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接一场的马拉松比赛或取消或延期,原本将在这个七月热闹上演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推迟到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特殊时期,国内马拉松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状况如何?
跑野大爆炸联合易居马拉松俱乐部,走访云南各个训练基地,探访了国内那些优秀的马拉松和越野跑者。
这是我们的第二期内容,对话易居马拉松俱乐部成员、马拉松业余跑者第一人——贾俄仁加。
易居马拉松精英队主教练战东林毫不掩饰自己对贾俄仁加的喜爱,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饭桌上:“贾俄是我见过的运动员里,最有天赋的孩子”。他称贾俄比作高原上的雄鹰,对他寄予厚望。最近却频频追问他:“如何才能重生?”
贾俄仁加明白战教练的担忧,他对教练表明心志:“我没有动摇。”
“贾俄,你可注意点,别跑兴奋了!”
教练战东林远远地看到了朝他跑来的贾俄仁加,大声喊他的名字。这里是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的春融公园,有一条正正好适合跑步训练的人工跑道,路面铺满碎石子。绕春融公园一圈,正好1公里。因为运动员们的长期奔跑,路面已经渐渐露出灰白的土地,运动员身后,尘土飞扬。
4月的昆明,已经有了夏天的气息。春融公园绿树成荫,因为地处昆明新区,除了偶尔的施工声音,这里很安静。一圈一圈,易居马拉松俱乐部精英队成员们呼啸而过,教练在一旁计时、读秒,提醒谁不要掉队了或者谁可以停下来了。
贾俄仁加在队伍中间,其实他没有冲在最前面,因为不久前脚踝受伤,现在正是恢复期,战教练怕他跑得太猛,伤了自己。
1
“我不上班了,我要去跑步。”
“家里人听说我辞职,炸开了锅。”
2016年,21岁的贾俄仁加大学毕业,就像大多数应届生一样,他顺利入职了一家运动护具公司。当时的生活状态是,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训练。“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大约上了半年班,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辞掉了工作。他给父母打电话:“我不上班了,我要去跑步。”
大学那会儿,著名越野跑者杨家根去他的学校任教,喜欢越野跑的贾俄,整天粘着杨家根,从这位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技术和经验。毕业之前,贾俄仁加开始跑越野和登山赛,慢慢成长为一颗新星。2016年辞掉工作专职打比赛以后,贾俄仁加在各种比赛中频繁领取奖金,“父母那时候觉得我能养活自己了,就不再干涉我了。”
起初,父母对于他取得的成绩会很激动,后来冠军奖杯越来越多,父母也就习以为常了。他们从不给贾俄施加压力,只有遇到大型赛事才会多问几句。那会儿,他什么比赛都去跑,不管是50公里的越野赛,还是小到2公里的垂直跑。2016年,贾俄仁加一共跑了49场比赛,最多一个月连续参加7场比赛,多是冠军。
直到遇见了魏彪,这个对他的职业道路影响最大的人。2016年11月,探路者飞越队成立,“中国山地高手”魏彪担任主教练,他找到被称为“50公里越野之王”的贾俄仁加。当时,探路者飞越队聚集了梁晶、张振龙等一众国内耐力跑顶级高手。有了教练和团队之后,贾俄仁加降低了比赛频率,2017年的参赛数量减少到33场,冠军数量却有27个。
“我那时候想的是以后一直跑越野跑,去国外跑一些比较大的比赛。”贾俄仁加已经规划好了未来五六年的计划,“UTMB、天空跑,还想尝试百公里。”
2017年的北京马拉松让贾俄仁加改变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往马拉松发展。“越野跑始终比较小众。”贾俄很清楚的知道,想要追求更好的成绩、更高的赛场,“马拉松对自己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在越野跑之前,贾俄仁加曾经参加过路跑比赛。2013年,他在昆明跑了一场10公里的比赛,30多度的高温,跑伤了。这次受伤之后,贾俄再也不敢跑路跑,“虽然这场比赛完成了,但是当时心里一直有阴影,从那以后我就不敢跑公路了,一直跑越野。”后来有一段时间的越野比赛中,跑到硬化路面他会有些抵触,“我喜欢奔跑在山里和大自然下的感觉。”

