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通过科学系统训练都能破三。
我一直坚信这一点,只是或早或晚罢了。
回到2018年2月东京马拉松,那次PB304,第一次让我有了杀进3小时的野心。对业余选手来说,如果说330是一堵墙,那么300就是一座大山,而这座山,我总共爬了6次。
第一次试探是在2018年的重马,结果10公里开始就被湿热天气击得粉碎,当然也不能全怪天气,主要在于跑了不自量力的配速,最后直接走走停停的326。
第二次在10月份的金泽,一开场大爬升的赛道上,由于兴奋的体感,B区出发,追上了300兔子方队,跟了一会觉得慢,自己先行了,几度轰到40X,大概30K之后温度一上来就现了原形,带着满腿的酸,配速降到5分都觉得无法维持,崩盘的306。
第三场11月上马,拥堵的分区,前面看似5分配速,但其实包含了无数个变速、急停、穿梭和闪躲,尽管后程没有掉速,手表显示413匀速,可临近终点任凭我疯狂冲刺,仍然差了21秒,3:00:20,离破三最近一次。
第四次在2019年3月无锡,精彩的前35公里,太阳一出来,立刻原地爆炸,3:00:41,一步之遥。
第五次是一个月后波士顿,赛前知道心碎破,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没有想过其实全程都是大大小小的爬坡,暴雨暴晒再一次把我放倒,3小时16分,对于这个赛道来说,自己内心特别愧疚和耻辱,那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次。
第六次冲击就到了今年上马,耐热、爬坡和心理素质都有训练,一切准备就绪,偏偏赛前一个月熬夜和感冒影响了几次强度课,索性放掉好了,大考即将来临了,只是这一次目标不再是破三,而是轰进255,给自己定的匀速咬死410,这样掉也掉不到哪去。
2019.11. 09,周六下午1点
NRC研习社 20K@徐汇滨江
最后一次MGC训练,研习社每周末中午1点跑长距离,起初我有点不太理解的,每次跑之前心理建设需要很久才行,刚开始很不适应,总是顶不住先自己热爆掉,后面慢慢每次跟着大家顶完都有点喜悦;小金教练说,我们不跑马速,要么高于它,要么比它慢,但每次大家最后几K都是渐速跑顶得很凶,不好受,但挺练人的。今日课表20K,做为赛前一周的演练,我没有跟大部队跑那个6K折返路线,而是独自一人去了上马30K大桥那段折返路,体验一下三座桥跑六遍的感觉,心里踏实一些,当天温度不低,跑起来风有点大,上到第三个桥时候,配速掉出410了,非常难顶,新袜子偏偏也没选对,磨的两脚血泡,配速一直掉,最后加了5个200米冲刺收工,有点庆幸这不是比赛日。

因为血泡休息了两天,周二节奏跑,故意安排在中午是因为最近天气预报显示,周日会是高温马,可以多适应一下,10K405轰完,体感状态不错。
周三慢跑一小时,仍然放在了中午午休时间,穿上厚衣,带着耳机,没有配速压力的晃了一小时,非常舒服,时常觉得跑那么快干嘛,慢摇才是真的有跑步的乐趣啊。
2019.11. 14,周四晚
NRC研习社最后一堂合练 2000mX6 马拉松配速
@火车头体育场

(和多多一起跟在队伍最后)

