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陈成–文章:陈成
近日,据某自媒体报道:
一名来自深圳的跑友网名“速七”,参加了一场在深圳某地的山地越野马拉松。在距离CP3的位置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造成2根手指断裂,为此花费了将近4万元,相当于她几个月工资。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当她去拿着缴费通知单报销的时候,却不能报保险。向组委会咨询保险以及费用事宜,组委会认为:虽然他们有过失,忘记帮运动员购买了意外伤害险,但是公司没有赢利所以估计财务那边不会给予补偿。 据了解,该场山地马拉松共有180人参加,组委会为选手购买保险仅有368元,平均每人花费2元多,且不包括意外伤害险。组委会表示,这个赛事是我们第一场的赛事主管负责购买的险种,所以一直延续了这种保险。 陈成采访到该赛事组委会,组委会表示:
他们这个都是单方之词,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因为不盈利而不去赔偿。我们所说的是:大家都很困难,办赛事很不容易,大家如何能够和平的解决这个事情。 关于这个保险,我们买的是平安公司的意外险,他们的险种也是非常难买,但是我们买的这个包含伤残。他们的赔偿范围主要是死亡和受伤,但是他这个受伤需要到达一定的级别,他们要到六个月以后再去医院复查,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是可以进行偿付的(未满180天是不行的)。
选手受伤后我们也是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保险公司,现在正在跟进,保险公司也给出承诺6个月后在进行判定。而且她花掉的费用也并没有4万元,除去医保为3790元。 现在选手意外受伤的事情既然发生了,我们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因为我们现在都不在上海,等回去后会给选手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里我们对此事不进行评价,我们今天只聊一聊:在跑马拉松、越野赛中,我们的参赛安全是如何保障的。 参赛者一定要保障自身的安全 时下,专业长跑运动平民化,尤其是马拉松、越野跑逐渐成为运动达人的潮流风向。然而,与一般的运动相比,马拉松和越野跑的潜在风险更为隐蔽与致命,从过往的例子来看,多数为突发疾病和猝死。
参赛选手有必要购买相应的保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运动竞技排名是其次,让身体更健康才是根本。 现在我们跑友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在提高风险意识的同时,也要进行风险细分,做到风险防范最大化。 在这里也要提醒跑者看一下参赛前有没有买保险,如果是马拉松项目弄清楚买的什么保险,从前面的例子来看,即使是选手意外过世了也不过才10万元(目前最多也就是20万元)。
如果是越野赛,海拔6000米以上或者判定为极限项目的,国内目前也没有相关的保险,你又想保障自己的安全的话,只能通过购买国外的保险,但是价格会非常之高。 组委会保障选手们参赛安全的手段
组委会买保险
根据越野赛事总监老司机介绍,越野比赛一般主办方都会为选手购买保险,单人的投保金额从8元到30元不等,具体看赛道情况。如果是8元的,那可能身故的赔偿金,只有20w。 而且很多跑友不知道的是,长跑比赛中的猝死与突发性疾病意外,一般的意外险并不予以理赔。有的保险因自身原有疾病所导致的长跑猝死与突发性疾病事故,以及激烈运动导致的晕厥、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及运动性腹痛等,普通意外险是无法获得理赔的。
组委会不买保险 不过,据多方面了解近年来针对频繁的猝死情况,有不少赛事主办方要求参赛者事先签订免责协议,即所谓的“生死状”。例如,乌蒙山越野赛的主办方就在选手报名时作出免责声明:“活动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知的意外伤害,本人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完全愿意承担一切后果。”该免责声明长达16条,我们不禁要问组委会自己承担的责任有哪些呢?
再来看国内最长距离的“八百流沙挑战赛”,赛事组委会要求选手自己购买保险,要求中可以看出他们组委会并未推荐体育赛事相关的保险,不过组委会志愿者2:1参赛选手的配置,应该是比较豪华的配比了。
但是,参加比赛选手们自己买保险,大家对保险的认识够吗?自己买保险要注意什么? 跑友对“运动险”大多存在误区 大多数跑友其实并不缺乏风险意识,但大家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一般的意外险能够覆盖长跑过程中的全部风险,其实不是的。 我们就拿有位名叫“李十针”的跑友错买过的“马拉保赛事险A款”来简单说说,看着只要花6元,就保10万,看着不错,其实呢?