2017年,魏彪给他报了北京马拉松,让他跑着玩一下。这场比赛贾俄没有做过多的准备,在北马前一周还跑了一场50公里,“北马就是很随意地跑了一次,2小时27分的成绩让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无法忽视的是,转战马拉松,并没有削弱贾俄仁加的越野跑实力。
2018年环勃朗峰越野跑,贾俄仁加一举夺得OCC组(56公里)冠军,他成为了首个在这个越野跑最高舞台夺冠的中国人。冲过终点线时,贾俄将五星红旗高高地举过头顶,在现场兴奋地又蹦又跳,他和观众击掌,对所有为他鼓掌欢呼的人鞠躬致意。
2
从业余跑者到专业马拉松运动员
贾俄仁加的马拉松教练战东林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小伙子的喜爱和夸赞,尽管他们的相处时间并不长,“贾俄是我见过的运动员里,最有天赋的孩子。”去年11月,上马之后,易居马拉松俱乐部成了一支精英队,招募了一批业余马拉松高手,战东林被聘请为精英队主教练,这次冬训,是贾俄仁加第二次跟着他训练。
战东林曾经是国家队长跑运动员,也是多个国际马拉松冠军。2001年北京马拉松赛上,战东林以2小时10分38秒获得第六名。2002年退休后,战东林成为了北京大兴第一中学的体育老师,因为在青少年体育事业中的的贡献,他在201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2019年初的重庆马拉松,贾俄仁加跑了2小时16分。成绩无法突破,他陷入了瓶颈期,后来因为肠胃不好,贾俄还退了好几场赛,心态也有些不对劲。魏彪跟他分析,以他这样的状态,想要跑进215非常难,必须得改变训练方法。2019年7月份,魏彪带他去见了战东林。
这也是战东林第一次见到贾俄仁加,此前,他对这个孩子一无所知。“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来讲,我带谁都是带。只要他愿意跟我练。”多年的参赛和教育积累的经验,让他能够快速辨别出运动员的能力,几堂课下来,他就能知道这孩子是什么样的水平。
战东林毫不怀疑贾俄的奔跑天赋和底子,“但是他业余惯了,缺少系统性的训练和自律精神。如果他想要达到高水平,需要专业周密的团队保障。”那时起,贾俄才开始了相对系统的训练,对“专业”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在马拉松赛场,贾俄仁加被誉为“业余跑者四小龙”。柏林马拉松之前,贾俄参加马拉松比赛,用的是多年越野跑的基础。“我之前为马拉松比赛所做的准备都很随意。”从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训练,贾俄对平时的吃住行丝毫不讲究。“自己练的时候,一般都是一觉睡到中午12点,有时候早饭都不吃,睡醒了就开始练。”跑越野的时候,他经常以赛代练,精神状态上更加放松。
马拉松不一样。在贾俄以往的印象中,专业队的教练多少都有点死搬硬套,他已经做好了一来就上30公里强度跑的准备。第一次接触,战东林一开始并没有让贾俄练的很猛,他真的就让贾俄跟着学生们一起“跑着玩”,反倒是贾俄仁加有点慌,他每天追着问教练,该怎么练。

2019年7月20号到8月20号,是贾俄仁加第一次接受专业系统的训练。大课、慢课、调整课、强度课,刚来那会儿,贾俄仁加根本分不清这些课程的区别,调整课也拼了命的跑,到了强度课想快又快不起来。教练跟他说:“你再这么跑,你给我回去。”教练和贾俄自己都知道,这样下去,他永远也无法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标准。
贾俄仁加和战东林相互磨合,互相适应。他不断地调整心态,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坚持一天两练。战教练也根据他每天的状态调整训练计划。在此后的训练中,贾俄百分之百地信任战东林,“按照教练的方法练,我一定会有提高。”从业余到精英,他在职业马拉松道路上快速升级。
2019年9月29日,柏林马拉松,贾俄仁加以2小时14分31秒的成绩刷新PB,他说,这个成绩,突破的不仅是PB,“还有心中那个永不止步的梦。”
3
“我没有动摇。”
