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多长距离的越野跑山赛是长距离比赛?100 公里还是 100 英里,或者你有想过更长的距离吗?奔跑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长距离越野跑山赛也许是最为释放人类天性的一种方式。
越野跑山的赛道总是充满未知,也吸引着人们的参与,根据 2024 年 ITRA 的数据,近三年内有 152467 人次的中国跑者拥有了 ITRA 记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越野跑山赛的数量达到惊人的 505 场。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跑者开启了“人生首百”,100 公里的赛道从深圳到四姑娘山,从莫干山到北京,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但这显然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对长距离的渴望,所以,当大家将目光投向库马约尔,更多的跑者期待在巨人之旅TORX330 登场也成为另一种的水到渠成。2023 年的巨人之旅迎来超过 80 位中国选手参加,数量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
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念想,也注定你与巨人之旅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因为就像巨人之旅 TORX330 的四冠王 Franco Collé 所说的那样,“巨人之旅的起点,不是站在起跑线,而是在准备那一刻”。
9 月 14 日至 9 月 20 日,2025 巨人之旅 TORX330 的比赛将在意大利的库马约尔展开,环绕奥斯塔山谷,超过 330 公里、24000 米爬升,这条拥有传奇色彩也充满各种可能性的赛道正在等待着大家。
去年有 22 位中国选手完成挑战,今年将有更多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巨人之旅 TORX330 的赛道上,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凯乐石在崇礼阿那亚召开了 330 巨人出师会,也邀请 TORX330 的赛道纪录保持者,也即将第十次参赛的 Franco 为大家传授备赛经验、训练心得和临场比赛的众多细节。
在为期三天的 330 巨人出师会上,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巨人”。巨人到底是什么?在贯穿三天的活动里,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巨人之旅的的意大利语为 Tor des Géants,Géants 有巨人之意,环绕于奥斯塔山谷,有四座最高海拔超过 4000 米的高峰,分别是勃朗峰、马特洪峰、罗莎峰和大天堂山,而天马行空的意大利人就将这四座山峰称为巨人。
参赛者们在环绕于四位巨人的赛道上前行,看似永无止境的爬坡和下降,被无情剥夺的睡眠时间,在肉体感受切实的疲劳与疼痛时,也伴随着幻觉的突然闯入与精神的濒临崩溃,巨人之旅就像虚实之间的一道裂缝,它吞噬着你,也成就着你,完成环绕奥斯塔山谷的人们也是巨人。
今天的崇礼,当怀揣着成为巨人梦想的跑者们为巨人之旅而努力时,他们也是巨人。Franco 在出师会上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就是“it is not only a race”。也许巨人之旅那漫长的 330 公里就是“人生如旷野”的最好注释,经历风吹雨日晒,目睹一次又一次夜幕降临,也感受到撒向人间的第一缕阳光,头顶的星空与脚下的河流是自己的见证者,感悟自身的极限。
正像 Franco 所说的,巨人最重要的是探索与体验而不是名次,所以他很高兴自己能重新回到巨人之旅,可以第十次参赛,有机会再一次体验这条非凡的赛道。
作为活动的深度参与者,我认为此次凯乐石组织的 330 巨人出师会可谓是干货满满,同时也是深度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结合。针对训练计划的制定,Franco 向大家强调了“训练不是练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合理地安排训练强度才能更好地进行超量恢复。
Franco 还建议跑者能更好地利用现在的心率监测设备,通过训练中心率的变化来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训练效率以及比赛的复盘。
四次夺冠并以 66 小时 39 分创造巨人之旅赛道纪录的 Franco 无疑是这个星球上对这条赛道最为熟悉的参赛者,甚至没有之一,而乐于分享的他在活动现场倾囊相授,大家也是受益匪浅,更是让人感叹细节决定成败。
在第一天的现场教学中,Franco 除了指导登山杖的使用姿势外,还分享了一个在超长距离比赛中用杖的经验,他推荐大家在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的比赛中使用长度较短的杖(约使用者身高的 60%),这样节省更多的体力,而在短距离竞速的比赛中建议使用较长的杖(约使用者身高的 70%)会更利于发力。
关于补给,Franco 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参加长距离比赛的跑者每小时需要摄入 50-60 克碳水(约等于每小时约两支能量胶)和 500 毫升的补水量,同时他也鼓励大家能适应能量胶的补给,因为这是最快速的能量转换方式,50-60 克的摄入比预想的更多,但这正是越野跑山运动的一种全新趋势,其实 Franco 也是在近两年开始尝试以能量胶作为主要补给,而这的确是让他在比赛中有了更高的效率。