认真读告知书《保险条款》里面的《阳光人寿安心旅行紧急救援医疗保险条款》,我们看到:
2.5责任免除 1、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产生各项救援费用及医疗费用,本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 (10)被保险人参加任何职业体育活动或者任何设有奖金或报酬的体育运动。 跑马拉松赛事的人基本上这一条就可以PASS不看了,现在哪个马拉松赛事没奖金,还有属于职业体育的界限是什么? 意外及急性病医疗1W元,马拉松比赛大家理解的意外和急性病是某人猝倒、晕厥、癫痫之类的,但这和保险公司理解的意外和急性病有着天大的区别,同样是看《保险条款》里面《阳光人寿和泰安心旅行综合意外伤害保险条款》 7.释义
7.2意外伤害: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直接致使身体受到的伤害(陈成注:大多数保险都有这个条款) 7.5突发急性病 指旅游活动开始前未曾接受治疗或诊断、在旅行期间突然发生的、并且必须立即接受治疗方能避免身体或着生命伤害的疾病(包括高原反应和传染病),不包括既往疾病、慢性病、精神病、精神分裂、先天性疾病或缺陷、先天性畸形、牙齿治疗(但因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必须进行的牙科门诊治疗不在此限)、预防性手术等非必须紧急治疗的手术或器官移植。 在国内现在稳定大于一切的情况下,马拉松赛道基本上都是封闭式的,很少出现外来意外,多也就是摔跤。踩踏等非本意的意外,不是北马上马这么大级别的赛事,可能想出现摔跤、踩踏导致出现实质伤害都难。 现在跑友摔伤扭伤基本上好像都认为是在挑战自我,或者上天给予的惩罚、跑步带来的刺激,基本上没有人去理赔。小伤不屑于去医院,白白浪费自己权利(追究也不一定能拿到赔偿)。 急性病发病排除了那么多既往史之后,很多急性病发生没那么迅速,再加上现在马拉松基本上都要求提供完赛记录或体检报告,因此很少在马拉松赛道上出现很多不出大事的急性病。 意外身故10W、意外伤残10W,文中开头的例子我们也看到了,伤残鉴定流程上要等六个月,而且最高额度也就10W显然不够手术费用。 急性病身故(猝死)10万这个可能是马拉保赛事险最值得博的一条了,排除了你的慢性病、遗传病,貌似健康的跑者在马拉松赛道猝死了,这个能得到10万。 并且,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马拉保”中存在,马拉松专门的保险公司“中体保险”中也是存在。大家买保险时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马拉松保险和中国马拉松的关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涉足体育领域,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品牌营销层面而没有下沉到保单服务领域。
中国人寿近几年赞助了大量的马拉松赛事,如汕头马拉松、呼和浩特马拉松、宜昌国际马拉松等等,此外,“中国平安”是2018-2020北京马拉松的官方合作伙伴。
但客观而言,这些保险公司赞助体育赛事主要是为了借助体育赛事扩大知名度和塑造品牌形象,并没有借机推出相关的体育保险产品,让人不禁有买椟还珠之叹。 当然,这些保险公司也都有自己的顾虑之处。鉴于马拉松也算是伤病高发领域,保险公司在推出保险产品时考虑最多的就是这款产品的模拟赔付率究竟有多高。
但国内缺少符合中国体育人特点的体育保险品类,只有合力推出细分体育保险产品,未来体育保险才有望向大众体育、校园体育和全民健身、休闲体育等领域进行推广。丰富体育产品,不仅需要保险公司的发力,更要深耕体育产业的保险经济,真正从客户立场出发定制保险产品,这样保险才能真正能助力体育产业长足发展。
目前看来,国内马拉松保险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跑野大爆炸
不管跑多远,安全回家才是终点!
/ 更多跑步资讯 · 关注跑野大爆炸 /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2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