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马拉松是极限运动还是大众运动


尽管马拉松这一竞赛项目在世界上已经诞生了百余年,在国内也有了庞大的人群参与基础。然而,社会对于马拉松的争议仍然存在:


有人认为马拉松是大众运动,强身健体;有人持反对意见,马拉松是属于极限运动,太危险了!


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义这项运动,又该如何看待这项运动?



当跑者们已经对动辄 20 公里的长距离,一年跑两三场马拉松比赛习以为常,市民大众、初跑者看到 42.195 这个数字依然两眼一黑,心生恐惧。


距离越长,跑步时间越长,对人体造成的压力也更大。一场全程马拉松平均下来约消耗 2500-3000 大卡,相当于普通人一天半的基础代谢。无论是心肺、肌肉、关节,都要经受长时间高强度的压力和消耗。


如果缺乏科学的锻炼和身体评估,贸然参加马拉松比赛,确实很有可能导致受伤,例如肌肉拉伤,关节的磨损等等。对任何人来说,想要完成一场全马,都是颇具挑战的。



此外还有突发情况的发生,不友好的天气情况下,跑一场马拉松还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例如引发脱水、热射病甚至猝死,这样的案例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确实不难看到。


尤其是随着国内参与人群基础的愈发庞大,赛事数量的增多,跑一场马拉松的”风险比例”似乎越来越高了。但与翼装飞行、深潜、高空跳伞等典型的极限运动相比,马拉松的风险则要小得多。


此外,马拉松赛道上的风险往往也与跑者自身的知识能力储备有关,很多时候是因为潜在健康问题或者准备不足。



既然跑马拉松需要承担不少风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跑者跑马拉松?


但极限运动通常具有较高的门槛,需要特殊的技能(如滑板、攀岩的复杂技巧)、特定的场地(如跳台滑雪、冲浪的海浪)或昂贵的装备(如翼装飞行、深潜)。马拉松的门槛则要低很多。


一场马拉松的完赛关门时间通常在 5.5 – 7 小时之间,也就是说,是最慢的选手,每公里 8 – 10 分钟,甚至更慢的配速也能跑完这 42.195 公里。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站上赛道都可以完赛,走也能走完!



即使对于完全无运动基础的人来说,想要完成一场全马,也并不算是一件太难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一场全马的备赛周期为 16 周,也就是在这四个月时间里,只要进行长期规律科学的训练,当站上赛道的那一刻,都可以安全抵达终点线。


五六个小时的长时间奔跑下,能量耗尽了怎么办?这就是马拉松比赛的有趣之处,我们挑战身体极限,但也可以避免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在每一条马拉松的赛道上,都有足够多的补给站,提供饮用水、功能饮料、能量胶以及食物,在正常非极端天气情况下,只要做好能量补充计划,且对自己的身体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是能够安全完成一场比赛的。


在比赛途中还设有多个医疗站,遭遇抽筋崴脚等情况也能及时得到医疗救助。高温情况下,组委会也会提供降温设施等等。


也就是说,这条看似很长很难的这条马拉松赛道,其实人人都能参与、体验、享受马拉松的乐趣。



完成一场全马确实不算太难,然而这只是马拉松路上的第一道关。跑者一旦开始享受马拉松,并且开始关注成绩,那随之而来将要面临更大的难关。


对专业运动员来说,追求破 2 小时纪录可能接近人类极限,但普通跑者完赛更多是个人突破的与成就。但二者本质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类似的。


想要提高成绩,普通人也要经过长期的周期性的训练,提升跑量、强化体能。对于很多跑者来说,能保持日常慢跑已经实属不易,想要提升全马成绩,则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



往往在最初的一两场比赛中,跑者也许会发现成绩的进步非常迅速,从而体验到飞速进步的感觉,每次进步 5 分钟 10 分钟都不在话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经过训练,跑进 4 小时或者跑进 330 并不算太难。


随着跑步能力逐渐接近个人上限,每一分每一秒的进步都极具挑战。马拉松运动的“极限”属性也更加强烈。



此外,马拉松不仅考验身体素质与能力,还考验精神和意志力,无论是在日常的训练中或是在赛道上,要长久地坚持,除了时间上的付出,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饿了、渴了、累了、无聊了、腿抽筋了……任何一点不适也许就会击垮脆弱的心灵。


每一次训练与比赛的完成,突破的不仅是身体的极限,同样是精神力量的极限。但跑者们就是在一次次的与自我与身体的斗争中,最终不断突破自我,也更加能理解 No Human is Limited 的精神内核。


马拉松运动可以被称为长距离耐力运动,跑者们则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经历最近几年的发展,马拉松这项运动已经极大地推动了大众参与长跑的热情,它让普通人有机会设定目标、系统训练、挑战自我,显著提升了国内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也推动运动科学、营养学、装备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类对自身能力的认知。


与此同时,破三、PB、追求成绩,一次次的突破自身的极限,有着让人难以抗拒的诱惑。p跑者想要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从大众跑者进阶为大众精英,加入跑团、聘请教练,每一次训练都准时到场,每一堂课都能顶下来。严肃跑者的精神让人敬佩。



对于任何人来说,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都值得点赞,这并不是跑者的自我感动,而是对每个人在完成一项巨大挑战之后的应该寄予的表扬。站上起点是需要勇气的,完成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一次突破自我极限的壮举。


但同时,我们应该拒绝被成绩和 PB 所捆绑,也不应该被盲目的马拉松热所裹挟。高强度负荷的运动,不一定会每次都带来突破,而不科学的训练还易导致膝盖、脚踝等关节损伤,或引发应力性骨折、肌腱炎等。



安全完赛、享受过程、超越自我比追求成绩更重要。拼尽全力的同时也仍然要量力而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人生很短暂,但比赛千千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可以一次次的站上起点。


尊重马拉松这项运动,但拒绝神话;享受它,但不绑架自己;挑战它,但永不逾越安全的边界。


无论是跑者还是旁观者,都应理解: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征服 42.195 公里,而在于找到与运动共处的智慧与平衡。


图片

# 你认为马拉松是极限运动还是大众运动,为什么?#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跑野帽子一顶!


图片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5 年 7 月 5 日



文字 xx / 编辑铁球
图片跑野大爆炸 /  视觉五年练习生

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