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一场接一场的马拉松比赛或取消或延期,原本将在这个七月热闹上演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推迟到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特殊时期,国内马拉松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状况如何?

跑野大爆炸联合易居马拉松俱乐部,走访云南各个训练基地,探访了国内那些优秀的马拉松和越野跑者。

这是我们的第三期内容,对话易居马拉松俱乐部成员、中国女子中长跑名将——张新艳。

张新艳与我们见到的其他女运动员有所不同。马拉松运动员因为长距离的奔跑,体重往往比较轻,人也相对瘦小,张新艳主攻中距离,3000米障碍赛,即便同样瘦小,她的一举一动却都充满力量。

训练场上的张新艳,总是跟男队员跑在一起,她的腿部肌肉线条明显,核心力量训练时,她的动作利落有型,是所有人的典范和榜样,120公斤的杠铃也难不倒她,扛机器的摄影师试了一下,费了很大劲。


文字| 向星
图片|Mr.YaNG
视频|Diego


时间倒流,2016年8月,22岁的甘肃姑娘张新艳跟着400人的中国奥运代表团,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

从北京到里约,这是张新艳第一次出国参赛,她和王春雨,是中国女子中长跑场地赛唯二的奥运选手。教练李国强给他定的任务和目标是进决赛、跑进9分20秒、打破9分26秒的全国纪录。国内女子3000米障碍跑记录是刘念在2007年创造,9分26秒25,至今已过去13年
里约奥运会上,由“东方神鹿”王军霞保持了20年的10000米世界纪录被打破。张新艳小组预赛第五,仅因1秒之差,与决赛失之交臂。

张新艳2015年开始跟着李国强训练,后来有了9分2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但是里约奥运会出师不利,她的筋膜炎还没好,没有教练跟随,一个人照顾饮食起居、熬中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张新艳遗憾而归。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即便当时肩负着“为国内女子中长跑振奋一下”的使命,因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和负担,脑子里没有太多的想法,尽最大能力,将比赛比好。她深知自己的实力和差距,对比赛结果很淡然。

“那时候没想到自己能参加奥运会,能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已经很光荣了。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2020年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陇西等31个县退出贫困县。这个刚刚才脱贫的县城,是张新艳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李嘉诚说,知识改变命运。换到张新艳身上,则是跑步改变命运。

许多练中长跑的运动员,似乎从小就吃着苦、跑着步长大,因而发掘自己擅长跑步的本领。张新艳的童年也在翻山越岭、来回奔波中度过。让我天天在学校定定地坐着,我就坐不住。”她承认自己不爱学习,却在跑步中找到了乐趣。“一跑步,就啥烦恼事儿都没了。”

小学5年级,张新艳的跑步天赋被体育老师发掘,她在校运会上获得立定跳远和1500米两项冠军。2007年,在参加县里的中小学运动会上,张新艳这根好苗子被体校老师选中,开始在陇西体校进行中长跑训练。

女子障碍跑首次进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年,张新艳考入了定西市体育运动学校,并在启蒙教练晁丙义的建议下开始练3000米障碍跑。“教练说我腿部力量比较好,练障碍赛更有优势。”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3000米障碍赛,绕400米田径场7圈半,全程共有35个障碍,需要踏过7个水池,跨越28个栏架。这里的栏架和110米栏不同,女子栏架高约76公分,有横切面10厘米宽的实木。这个项目,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长跑的耐力和技术,还要求掌握跨越障碍和过水池的本领。

一开始,张新艳都不知道这个项目该怎么跑。“体校条件不好,没有栏架、没有水池。”参加第一场3000米障碍赛时,她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跨栏和水池训练。

晁丙义教练却对张新艳充满信心,“教练觉得我能拿冠军,没问题。”2010年,甘肃省运会,即便从来没有跑过障碍赛,面对跨栏“有点慌”,张新艳在人生第一场3000米障碍赛中拿到冠军,并且达到国家一级。“当时很开心。”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省运会后,张新艳被省队的教练选中,那时,晁丙义正好要退休,就将张新艳送去了甘肃省队。去了省队之后,张新艳才开始了正规、系统的障碍跑训练,参加全国比赛。

此后,张新艳逐渐成长为甘肃省乃至是国家女子中长跑的新秀。2014年,她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中,获得1500米和3000米障碍赛两项冠军。张新艳的优秀表现引起了国家田径队的重视,2015年1月,她被国家队选招,同年,在亚洲田径世锦赛以9分46秒82获得铜牌,晋级北京世锦赛。在备赛世锦赛时,因大强度训练带来的关节损伤,最后没能进入世锦赛决赛。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这几年,尽管张新艳的赛场发挥都还算不错,但是成绩上没有较大的突破。直到遇见了教练李国强。世锦赛后,张新艳跟着李教练去丽江训练,恢复伤病、专项训练、提升短板。2016年全国田径中长跑项群赛上,张新艳刷新了3000米障碍跑最好成绩,9分28秒54,达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A级标准。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好的成绩和状态没有持续太久。里约奥运会后,为备战2017年全运会和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张新艳回到甘肃省队训练,此后成绩却一落千丈。

2017年全运会上,获得第四名,2018年亚运会以9分46秒30的成绩,也是第四个完赛,这个成绩成了张新艳2018年赛季的最好成绩。

成绩下降,张新艳备受打击。“感觉付出了没有回报。”有段时间她甚至都不想训练,“成绩上不去,心里有点打退堂鼓。”低谷期持续了将近5个月。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考虑到她的状态,甘肃省队放张新艳回到丽江。2019年4月中旬,张新艳回到李国强身边继续训练,却又在训练中跟腱拉伤。李国强一边帮张新艳治疗,一边鼓励她,“现在有伤,不要着急,慢慢练。伤病好了成绩肯定不会差。”

