛的方式来说非常类似 UTMB,不同于国内大部分比赛都聚焦在周末,崇礼 168 的组别更多,各组别起跑时间的跨度非常之长,比赛几乎贯穿大半周。adidas TERREX 在 2022 年成为崇礼 168 的官方冠名赞助商, 更广泛的打开了在中国的知名度。
作为亚洲可能是最大规模的越野比赛,中国北方最知名的越野比赛之一,合作伙伴能够围绕比赛做很多市场宣发活动。

就像香港 100 那样,凯乐石如火如荼的合作似乎还在昨日,今天安踏就成了冠名赞助,而香港 100 在亚洲范围内可以算作是较有影响力的重要赛事,国内的许多精英越野运动员将这场比赛作为自己登陆欧洲赛场的跳板,姚妙、闫龙飞、游培泉等著名的运动员无不如是。今年夺冠的蒙光富也越发有了强者的气质。

在 2022 年接手香港 100 后,安踏扩展越野赛版图的脚步未曾停止,如今又拿下了高黎贡超级山径赛。虽然这场赛事一直命运多舛,但它的招牌却非常响亮,作为曾经第一个加盟 UTMB 系列赛的国内越野赛事,跑者对于这场赛事的期待值异乎寻常的高涨。
凯乐石在失去了香港 100 之后,联手朗途体育以广州 100 越野赛和深圳 100 越野赛的两场在华南地区的重要比赛作为回应,考虑到朗途体育与凯乐石的从属关系,也可以看做是凯乐石自己开发的赛事,此外,东北 100 松花湖跑山赛和莫干山跑山赛也成功举办。刚刚开启报名的莫干山比赛,几乎一天之内所有组别都爆满 / 报满。
其实在 2023 年,凯乐石的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就汇聚了不少圈内的“红人”。在国内大赛稀缺的情况下,不知道这种模式是否会给其他的品牌带来一些新思路。
不过呢,在选择红人的情况下,黑红是不是还要选择,有待商榷。

其实凯乐石还有巨人之旅的合作,在 2022 年双方联手,今年升级为首席合作伙伴,作为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场设立 330 公里超长距离赛道和 24000 米爬升的史诗级越野跑赛事,本身还是极具含金量的。
可惜从去年到今年,这场比赛依旧是极其小众的关注,如何做好这场比赛在国内的宣发,值得思考。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在越野赛领域同样适用。在过去的几年中,越野赛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波莱蒂夫妇与 ITRA 分道扬镳之后,UTMB 脱离原先 UTWT (世界越野巡回赛) 的赛事体系,凭借着作为殿堂级赛事的影响力,UTMB 迅速构建起了新的赛事体系,宝石也一跃变为新的“硬通货”。

HOKA 在这个时间段前后联手 UTMB,2024 年进一步成为冠名赞助商,在更换了赞助商之后,UTMB 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扩张的脚步。越野跑爱好者通过更高频次地参加 By UTMB 的比赛来获取更多的宝石,以此得到更多的抽签机会。贯穿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 UTMB 系列赛与 IRONMAN 合作之后,是成为越野跑的超级碗还是商业化的越野赛,也许会在未来的许多时候被人们摆到台面之上来讨论。
以围绕核心赛事发展的模式不同,SALOMON 主导的黄金联赛采用了层层打怪升级的模式。主打中短距离、快节奏和高观赏度的黄金联赛在 2020 年之后已经将原来的世界系列赛拓展到国家系列赛。

从国家系列赛晋升到国家总决赛,最后去到世界系列赛和总决赛的舞台,对于精英运动员必然会有一定的参赛数量要求,这就让更多的精英运动员会有同场竞技的机会,而普通跑者和爱好者更多还是以观赏的角度去体验,从四姑娘山的转播水平来看,也的确是目前国内越野赛转播的天花板,而 SALOMON 也在宣传方面做足了文章。
安踏拿下的香港 100 同样也是 WTM (世界越野大满贯) 的一员,也是这个新联盟的全年第一场。虽说有人吐槽 UTMB 的强势扼杀部分地区赛事的特色,但 WTM 过于分散的品牌方似乎很难将力量聚拢在一起,WTH 的另一个成员,上文提到的 UTMF 的赞助商就是 The North Face。HOKA 非常愿意为 UTMB 站台吆喝,那么安踏是否会同样的热情为 WTH 宣传呢?也许马拉松的六大满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世界范围内,越野赛有逐渐的抱团之势,不管是银河战舰还是复仇者联盟,无论是抽签还是积分榜的升级模式,以核心资源去吸引更多的精英运动员和更多的参与度以及关注度,打造一套自己的体系和玩法已经成为常见的套路。
相较之下,国内的越野赛虽然也有诸多系列赛,但大部分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何创造自己的越野联赛,把比赛变得更为有趣,还需要国内的赛事人去探索与思考。
随着进入越野行业的品牌越来越多,大家是不是看到了一些新的机会点呢?
# 国内越野赛会有新的玩法吗?#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飞盘一个!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4 年 5 月 18 日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