( 第一次来探班的Jam和黑马同场训练的信哥 )
我知道每次的课表,禽兽们都不会老老实实安心于这个配速,以前也都会跟着对干,只是这次要比赛了,我就跟在队伍最后,严格按照马速,不想产生任何肌肉损伤,还是以休息恢复为主吧,想说跑得聪明一些。但其实也是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看你们飞。随着最后一次训练的结束,我们毕业了,有点不舍这个团体,一起并肩作战了10周,虽然很多人叫不上名字,但内心对于所有人都充满感激,不论是教练、兔子、摄影师还是工作人员,也希望所有成员比赛中能够起飞。
2019.11. 16,周六晚
赛前一天 @外滩广东路
这周的头几天没有特别控碳水和咖啡,对我来说没多大用,反倒把人弄的虚弱无力。基本上吃好睡好为主,每天热水泡脚放松,索性EXPO也没去,让靖哥帮忙领了回来,周六吃的有点多,早上两个包子、橙子、鸡蛋和牛奶,中午等大部队聚餐前先吃了一碗面,午餐继续高碳水,全天猛喝水和宝矿力,晚上炒饭+面条+狗哥带的烧饼,睡前喝了牛奶和葡萄糖,9点多躺下,又看了一会东京MGC,那一幕特别震撼,39K一过桥,中村回头看了一眼服部勇马和杰杰,突然加速,非常坚决和勇气。

2019.11. 17,周日早晨
比赛日 @外滩金牛广场

夜里梦到自己在E区出发,挤了很久都没到起点,并且走得仓促,也没来得及换上比赛服,穿着长裤长衣,一边骂一边跑,然后惊醒了,翻来覆去半天才昏睡过去,5点闹铃叫醒,又看了几遍老莫的不信极限,老莫说:the mental part is the hard part,非常同意;爬起来继续葡萄糖,洗漱上厕所,泡面+饼+香蕉吃完,二次排空,又喝了一瓶宝矿力+水,6点10分跟狗哥一起下楼,走到起点存包也就用了5分钟,同行的昊哥和李哥着急去起点想排到前排,先行一步了,我准备的那句赛前鸡血没机会当面吼给大家了,略有遗憾,可能吼了的话,结局又不同了,真的很难说,我始终觉得比赛时最关键的其实是心理素质,而不是身体,这个后面再说。

6点多的外滩,阳光已经有一些刺眼了,果断去掉袖套,只保留帽子遮阳,本次也只穿短袜短裤,以及aeroswift的网眼BTRT,放弃了不算透气的黑白,事实证明是对的;

另外,今年尝试不带腰包,学习昊哥手持能量胶,为了防止半路掉落,用了肌贴把4支胶和4粒盐丸、BCCA捆绑在两个双手上。

7点发枪,A区中段到起点已经是1分10来秒了,过线之后开始基本上都是走路的状态,前面赛中赛的大部队实在是太慢太拥堵了,跟去年一样糟糕的体验,基本上前几公里配速都没法看,5分不到,吸取了之前开场变速跑的惨痛教训,这次索性不窜来窜去了,就当热身好了,慢慢晃到南京西路,稍微配速正常一些,回归目标配速405-410,第一个5公里计时21:50,平均配速422,白白浪费了1分钟多,特别心疼。

大概10K时,常熟路转到淮海路不久,听到身后靖哥追上来了,他从B区出发,也是憋的很惨,就一起并肩作战了,基本上405左右,心率也还在安全范围内,我们互相提醒不要跑太快,压一压状态,我一直说35之前要轻松一点,有说有笑的跑到西藏南路内环高架,听到小金教练在路边吼了一声我名字,我们挥手示意告别,转眼到了苗江路,抬头看了眼大烟囱,显示的是18度,一阵窃喜,“这跟平时耐热训练比起来,差太远了,真的一点都不热,研习社第一堂课就是30+度的中午,上去355配速,而像这样的MGC,我们上演了十次演练!”靖哥表示真TM的凉快,总之,研习社长距离是谁跑谁知道吧。大概20K左右,路过了每周末的集合点,感慨万千,随后看到两个老黑披着毯子在路边站着,估计热崩了。

半程用时1:28:30多,比目标成绩晚了1-2分钟,心想这后面追起来每公里快要了老命啊!过了一会靖哥也离我越来越远,喊他上来,可能他需要调整一下,然后听到身后一个声音叫我,原来是家附近的跑友爽神,一起跑了一段,大概22K左右,看到第一个冰站,没来得及赶上去,爽神帮我递了一袋,非常感谢他,那是救命的一袋啊!我把它放到了帽子里面,帮助头部降温,然后每一个水站,都疯狂在身上浇水降温,手里攥着泡棉不停的擦掉胳膊颈部的汗水,让汗腺不被堵住。