尽管跑步的起源是出于热爱,贾俄仁加不回避自己内心的想法:“我现在是职业运动员,我需要考虑生存。解决生存之后,再去追求梦想。”易居马拉松俱乐部的物质和训练保障,免去了这群有梦想的业余选手们的后顾之忧。这是他第二次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训练,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系统的训练。”
“他真的应该争取参加一次奥运会,把参加奥运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战东林对贾俄仁加给予厚望。
今年整个冬训期间,贾俄仁加的训练状态都特别好,教练对每一堂大课都很满意。贾俄精神上绷得紧,无论是训练的积极性还是参赛的欲望都特别高。“状态好的时候,教练和我推测,能跑到211,最快能跑到2小时10分左右。”他是奔着奥运选拔赛去的。
原本的计划,是东京马拉松先跑个30公里,把重点放在3月的徐州马拉松。这两场比赛变化之后,他又报了巴黎和伦敦,“我想着能跑一场是一场。”然而比赛的接连取消,紧绷的弦似乎一下就断了。因为家里有点事,贾俄自己也想要调整一下,他跟战教练请了一周假,下了高原。“回到家后,想着没比赛了,就多歇几天,结果回去了15天就直接休息了。”又因为脚踝有些伤,他想恢复一下。
战东林隐约觉得这孩子有些动摇了,吃饭间隙都忍不住苦口婆心地劝导他。战东林一直将贾俄比作高原上的雄鹰,最近却总是问他:“如何才能重生?”他担心贾俄精神松懈了,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训练。
贾俄仁加怎会看不出教练话里的含义,他默默走到战东林身旁:“教练,我没有动摇。”
贾俄在很多采访中都曾表达过自己的奥运梦想,坚定而义无反顾。他也相信,有他们这样一群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冲击,国内的马拉松很快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4
黝黑的皮肤 粉色的短裤
贾俄仁加出生于青海门源县的山村里,他是藏族,有着藏民特征的高挺鼻梁,名字代表坚强勇敢。因为常年穿梭在山林之间,风吹日晒之下,贾俄仁加有着运动员标志性的黝黑皮肤,他却在第一场马拉松穿了一条粉色的短裤。
比赛场上,男运动员们的穿着打扮多是以黑色为主,很是单调。贾俄不愿意随波逐流,他想让大家认出他、记住他,“粉色带给我自信。”后来,在很多其他比赛中,这条粉色的短裤频频给大家带来惊喜。
“这场比赛跑不好,下一场再弥补。”尽管训练的专业程度上比不上国家队,这是他认为作为体制外的业余选手,自己更有优势的地方。“专业队的训练模式,有时会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反而比赛的时候跑不出成绩。”
从小在山里来回奔跑,童年在追赶牛羊群的时光中度过,造就了他随性奔放的性格,贾俄仁加早已习惯了自由飞奔,他从不会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和限制。
高海拔、四季如春,昆明天然的气候条件和海拔优势,让许多长跑运动员选择在这里定居。贾俄仁加也喜欢这儿,他给自己买了房,方便今后的训练,也打算长期这边生活。去年,他还给自己购置了一辆小电驴,骑着它奔赴各个训练场地,还是那个自由自在的贾俄仁加。
对于跑步,贾俄仁加一直都是自信的。从2016年辞职疯狂打比赛拿冠军挣奖金开始,贾俄仁加一直都在往上走,他给自己预定的目标一一实现,“这四年,没什么遗憾。”跑越野赛时,他想拿一场国外越野跑的冠军,有了勃朗峰那个身披国旗的中国青年;去年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跑进215,柏林马拉松跑出了214的好成绩。
贾俄仁加对于自己的职业道路非常清晰,他永远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

当下选择了马拉松,就要为之拼尽全力,把热爱的事做到极致;而越野跑,是贾俄仁加跑步的归宿。“当我马拉松跑不动了,随时都可以回到越野跑的赛场。”
跑野大爆炸-福利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1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