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又到了一年一度大盘点的时候。
在过去的一年,跑野收到了近百双鞋,有路跑鞋,有越野鞋,还有潮酷的联名款。这些鞋,我们大部分都上脚测过,有些跑步里程还不少。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路跑鞋进行年度盘点,首先是竞速篇,然后是进阶篇和慢跑篇。
2021年,碳板跑鞋的竞争可谓日益激烈,主要品牌的顶级竞速碳板跑鞋都进行了迭代。
比如 Saucony Endorphin Pro 2、Nike Vaporfly Next% 2、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2、特步 160X PRO、New Balance FuelCell RC Elite V2、HOKA ONE ONE CARBON X2、SKECHERS GORUN Speed Freek、On Cloudboom Echo、ASICS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 等。
那么这些迭代的碳板竞速跑鞋中,是 Nike 继续维持地位,还是其他品牌迎头赶上,甚至反超?下面一起来聊聊这些竞速跑鞋的表现。
当然,也有新晋推出碳板跑鞋的品牌,比如安踏,也给人很多惊喜。
特步 160X PRO
中底 加厚动力巢 PB 科技
全掌碳纤维板
前后跟差 4mm(35mm/39mm)
重量 250g(41码)
售价 1199
这是特步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其顶级竞速鞋款,专为竞速而生。去年南京马拉松,彭建华穿着测试版的 160X PRO 跑出了个人最好成绩 2:08:50 ,尽管这场比赛成绩被取消,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的确是穿着 160X PRO 跑出了近年中国男子马拉松最好成绩。
今年的徐州马拉松暨东京奥运选拔赛上,董国建、彭建华、杨绍辉等顶尖选手穿着粉色的 160X PRO 战靴,以出色稳定的发挥牵手跑进东京奥运会。
160X PRO 最大的提升在于缓震推进系统。鞋底厚度较 160X 一代增加了约 8mm ,前后跟差仅 4mm ,缓冲性能提升 9% 。
中底材料依旧是特步顶级跑鞋科技——动力巢 PB 中底材料,材料密度更轻,回弹力更强,其在 160X 一代就有非常优异的表现。
当然,作为国产口碑之作,要想驾驭好,确实对跑者自身的要求比较高。

C202 GT
中底 NNITROSPEED NUC 科技
全掌 3D 仿生足型碳板 FLASHPLATE
前后跟差 8mm(28.5mm/36.5mm)
重量 212g
售价 999
C202 GT 采用全新的氮速科技 NITROSPEED NUC 中底,使用双密度中底的设计。在发泡时上层泡绵相较于下层的硬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上软下韧的穿着体验,回馈明显,也具备很强的稳定性。
在所有的碳板结构中,安踏选择了不同于其他的方式:3D 仿生足型碳板,也因此带来了与其他碳板跑鞋非常不同的脚感体验。
如果将 C202 GT 拆解开来看,会发现这块碳板的左右方向是有点“ S ”形的变化,左右两边有一定的落差,外侧较低会更接近地面,内侧则偏高一些更接近脚底,设计上要更贴合我们的脚型。
鞋面采用的是 SPACEFIBER 科技轻织材料,仅重 9.9g ,非常轻,兼具透气性和灵活性。
Nike ZoomX Vaporfly Next% 2
中底 Zoom X 科技
全掌碳纤维板 铲型
前后跟差 8mm (32mm/40mm)
重量 190g
售价 1599
Nike 今年在碳板竞速跑鞋上的动作比较小,除了推出升级款的 Vaporfly Next% 2 和主打环保的 Alphafly Next Nature 之外,再无其他。
Next% 2 是 Vaporfly 系列第三代跑鞋,相比第一代,只是对鞋面进行了微小升级,由 mono 纱材质改为改良版工程网面材质。由于上一代鞋款在赛场上的表现太过耀眼,所以即使是小小的升级,对 Nike 来说也是一大步。
