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一夜之间,似乎人人都在玩一种新兴的滑板运动———陆地冲浪板,他们好像不需要一直用脚蹬地,身体扭来扭去就能前行,还一度被戏称作“扭扭板”
小区楼下、公园里、车库里、大街上,到处都有陆冲玩家,城市中心那些著名的滑板场地也不再是双翘的天下,陆冲如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尽管如今已经入冬,在沪上各大陆冲群,仍每周各种多样的活动,组织大家一起玩耍。
陆地冲浪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又有什么样的魔力,这项新晋都市“网红运动”,让大人小孩都爱不释脚。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2020 东京奥运会,一共增加了五个奥运项目,除了被 00 后们霸占奖牌榜、强势吸睛的滑板运动,还有一项板上运动——冲浪。而滑板就是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来。
滑板起源约在上世纪 50 年代,一群美国加州的冲浪爱好者,为了解决在天气和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在陆地上也能模拟冲浪这项运动,研究在一块木底部装上两排路滑的铁轮子,从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滑板。当时玩滑板的几乎都是冲浪人群。
后来衍生了许多不同的滑板分类,常见的有:双翘(板面前后两边翘起)、鱼板(板面更宽更短,一头翘起)、长板(更长的板面适合完成一些舞步舞蹈等花式动作),以及近期在国内大火的陆地冲浪板。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比起前三类滑板,陆地冲浪板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特殊的的前桥,陆冲板的桥加入了额外的旋转轴承,使得它比双翘或者长板的旋转角度更大,它不需要一直用脚推动地面产生速度,依靠轴承的转动和身体重心的转移就能获得前行的动力,不断前行。
尽管也有说法认为陆冲是单板滑雪和冲浪的结合,但是从陆地冲浪板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陆冲与冲浪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陆冲的滑行动作和姿势也与冲浪相似。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国内一直以来以双翘较为流行,陆冲板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要追究陆冲在国内真正火起来的时间段,大约也就是在东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之间,陆冲板先收割了国内一批冲浪和滑雪爱好者。
主做艺术衍生品的工作室 Viviid Art 去年上半年着手艺术家联名陆冲板,在前期调研中,其主理人 Judy 发现陆冲板进入中国市场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真正出圈火起来则是在 2022 年上半年疫情过后。 
陆冲为何突然成为大众运动?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今年 2 月份,@里小吻 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关于陆冲相关的内容,“觉得这个运动好酷好自由,”在做了很多功课之后,小吻发现这个上手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被成功种草,“经鉴定,这不是遥不可及的运动。”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3 月份,34 岁小吻给自己下单了一块陆地冲浪板,并“幸运”地在封控前一刻拿到了手里。在封控的两个月时间里,小吻可以说是闭门苦练,“客厅、小区都是我的训练场,边看视频边实践,先练习上板站立、平稳,然后转弯、下蹲、正向反向,反复练习。”解封后,她已经能够顺畅上路,躲避障碍。
在小吻看来,陆冲并不难,因为全靠自己跟着网上的视频就能入门。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陆冲上手很容易,特别是相比双翘或者长板而言,因为可旋转的轴承和更宽的板面,新手可以轻易的在板上站稳,即便有晃动,也不会像双翘一样向前滑走。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滑板的尽头是骨科从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因为动作失误而摔倒的场景就能感同身受:真疼啊。酷是真的酷,摔下去也是真的疼。这里的“滑板”仍指的是双翘,双翘主要的玩法是各种各样的技巧而不是滑行。例如基础动作 Ollie (基本豚跳),180 Ollie(180 度转向豚跳)The Boardslide(板身滑行)等等。练招式就意味着摔倒,这无法避免。
陆冲不易摔倒,安全系数较高。通常在城市热门的滑板公园,玩家们都是在有台阶或者地形障碍的地方进行各种技巧练习。与之相比,陆冲玩家们则多是在一个方形场地内进行一个八字绕圈的滑行。