21-25K,手表报时分别是406、405、408、409、406,25K时看到穿着NN的夏威在前方,特么他看到观众都抱着亲了,突然觉得这里是波马的卫斯理女校?挺欢乐啊,也没打扰法国友人,我继续独自前行,26K进入宛平南路,朝南跑去这关键的13K折返跑,前面基本上阳光没有照到正脸,所以帽子都反戴,遮一下后颈,但从这里开始,太阳开始刺眼了,把帽子正过来了,帽檐压低,为了不看对面的人和集中注意力,同时右手的胶也吃完了,肌贴撕掉扔到一边,手部轻松了一半。

26-30K,412、410、413、409、412,孤军奋战略有一些掉速,捡到了穿黑钻的老庄(赛前骗我说穿清华,男人的嘴啊),我说一起轰啊,他跟了一会放掉了,北方低温训练的选手来高温战确实蛮吃亏的,反过来看,夏训的人直接空降去低温的柏林比赛,基本上都是大PB的,可见温度对成绩的影响有多大。

独自跑的时候就给自己各种暗示,想起徐国峰说的要享受比赛“不是追求辛苦,而是追求快乐”,然后问自己,现在是否处于轻松上限,要不要甩甩手臂放松一下?反复跟自己强调:“不要看对面跑过的人,一眼都不要看”,因为看了心态容易崩,毕竟别人都快跑完了,你才跑到这;之后捡到去年同样位置偶遇的superrunner,“不要走路,哪怕慢一点,再熬一熬,加油啊”,过了30K吃掉最后一个带咖啡因的胶和2粒BCCA,提神醒脑准备上桥,遇到了起跑走散了的狗哥一起并肩作战,417配速过了桥,就当放松了,最后一个折返点,再次上桥有点顶,趁着下坡狗哥绝尘而去,他穿的官T,背后印着“敢不敢更快”几个大字,看着相当刺眼和充满挑衅,想打但又追不太上,“还没到35K,比赛还没有开始呢”,我一直跟自己说话,“today is my day”,同时冰站也越来越多,头顶的冰袋化掉又换一包新的,泡棉塞在颈部后和背心之间,让衣服保持隔空散热 ,手里和嘴里都含着冰块,对降温来说非常有用,冰块很快热化掉,再换一些新的进去,而这些全是跟东京MGC学的,貌似他们用的是凝胶,感觉更厉害一些。

31-35K,分别用时410、417、408、408、408,在狗哥领先我的时候,想起同是37岁的贝克勒,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是被小年轻远远甩在身后的,沉着应对差点干了世界纪录,特别感动,因此在爬上最后一个桥的地方,我也对狗哥动了手,连续几个408拍了过去,sorry。在此期间,陆续听到对面的朋友们给我加油,夏威、静狗、汤圆,还有一些来不及回应的,非常感谢你们,那是最好的补给。

熬过了35K,比赛开始了,还剩下最刺激的7K,都说前面是用大脑抑制速度,然后中段再用身体支撑速度,最后绝对是要用心来跑,“不要看表,不要看表”,“马上就到了”,以及马老师的“TM的周日都给我顶一顶”,对自己各种“坑蒙拐骗”。

顶到39K一个大转弯,我整个人几乎是逃出宛平路的,身后好像是鬼门关一样,不敢回头看,有点置死而后生的感觉,把手中最后的泡棉扔掉,这是一个信号,是告诉自己要准备开干了,脱掉帽子,面目狰狞,身体摇摇晃晃的,也对不住摄影师和观众了。

413、417、416、357,温度也越来越高,心率基本上190+了,越靠近体育场,就逼自己尽可能快一点,我知道255是追不回来了,但也许能追一下256?