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Franco 有着极为严谨的一面,他也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巨人之旅。在 Franco 的换装包中,即使是小到备用头灯电池这样的装备都会进行编号,他也推荐大家对自己的装备进行编号和提前的检测。
Franco 坦承自己 2012 年以巨人之旅开启人生首野时对超长距离的比赛认识得不够充分,巨人之旅 330 公里的旅程会无限放大各种各样的问题,越到比赛的后半程,选手们越容易迷糊,犯错的概率就越大,他自己就曾经把头灯电池搞混,导致很长的一段路都只能摸黑前行。
这些宝贵的经验是 Franco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学习与积累的,他很高兴能在凯乐石的支持下再次来到中国,到访这片他非常喜爱的土地,因为这里有热爱越野跑的人们,也有和他一样对巨人之旅充满期待的跑者,他希望自己的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到更多跑者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历时三天的 330 巨人出师会,参与者们完成了超过 50 公里和 2500 米爬升的训练和测试,除了 Franco 一直陪伴于大家的左右,还有凯乐石 FUGA EX330 二代。今年崇礼 168 超级越野赛,凯乐石的跑山鞋占有率达到 42%,可谓是半壁江山,FUGA EX330 更是长距离组别参赛者的首选,而升级之后的 FUGA EX330 二代也许会再一次提升赛道占有率。
根据去年 FUGA 跑山帮成员在巨人之旅对 FUGA EX330 的实际体验和反馈,凯乐石对该系列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使得它能够在 330 公里的赛道上发挥出更强大的能量,更轻、更弹、更稳就是 FUGA EX330 二代带来的三大变化。
鞋重从上一代的单只 310 克降至 285 克,拿在手上就能感觉出重量上的一个突破,而这主要是因为 LITEBASE 超轻大底实现的成功减重。沿用的 XDiMESH 多维网面专利技术兼顾轻量与透气。实测的训练中连续两天遭遇涉水路段,即使在鞋身全部浸湿的情况下,鞋子内部也不会积水和产生不适感。
FUGA EX330 二代在沿袭了上一代优异的缓震回弹性能基础上,整体回弹感受变得更为明显,也加强了落地时的缓震性能,特别是缓解了下坡时对膝盖的冲击。第二天的夜跑训练中,有近 10 公里的连续长下坡,其中最后的 5 公里更是标准的铺装路面, 不过凭借 FUGA EX330 二代的回弹与缓震,几乎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压力。
沿用 Vibram MEGAGRIP 湿地止滑配方的 FUGA EX330 二代在大底的细节上仍然有所优化。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分区双齿深设计在后跟加强了下坡制动力,并且将大底四周侧向防滑区的齿深增加到 6 毫米,比前掌和后跟的鞋齿都要深 2 毫米,这使得下坡的滚动能力变得更强,在涉水的碎石下坡路也不影响奔跑的流畅与稳定。鲨齿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抓地力。
FUGA EX330 二代将是 Franco 今年征战巨人之旅的重要装备,他为这场比赛准备的 4 双越野跑鞋中有 3 双是 FUGA EX330 二代,它超强的抓地力能很好地适应奥斯塔山谷的环境,而且整体的包裹和缓震会让漫长的旅程变得更为舒适,从赛道约 120 公里处的 Finestra Di Champorcher 隘口一路向下,有着近 30 公里的超长下坡,FUGA EX330 二代的缓震可以有效降低股四头肌的压力。
2023 年,Franco 穿着凯乐石的 EX3 跑山鞋打破了 TORX330 的赛道纪录,2024年,凯乐石成为巨人之旅的战略合作伙伴,当时间来到 2025 年,凯乐石在这两年的脚步越发迅捷,助力更多的中国跑者完成巨人之旅。
巨人之旅作为世界最为知名的超长越野赛之一,在欧洲更是受到追崇,为了更好备战比赛,还开设有为期 9 个月的巨人学院,而此次的 330 巨人出师会可以看做是一次尝试,未来凯乐石希望能在国内筹办巨人学院,更好地去推广超长距离越野跑山赛,目前凯乐石组织的跑山训练营活动每年超过 200 场,这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在国内赛场,凯乐石的 FUGA 系列经常在占有率的榜单上独占鳌头,而在国外的赛场,凯乐石也正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代表,如今有超过 30 场欧洲的越野赛事由凯乐石赞助,也有更多的 FUGA 跑山帮或者洲际战队的成员跑向国际赛场。
凯乐石正慢慢连接起东方与西方的跑山文化,助力巨人之旅 TORX®”落地中国,而在出师会活动的同时,凯乐石赞助的比利牛斯山 900 公里超级越野赛也正在进行,凯乐石运动员郑钧月和 FUGA 跑山帮成员郑露民正投身比赛之中。
330 巨人出师会是一次宝贵的分享,是一次硬核的训练,是一次体验长距离越野跑山非凡魅力的机会,也许不是每一个都会马上站上 TORX330 的起跑线,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三天的行程已经在他们内心种下了一个关于巨人之旅的梦,而凯乐石就是这个梦的铸造者。
![图片]()
# 你在长距离跑山时有过哪些奇妙的经历呢? #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跑 Franco 签名 FUGA 跑山帽!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5 年 8 月 9 日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