Next% 2 仅重 190g ,仍是市面上能过买得到的最轻的碳板跑鞋之一,而且价格要比上一代便宜不少。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少有最新一代鞋款比上一代鞋款还便宜的,也许是因为 Nike 知道对手已经追上来了。
在今年的六大满贯比赛中, Next% 2 一共 13 次登上领奖台,远超 Alphafly Next% 的 1 次。这也从侧面说明,不管是精英跑者,还是大众跑者,都更偏向更轻的 NEXT% 2 ,而不是基普乔格在 159 挑战中所穿的 Alphafly Next% 。
Next% 2 之所以受到很多跑友欢迎,是 ZommX 缓震材料与碳板的恰到好处的配合,在脚感很软的同时,还有很好的回弹性,即使跑长距离,疲劳感也不会很明显。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2
中底 双层 Lightstrike Pro 科技
后跟碳纤维板 + 前掌含碳纤维的 EnergyRods
前后跟差:10mm (29.5mm/39.5mm)
重量 213g
售价 1899
ADIZERO ADIOS PRO 2 的推出,可以说是打破了 Nike 一统天下的局面。不管是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还是六大满贯赛场,总是能看到穿着 PRO 2 的精英运动员拿到冠军或者站台。虽然说有签约运动员本身实力的因素,但不可否认, PRO 2 已经具备和 Nike 碳板跑鞋掰手腕的实力。
和第一代相比,PRO 2 可说是大幅度升级,中底采用全新的 Lightstrike Pro 材料,回弹性能更好,鞋面是全新升级的 Celemesh 2.0 技术,在透气性和包裹性上更进一步,脚感更加舒适。而重量要比上一代要轻 11g ,对精英选手更加友好。
在碳板的使用思路上和第一代差不多,前掌嵌入五根碳柱,仿趾骨的设计使得推进力十足。后跟也有碳板加持,前脚掌使用 Continental 大底,结合大面积橡胶大底,减轻重量的同时,又兼具抓地力。
ASICS METASPEED Sky
中底 FlyteFoam Blast Turbo 科技
全掌碳纤维版 V型
前后跟差 5mm (男款 28mm/33mm、女款 26mm/31mm)
重量 207g
售价 1690
这是亚瑟士推出的第二代碳板跑鞋,在今年的纽约马拉松上,其精英运动员 Mohamed El Aaraby 拿下亚军。
在市面上都是厚底跑鞋的浪潮下, METASPEED Sky 走出自己的路,除了采用 FlyteFoam Blast Turbo 的新中底材料之外,通过精心设计来增加跑者步幅来提高速度,还有加快步频的 METASPEED Edge 版本,帮助高步频跑者强化其优势。
亚瑟士上一代碳板跑鞋 METARACER 是一双不错的短距离跑鞋,但不适合全马距离。经过改进,METASPEED 不管是脚感,还是缓冲和推进力,都有长足的进步。
实验室的测评数据显示,METASPEED 能提升 3% 的跑步经济性。这要得益于亚瑟士全新研发的 FlyteFoam Blast Turbo 中底材料,非常轻,能量反弹也很棒。
HOKA ONE ONE CARBON X2
中底 PROFLY 科技
碳纤维片结合 Meta-Rocker 弧形外底
前后跟差 5mm (男款 27mm/32mm 女款 25mm/30mm)
重量 238g
售价 1499
以厚底著名的 HOKA ,搭载碳纤维板的顶级鞋款 CARBON X2 却没有其他家来得厚,仅有保守的 32mm ,不过穿上依旧保有像是满气轮胎的向前滚动感。
后翘的鞋跟设计是视觉重点,这一代比前代多了分岔的兔耳设计,能够维持落地向前的滚动流畅感。而在外底与中底之间的全掌 Y 型碳纤维板,是这双鞋的的精华所在。
CARBON X2 是一双适合超长距离的碳板跑鞋。在今年年初,HOKA 曾举办了一场“ CARBON X2 100 公里挑战赛”,最终 HOKA 精英运动员 Jim Walmsley 距离 100 公里世界纪录只差 12 秒,虽然留有遗憾,但在挑战人类极限的道路上留下了独一无二的记忆。
