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关键时刻上山救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Trash Running 顺手捡跑团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将跑步与捡拾垃圾相结合,有些人跑着跑着就捡起了垃圾,空手出去,“满载”而归。他们亲身践行环保主义,并致力于传播环保理念,倡导绿色出行,“边跑边捡”是他们的优良传统。

从刚创立时候的成员 50 人到 10000+ 人,从上海到全国各地,顺手捡跑团这些年究竟究竟做了些什么,他们的理念和坚持有变化吗?
Trash Running 顺手捡跑团创立于 2018 年 3 月份,起因是 Kate 与好友 Celina 在一次跑步的时候,被马路上乱扔的垃圾所触动,“我们觉得也许可以做出一些改变。”并不只是跑过去,而是可以把垃圾捡起来,“可以稍微主动一点。”
后排中间短发为 Kate,其左侧为 Celina,右一为 Ming
思想一旦萌芽,就要付诸行动。Kate 与 Celina 在朋友圈分享了第一次捡跑的活动,首次捡跑凑齐了十几个人,地点选在了距离市中心较远的滴水湖,他们从没去过的地方。“我们觉得跑步还可以发现一些你所住城市的一些隐藏的角落,然后重新认识它。”
5 公里的跑步变得有趣了起来,最初的捡跑活动将跑步运动、环保、探索和社交相结合。每次的捡跑活动也从两个人固定在每次三十人左右。

或许是因为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创立不到 3 个月,跑团成员就有了 500 多人。新闻报道很快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样一个群体,影响在逐渐扩大,边跑步边捡垃圾变成了一股新潮流,环保成为了一种时髦活动。 Kate 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可能大家觉得有新鲜感。”
2019 年 5 月份,Trash Running 在东方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露面,同年 7 月 1 日,上海垃圾分类政策正式开始实施,这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 Trash Running 顺手捡跑团,并加入其中。

Kate 是来自匈牙利,从 2009 年去台湾省学习,到 2017 年搬到上海市,来中国已经有十多年。不同地区的生活经验让她对每个国家和城市的环保理念都有不同的认知。
近年来,中国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意识也已经越来越强烈。例如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环保理念也走在前列,光盘行动、室内禁烟等行动被倡导。

四年时间, Trash Running 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十六个城市拥有分团、成员累计超过 10000 人的大型跑步社群。
跑友们让一时的新鲜感变成了长久的热爱和坚持。
手持一根竹夹,携带一个使用过的塑料袋,每周一次,从固定的地点相约出发,便完成一次捡跑,再进行分类回收。为了将捡跑活动变得更有趣好玩儿, Trash Running 会经常改变路线,同时所有的跑团成员都可以自由发挥新的想法和创意。
与主打训练的跑团不同,集运动、环保、社交三重属性于一体的 Trash Running ,很容易吸引到各行各业的人,“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点也就是价值观,大家都认可我们要做的事情。”极高的参与性让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可以轻松加入。

许多人在一开始都会有相同的困惑,会质疑自己所做的所做的那一点点小事是否有意义。而当人群变得庞大起来,这些担忧就不再是困扰。Ming 在 2018 年 7 月份加入 Trash Running ,如今已经是跑团核心成员之一,“一个人去做一件事会有点忐忑,但是一群人去做的时候,就会更加有自信。”
所以即便是从未有过运动经验的跑步小白或者环保小白,都能够受到 Trash Running 的欢迎,很多人的人生第一个 5 公里正是在捡跑的时候完成,后来他们跑着跑着就跑进了马拉松的赛场。

让大家喜欢上运动、喜欢上环保,就是 Kate 认为 Trash Running 带来的最有意义的价值,“环保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它其实能够变成我们生活很主要的一部分。”
从第一次到第 N 次,参加者会在捡拾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哪些垃圾是自己产生的,从而去调整生活行为习惯。行为开始影响到意识,再形成良性的循环,这是 Ming 所理解的 Trash Running 想要达到的目标,“而不只是捡垃圾。”

从捡跑活动还延伸出了对应世界无烟日的捡烟头活动,二手衣服交换活动,让大家注意到某一类型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有时候 Trash Running 也会组织纯粹的跑步或者接力活动,用更好玩、更多样化的方式来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自 2019 年起的每年 9 月份,在创始地上海,Trash Running 顺手捡跑团还会组织一场 LINE4THON 环四号线挑战赛,希望用一群人来影响一座城城市。第四届活动即将在 9 月 12 日开展。
LINE4THON 环四号线挑战赛来源于国外地铁线公益跑活动 Yamathon ,Ming 在参加了一次朋友组织的地铁挑战赛后,便决定将活动引入到 Trash Running,“我们给大家感觉只是简单做公益的,没有大的活动来进行推广。” Ming 希望顺手捡跑团能够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上海地铁 4 号线是市区唯一一条环线,起始站均为宜山路站,总共有 26 个站点。LINE4THON 将中山公园站作为起始站,“挑战赛分为全程、半程和接力三个组别,跑者 3-5 人成一组,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站点完成打卡(小组成员跟4号线地铁出口站牌合影),并且捡拾 15 个塑料瓶盖,就算完成挑战。
“你不需要担心撞墙,也不用追求速度,你只需要在规定时间完成这项挑战就行,每一步只想着下一个站还有 1 公里,完成挑战会变得更简单。

LINE4THON 不鼓励竞技,并且在活动中加入更多的环保元素,比如减少塑料使用,增加更多的补给点,来减少大家买水的需求;除了第一年,后来都不再制作比赛T恤,“我们发现大家一次性穿过之后就不会再穿。”而今年,活动还升级了号码簿,将上一年的号码布带过来重复使用,就可以获得一个环保杯,“鼓励大家践行环保的理念。”
去年,LINE4THON 拓展到了全国多个城市,第一年 35 人参加,第二年拓展到两个城市,第三年全国 18 个城市参与,这种组织形式确实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 Trash Running,“有些事情会起到放大的效果,LINE4THON 就是这样一个放大影响力的方式。”
1枚奖牌=15个回收的瓶盖再造
因为各种原因,第四届 LINE4THON 将只集中在上海、重庆、武汉三个主要城市展开,其他城市做配合常规捡跑来进行互动。
回到这场 LINE4THON 环四号线挑战赛的初衷,Trash Running 想要用接力跑步的形式来倡导他们想要传播的 4 个理念:
Reduce 减少浪费;Reuse 重新利用;Recycle 使用可回收;Redefine 重新定义跑步。
或许我们也可以开始实践?

从创立至今 4 年多时间,Trash Running 每年组织 600 余场捡跑活动,平均每天都有一场捡跑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从 2018 年突然的爆火,到 2022 年稳定的增长,Trash Running 的影响力在持续变大。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如何保证专业化和持续更新成为团队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难题,Kate 和 Ming 说他们还在持续探索。 “大家都是在用热情做燃料,用爱发电”。因为无论是探路还是组织活动,宣发还是物料制作,Trash Running 所有的工作都是成员们无偿利用空余时间进行探讨和完成。

精神上带来的满足感是大家持续坚持的动力,“有时候真的会互相影响身边的人,这种感染力会让你觉得累也无所谓,” Kate 如是说。
最初,Trash Running 希望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没有垃圾产生,“最终的目标是不需要有我们这样的团队,我们可以认真地锻炼跑步,没有垃圾可以捡,这是我们的一个愿景。”
这份愿景终会实现。
你有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或许可以从捡垃圾这件小事情做起。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3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