“2000米之前,无论是跨栏还是过水坑,都比较轻松,2000米之后,体能下降,腿部逐渐没有力量。”张新艳总结自己的短板。为了练好体能,32公里的长距离必不可少,她有时候会跑不动,李国强也总激励她,“跑慢一点没关系,把量完成,下一趟课就会有提高。”

恢复了两三个月,张新艳逐渐回到进入正常训练。“在每一场比赛看到自己成绩慢慢提高,才逐渐恢复信心。越练越想练。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2019年9月,多哈世锦赛,张新艳是中国田径队多哈世锦赛的参赛队员之一。3000米障碍赛预赛最后一组,所有人都在抢着跑进9分30秒,想要拿到进入决赛的最后一张入场券。张新艳出发失利,二道内测靠后,被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最后一组的竞争很激烈,尽管张新艳一直在紧追,最终以9分43秒57的成绩无缘晋级。

比赛当天,多哈的天气情况很差,高温高湿的条件让许多人不适应。赛后接受采访时,张新艳汗如雨下,就像刚刚洗了一个桑拿浴。她总结失败的原因,状态不够好,她也承认自己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当时知道自己的训练状态,就是正常发挥,没有突破。”

下一个目标是东京奥运会。这次在丽江高原的冬训,她练得非常好,“跑进9分30,达标奥运会没有问题。”李国强对她充满信心,如同当年坚信她的晁丙义。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在社交媒体上,张新艳并不活跃,这其中,发得最多的是和父母的合影。

父母起初并不愿意张新艳练体育,他们认为,练体育太苦。“那时候父母也觉得练体育没有出路。”在父母看来,孩子从小多读点书,才算有前途。

进了省队,拿了成绩,父母才放下心来,“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就好好练,跑出个名堂来。”但是父母从来不会给她压力,“尽力而为,就行了。”张新艳的运动生涯仿佛离不开伤病,这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地方,和父母通话、视频时,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多注意休息,不要受伤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有大型比赛,张新艳会提前跟父母预告。妈妈在电视上看到她时,会默默流泪。“他们觉得我特别不容易,很心疼。”飞去里约之前,父母一开始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去参加奥运会。“后来确定我要参加奥运会了,他们特别骄傲,特别开心。”说起父母,张新艳的言语中充满自豪。

一年四季在外地训练、比赛,很多运动员常年漂泊在外,一年能回上一趟家就很不错了。“全年比赛结束,没有比赛了,就抽空回个家。”而对于过年和家人团聚,更是奢侈。“我有十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在家有父母,在外靠师傅。晁丙义和李国强,是张新艳运动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带她入门,一个助她高飞。更重要的是,他们教会了她为人处世,教会了她乐观积极,也教会了她成长。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晁丙义从小将张新艳当自己的孩子对待,生活、饮食、训练……处处关心,即便早已退休,他也会在大赛前夕给张新艳打电话,帮她调整心态。她和教练一直保持着联系。

李国强在张新艳心里,如师如父。刚去丽江训练,训练场地只有水池,没有栏架,李国强自己定做了一套。每天晚上一小时的放松和治疗,亲自上阵。她很佩服教练,因为从凌晨到深夜,从教练到机,李教练似乎永远都精力充沛。“教练年级不小了,但是年轻小伙子都比不上他。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张新艳身上带着一股劲儿。

比赛场上的张新艳,眼神坚定。跨栏、水池、跑道,奋力追击。尽管在一众黑人运动员中,她不是最显眼的那一个,却是中国中长跑项目上的中坚力量。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训练场上的张新艳,自带英气。李国强教练带四个女运动员,张新艳是看起来最有力量感的女生。强度课,她总是和男队员一起跑,素质训练课上,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利落有型,她能够轻松扛起120公斤的杠铃。

“我年龄最大,要做好榜样力量。”师弟师妹都叫她“大师兄”,当年李国强一共带了三个障碍赛女运动员,那时候大家玩起西游记的角色游戏,“大师兄”的称号便流传了下来。现在,她的确是所有人的榜样。

除了3000米障碍赛,1500米、4公里、8公里等中距离等项目,张新艳拿过不少全国冠军。2020年上海蒸蒸日上迎新跑,21.6公里组,她以1小时13分26秒获得女子第一名。但是她一直很谦逊,“机遇也就那么一两次。”奥运过后,她会尝试往半马发展。

张新艳说话带一点甘肃口音,生活中有一股男孩子气。训练的日子似乎永无尽头,她会和男队员一起打篮球,为防止受伤,只是放松性质的玩一下;连在路边赏赏花也成了在丽江的娱乐活动之一,“我是宅不住的人”。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她活泼乐观,喜欢看喜剧电影,说起电影《功夫》中的剧情还是会忍不住想笑;她很有礼貌,会时时刻刻照顾到身边人的情绪和需求,会在每一次的采访之后连连道谢;她一直将甘肃对她的培养、领导对她的支持和重视放在心里。

尽管一开始跑步,是出于热爱,有时候她会觉得,“没有以前那么爱了”练了十几年,似乎已没有当年的那般热情。但是她承认,自己的人生,离不开跑步。“在跑步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如今对于训练或是比赛,她将一切都看得很淡然,比赛失利,是实力不够;拿到冠军,是抓住了机会。这一次,说:希望自己能够拿到东京运会入场券。

从里约到东京,期待她的第二次奥运之旅。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人物 | 张新艳:从里约到东京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19640.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