到了42K,冲进上海体育场内,想起去年在同样的位置,那个死活追不上300,差了21秒的我,今年怎么说都进三了,最后提速到334,心率194,计时器显示02:58:32,净计时02:57:18,我挥了挥拳头,转身鞠了一躬,终于可以停下来了……

( 跑野大爆炸帮忙抓拍了这张冲线前的一瞬间)
之后遇到了早早完事的昊哥,在等我们一个个回来,如果不是C区出发,他一定可以轰23X,毕竟棱力到了?顺便也能拍了那个首马237的二沙岛小男友?嗯?

感谢B哥记录了下那一刻,看到小金教练和社长lessie姐姐,过去拥抱了他们,真的谢谢你们这10周的全力支持,我爱NRC研习社!!!赛后得知大部分社员都PB了,1组的258小分队由兔子金属带队,结果都轰到了253-256( 早知道就跟他们一起跑,真香!),一个人跑和一群人跑,绝对是不同的。

( 大家跑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这温度实在是太菜了,跟咱平时MGC耐热训练没法比,是吗?)
本次上马也是BTRT成员集体首秀
绝对一哥南京大老板、微博名人宗小昊PB241,三座大桥跑六遍?不存在的,他一直如履平地。

从BTRT变成蓝绿又变到鲍尔曼宝贝的马三变马老师PB311,虽没能BQ,但能力早已在BQ之上,只需下一场的酣畅淋漓。

稳如狗的静狗,随便慢摇都能337,这是多少叔叔们梦寐以求的成绩,还要啥自行车( 听说她40K竟然从腰包里掏出了口红,边跑边补妆???)最佳代言人,没有之一。

而Jam、Pan和大盒,则分别遭遇了严重的中暑、抽筋、感冒伤病等因素而崩盘,没有达成目标,都不要气馁;尤其是李哥,赛道那张侧面照片,看得人心里特别难受,我知道那种痛苦,跑崩了的跑者,心都是被撕裂的,而他本人的痛苦一定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我想说这些都翻篇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卷土重来,就像你的NN队友贝克勒一样,37岁照样强势回归;而靖哥这场的脚趾直接干掉了,每一步踩下去估计也是要疼死,明年咱再一起把丢掉的时间都轰回来吧。



也恭喜美丽的金源教练在产后恢复不久还可以拿下256(我咋赛道上没遇到你呢,不然真能带带我),真的很服!

还有西马崩盘、上马险些DNS的狗哥,短时间能触底反弹,在史上最热的上马砍下PB257,真的替你高兴,还好你没放弃!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张猴子、特维斯、小哈的照片,三个人一起战斗的样子,令人向往,我想有一天我们几个也可以一起轰一次,一起冲过终点线,那感觉一定特别美妙。

Pan,你该回来训练了!还记得你写下的目标吗?

上马过去了,有多少人欢喜就有多少人忧愁,你不可能总是PB或者总是PW。也想说各位请不要怀疑自己,一场比赛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因为42公里的变数实在太大了,任何一个细节都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结果固然重要,可是,当你全身心的投入训练、为之疯狂努力的这个过程才更加宝贵,也许以后有一天你可以跟自己说,起码我以前也拼过。并且别忘记,你的身旁还有可爱的队友、教练、家人、朋友,那样一群有趣的灵魂陪伴着你,生活也远比一场马拉松重要得多。

我知道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相信总有一场比赛可以让你满足各种不甘心,别着急,冬训要开始了。

( 风里雨里 卢湾等你 )
写这一篇流水记,不是为了炫耀破三有多么了不起,更不是为了教你如何破三(我也没这本事),每个人状况不同,我所适用的也不一定适合你。只想纯粹的记录我关于比赛的细枝末节,我是怎么想和怎么去控制自己的,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状况时,可以提醒自己当时是如何应对的。真的特别喜欢pete教练对杰杰说的那句:“You own the pain or the pain owns you”,那大概是马拉松后几公里最有魅力的地方吧,写的琐碎了还请见谅,感谢你的阅读。

我的下一个目标也不再是255了
What’s the next?
小彩蛋 :BTRT 珍贵的上马比赛影像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2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