New Balance Fuellcell RC Elite V2
中底 FuelCell 科技
全掌碳纤维版
前后跟差 8mm (31mm/39mm)
重量 218g
售价 1699
从外观上看,鞋面大型的、冲击力十足的 NB 标志,在高速奔跑时犹如翅膀展开。
相比上一代,Fuellcell RC Elite V2 拥有更厚的中底,后跟高度从 32mm 提升到 39mm ,刚好在世界田联规定之内。前后跟差从 10mm 下降到 8mm 脚感更加舒适。
中底采用 New Balance 自家中底科技 FuelCell ,加厚处理增加缓冲的同时,可以让碳板的弯度更激进,从而进一步释放推进力,并特别适合跑长距离。
这双鞋的驾驭难度不高,即使 5 分 30 秒的配速,也能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缓冲性。
Saucony Endorphin Pro 2
中底 PWRRUN PB 科技( PEBA 发泡材质)
全掌碳纤维版
前后跟差 8mm (27.5mm/35.5mm)
重量 213g
售价 1699
以慢跑鞋起家的 Saucony 在顶级碳排竞速跑鞋的战场也不容忽视。Endorphin Pro 2 专为比赛设计,也确实特别适合比赛。全掌碳纤维板的基本配备,与 PWRRUN PB 中底科技恰如其分地整合出即战力,帮助跑者在赛场上更好的发挥。
上一代的脚感就很舒适,这一代舒适度更进一步,这得益于改良的透气网布鞋面设计。
当然,其搭载的 SPEEDROLL 科技也值得称道。这项技术是 Saucony 跑鞋结构包括推进板、中底以及底盘等因素,整合设计出有向前带动效果的几何结构,帮助跑者自然向前。
SKECHERS GOrun Speed Freek
中底:HyperBurst 科技
H型几何碳纤维板 HyperARC
前后跟差:4mm (32mm/36mm)
重量 224g(10.5码)
售价 1699
Speed Freek 是 SPEED ELITE HYPER 的升级款,前掌高度从 19mm 增加到了 32mm ,后跟从 23mm 增加到了 36mm ,相比上一代的厚度增加了约 13mm ,前后跟差保持不变,仍然为 4mm 。
中底厚度的变化,让重量也有所提升。但即使重量增加,在同类型的马拉松竞速鞋中,也是很有竞争力的。重量和厚度的增加来自更多的中底材料 Hyper Burst 泡棉。
不过加厚的中底材料带来更明显的反馈,中底缓冲性能和回弹性能都大大提高。脚感是一种很踏实的软弹,软,同时能够迅速给到回弹的力。
On Cloudboom Echo
中底 双层 CloudTec® 科技
碳纤维混合材质 Speedboard® 速度板
前后跟差 8mm (27mm/35mm)
重量 220g
售价 2390
Cloudboom Echo 是 Cloudboom 的升级款。中底采用由 Helion™ Superfoam 材质打造的双层 CloudTec® 缓震系统,中间嵌着整块的 Speedboard® 速度板,一开始会觉得有些硬,但踩开后就比较舒服。
与上一代相比, Cloudboom Echo 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弧度更大的曲线,使得鞋头更加上翘,对于前掌落地的跑者来说,大大提升了这双跑鞋的回弹和推动力。
而其鞋面设计更加精致,将大面积的网洞变成了更加细腻密集的网眼,这一升级让鞋面更加的透气和舒适。全新的工程网面材料有 70% 使用的是可再生聚酯纤维材料。
Cloudboom Echo 性能好、颜值高,但价格……
经过内部激烈的讨论(打架),我们决定将三个奖项颁给以下三双跑鞋:

获奖理由:相比第一代,ADIZERO ADIOS PRO 2 对鞋面,中底材料都进行了更新,同时重量降低,使得其成为赛场上的大杀器。

获奖理由:FlyteFoam Blast Turbo 中底材料的首次使用,便给精英跑友带来流畅的脚感、十足的能量回弹,长距离的表现也不输 NEXT% 2,平衡了性能及重量。
以上这些碳板竞速跑鞋,如果只让你选一双最爱,你会选哪一双?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