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风11– 文字:陈成
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对一场赛事进行评价,这种方式不管是个人,还是自媒体,在跑圈内很是流行。这种现象我们或许可以称呼它为”马学”,全称是:马拉松赛事评价文学,因为每场比赛后的赛事评价内容丰富程度已经不是”评价”二字可以概括的了。
以前的赛事评价可能都是这样的:起点组织稍微有点混乱,但是志愿者和围观群众非常热情。赛道补给种类很丰富,但后半段饮料略显不够,慢的跑友只能喝水。
说的很含蓄,毕竟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比赛组织的再不好,也会委婉的加上一句:期待XX赛事明年举办的能够更好。
实际上,如果我把每场比赛结束后,跑友私我给我的留言评价分类整理成册的话,可以得到:《跑圈经典吐槽合集》、《马拉松花式吐槽100招》、《论证:组委会为什么这么差》等等….
给大家举个最形象的例子,上周末青岛夜间马拉松结束后选手们吐槽一片,不管是媒体还是个人都在疯狂的进行吐槽,可以组成一部《花式吐槽100招》。比赛真的是这样吗?”黑猫”又写了参赛的感受表达了自己觉得赛事并没有那么不堪。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吃瓜群众不在现场很难分辨清楚,跑的快的和跑的慢的,评价也可能不尽相同。
自媒体、吃瓜群众更喜欢什么?
吐槽按照官方的解释,吐槽有拆台的意思,进一步说,有点揭示本质的意思。什么又是本质?落网有期音乐,就叫做本质。听罢之后,感觉很糟糕,那种音乐应该是属于死亡金属一类的东西吧,让有的人烦躁。
总之,提到本质,人们总不会想到什么好的东西。自从加入跑野,陈成老是看到后台有人讲这场赛事是不好的,却没听过说哪场比赛是特别好的(组委会自己留言说的不算,想来公关的留言我们也不放出来)。
的确吃瓜群众们喜欢吐槽。从跑野大爆炸2018年1-3月份阅读量来看,人物传记采访、吐槽类的文章是阅读量最高的基本不会低于10000,赛事前瞻普及类的文章阅读量仅有7000多。(我的十万+什么时候才能来,大家来点赞)
看来,八卦类的文章的确受到读者的喜欢,相对的互动性也是较强。
历数各大比赛,哪个赛事没有差评?
在国内每年有这么多赛事,上至北马,下至小型赛事,每年赛后吐槽更是不断,几乎是找不出来哪个赛事没有”马学”。
在国外马拉松赛事有些组织更加离谱,除去六大满贯,一些小的赛事也会存在抢水,缺补给,乱扔垃圾等现象,有时候和国外这些“啼笑皆非”的奇葩事件相比,国内马拉松还是挺靠谱的。
那么选手们是为了吐槽而吐槽吗?虽然有些赛事组织的确实差,但是这或许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一场赛事要做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让人满意?
说到赛事让人满意,就不得不提那些零差评的赛事,就让人想到东京马拉松,那么东京马拉松是如何做到”零差评”的呢?
我们看一下17年东京马拉松是如何做的:1. 当你需要的时候,永远能得到帮助; 2.计算跑者如厕时间;3.警察、医生处处可见;4.在终点10秒就能取回自己行李;5.终点设有专门的泡脚池和按摩区域。
日本人对于细节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但看到他们出色的成果又不得不佩服!从一场马拉松赛事上,就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看似什么都有,却又感觉每个细节都还能做得更好,只有细节才能决定成败!
那么一场赛事你给过”差评”之后,你还愿意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吗?快来聊一聊吧!
跑野大爆炸
据说跑圈大咖都有关注这个平台!
/ 更多跑步资讯 · 关注跑野大爆炸 /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3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