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陪跑,为什么陪跑业务日益红火呢?
陪跑本身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马拉松赛场上的配速员,也就是“兔子”可以算是最为官方的陪跑人员了。从 615 的关门兔到 300 的精英兔,甚至 2020 年的西安马拉松邀请了赵浩担任 2 小时 40 分的超级精英兔,而往后的兔子也的确走上了越来越卷的道路。
如果你问我跟着“兔子”跑马拉松的收益大不大,我只能说比自己跑强多了。别说是我这样的马拉松小趴菜,即使乔老爷这样的天皇巨星也喜欢“兔子”的陪伴,关键他的配置也是史无前例得宏大。
2019 年的 INEOS 159 挑战,由世界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奥运冠军组成的梦幻陪跑天团一路给乔老爷护驾,伯纳德·拉加特、莫·法拉赫、英格布里格森兄弟等 41 位顶尖运动员前赴后继,轮番为乔老爷破风,而且所用的阵型是经过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的方式,才最终实现了人类首次的破2 计划。

图片来自基普乔格社媒
大众跑者自然是没有机会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常规的马拉松里,所有的“兔子”也只会按照既定的配速计划向前奔跑,无论身边是人满为患还是形单影只,他们都不能放缓或者加快自己的脚步。
另一方面,跑者的比赛策略多少会有差异,即使完赛时间接近,也会出现有人想要前半程抢时间,有人想要跑负分割的情况,甚至是“兔子”本身也未必会一直以匀速前进,许多的“兔子”会考虑到参赛者后半程的掉速,往往要在前半程稍稍争取一点时间。
以上的种种情况多多少少都会造成了参赛者和官方“兔子”在契合度上不那么同频,所以众口难调之下,私人的陪跑业务自然爱似乎迎来了春天。

私人陪跑本身倒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赛求带还算是较为常见。比如跑野办公室的 CC 老师就有多次的无偿陪跑的经历,短则 10 公里,长则 55 公里,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
不过,想要找到一位像 CC 老师这样对比赛无欲无求,且具备一定实力还有足够耐心的跑者,很多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特别是在上马、北马这样的大赛之前,你很难让筹备多时的跑友去放弃比赛。话虽如此,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真金白银取代过去的人情债,成为一种新趋势,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

各大比赛前夕,你可以在诸多社交平台搜索到各类陪跑招募,同时,毛遂自荐的帖子也不在少数。从招募帖的内容来看,这个市场之广阔实在是令人感为观止。从全马 6 小时到破三,让各路马拉松高手都有施展拳脚的天地。
身处蓝海之中,水自然也是深的。由于只存在需求而没有完整的行业标准,所以大部分的价格都是各论各的,浮动之大完全看个人心情。
无论是像某书这样的社交平台还是某鱼那样的交易平台,都可以成为市场。从跑进 430 报价 666 元,到目标 245 完赛的报酬 1800 元,甚至半马 130 也有 300 元的报价,你似乎你很难在比赛距离或者完赛难度上找到一个统一的价格体系。不得不说,这种状态就像我们来到南边某岛著名的海鲜市场吃海鲜,统统都是时令价。
总的来看,虽然如今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但整体水平越来越高,跑步高手的稀缺性正在逐渐走低,这些年很多跑者的体验是自己越跑越快,名次反倒开始下行。从多年以前破三能被称为大神,到现在破三都收不到一张看得清的冲线照,更多的高手开始流入陪跑市场,更为残酷的价格战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众多的马拉松训练营的出现让找陪跑这件事情变得没有那么困难,甚至在很多收费的训练营中,比赛陪跑也成为了一种增值服务。

难怪曾经的一位马拉松陪跑从业人员感叹,虽然目前陪跑业务仍然火爆,但难以复刻曾经鼎盛时期的繁荣。早些年间,根据陪跑者的能力差异,以破三为例,如果陪跑者具有全马 250 左右的实力,那么基本可以获得 3000 元的报酬,如果实力达标国一,也就是全马 232 以内,带一个跑者破三的话不会低于 8000 元。更重要的事,钱少了,活却变难了。

陪跑业务在自媒体的大力发展下衍生出了许多全的任务模式。
以往的主要职责是带领雇主在目标时间内完成比赛,除了破风和保持稳定的配速,少不了在赛道上的“端茶递水”,反正体力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就差终点前的推拉和硬拽。

现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需要流量,那就需要素材。以前跑者们总感觉跑步没带手表,跑了等于没跑,现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如果没能拍到点什么,多少就像是白跑,而拍摄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陪跑者的身上。目前大部分招募陪跑者的帖子几乎统一都标明了需要能在比赛中完成拍照片甚至是视频。
拍摄的需求日益增长,从很大程度上来看,PB 也好,PW 也好,重要的是有故事可以说,这就让陪跑者不仅要跑步实力够强,还要熟练掌握各类拍摄机器,毕竟手机多少有点不够看了。

KPI 定得越多,雇主的考核就变得越发严谨。过去只要有完赛证书能证明跑步水平即可,现在可能就逃不过现场的面试。不少雇主都要求比赛前要合练一次长距离,步频步幅是否匹配,拍摄水平是否合格,最后一个还得看合不合眼缘,能不能提供情绪价值。那些只会闷头破风的陪跑者正在逐渐失去市场。
似乎所有和服务沾点边的事情都会走到这一步,就像开遍全球的某个知名火锅店,你说它到底好吃到什么程度,恐怕跑野办公室的重庆小伙伴们大多会翻起白眼,但这个时代,光好吃有啥用呢?能不能满足情绪价值才是正经事。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跑步市场还是一个蓝海,不能赚马拉松比赛陪跑这样的大钱,还会有别的机会。各大平台上的日常花钱代跑层出不穷。起初我是一万个不理解,跑步代跑的意义何在,花再多钱,有氧能力和速度能力不还是跑步的那位吗?后来经高人指点,才发现这都得感谢各类运动 APP 的线上奖牌。
线上的马拉松没有门槛,不用抽签,不用带芯片,在这一个三不管地带,只要你有数据,一切都好谈。代跑者完成线上比赛,大多按公里计费,雇主则有了线上奖牌,完成了自己的社交需求。当然,有时候也不仅限奖牌,其他诸如跑特殊的路线图或者跑步抽奖,反正各有各的所求。
所以,大家好好练吧,说不定下一个风口,你就能在跑步这件事上赚到第一桶金了。
# 你有做过别人的陪跑或者找过陪跑吗?#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4 年 12 月 22 日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