依靠可以转向前桥,陆冲可以灵活地转向,玩家可以更自由地控制前行的方向。也就是说,不需要复杂的招式,就能够享受到滑板的乐趣。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而陆冲的氛围在 Judy 看来就跟这群玩家一样,非常开朗、开放。相比于略带“高冷”、门槛更高的双翘,陆冲对于新手的包容和欢迎程度更高,“他们都会很乐意教你”。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陆冲的氛围整个都特别友善,几乎所有的陆冲活动都没有门槛限制而且大多是免费开放,无论你是新手还是高手,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可以没有负担地参与其中,也不用担心社恐。
近半年来,在小吻身边陆陆续续入手陆冲的有几十人,“不限性别和年龄”。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陆冲火起来之后,大多数滑板店原本只占一个小角落的陆冲一下子就扩大了陈列区。
陆冲板开山鼻祖、起源于美国西海岸的 Carver,源于西班牙的 Yow ,澳洲知名品牌 Smoothstar,西班牙品牌 Slide 等海外品牌是早些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老品牌。他们很快就卖断了货,现在如果你想要买到一块心仪的进口陆冲板可能需要等大半个月。
6 月份解封之际,每天进店抢购陆冲的人非常多,尽管进口陆冲板的价格并不低,普遍都在 2000~3000 元左右。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国产陆冲板借着这股东风火了起来,Judy 所打造的艺术联名品牌 70%,价格在1000 元左右,这也是大多数国产陆冲板价格比起进口会便宜很多。70% 负责板面设计和产品概念,零件、技术和生产则由滑板店来负责,“滑板是要‘滑’的,它有很多这种技术方面的壁垒在。
在 Judy 看来滑板的核心仍然是技术,而陆冲板的技术核心依旧掌握在这些老牌手里。陆冲火了之后,最先火的肯定是在中国耕耘多年的老品牌。
根据观察,30 岁左右的成年人购买能力更强,小吻在对比了多个品牌之后,最终选择了 Yow,价格 2800 元,“怕自己有畏难情绪,玩一阵就放弃了,所以就选一块贵的,逼自己坚持。” 属于一步到位型。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而对于多数 20 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价格则是重要的考量标准,此外,他们也更追求个性不愿随波逐流,70% 这样的小众品牌更多地吸引到一批特立独行的年轻人。
陆冲板的桥可两种,注重稳定性的 PU 桥和倾向灵活性的弹簧桥,比起稳定,Judy 更喜欢灵敏的移动,所以 70% 最终也选择的是弹簧桥
陆冲板一般从 29 寸  到 32 寸不等,玩家可根据身高来进行选择,但无论是 PU 桥还是弹簧桥,无论多少寸大小,Judy 认为,只要你滑的顺畅滑得痛快,这些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去试滑,去找到自己的滑行风格。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在 Judy 刚开始入行做陆冲板时,陆冲在国内还是一项新运动,如今已经是一项爆火的全民运动;小吻回忆当时的盛况,“一些社群一建群马上就能满员”。
陆冲是否最终也会像一阵风一样吹过,热度逐渐淡去?
2022 年 6 月到 9 月,可以说是城市里陆冲运动开展最热火朝天的三个月,70% 在这期间也做了很多场活动,10 月份,Judy 逐渐降低了办活动的频率。但在上海最大也是历史较为悠久的魔都陆冲各分群中,各种活动仍在此起彼伏举办着。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如今北半球集结即将进入冬季,有一句话叫做“冬雪夏浪陆冲”,那么随着雪季的来临,会有一部分人转到滑雪运动运动中去,寒冷的气温也会阻碍人们出门玩陆冲板的脚步。但不像腰旗橄榄球、飞盘或者浆板,陆冲有着天然的优势,入门门槛低、没有场地的限制、不需要对抗性,所以对于陆冲来说,尽管随天气变冷会有一小部分玩家流失,但现在已经紧紧抓住了一大批用户。
另外尽管陆冲入门很简单,但它不是仅靠下肢作用的运动,如果你想要进阶,追求高难度的动作或保持长时间的滑行,那么对于核心、摆臂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滑了几次,你觉得没有进步,热情就消散了,还是要找到组织。”Judy 认为,任何运动或者文化,都天然会形成一个社群,“找到一个同好,大家一起切磋一起交流。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而对一项仍然年轻的运动来说,陆冲未来势必会有各种各样发展模式,譬如当下除了看起来非常丝滑的入门动作 PUMPING、CARVING,越来越多有难度的技巧招式在被“研发”出来;碗池也成了玩家们陆地触碰浪花的场地。
尽管已经入冬,近日在上海举行的“向光冲鸭”陆冲活动现场仍然吸引了不少玩家的聚集。
“训练从大家集中场地切磋,慢慢会有专业教练入驻,带练上课融合的模式。”这是小吻这几个月感受到的明显变化。她也希望会有更多好玩的内容被开发出来。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陆冲还有一个最快乐的模式,那就是刷街。
有玩家曾表示,刷街是打开陆冲最快乐的方式”。有一天我在上手后去尝试刷了一小段街,那是一种拥抱自由的感觉,无拘无束追逐夜晚的风,尽管姿势并不标准,速度也不是太快,那是我学陆冲以来最开心的时刻。后续是我被一粒小石子给绊倒了。
陆冲虽然相对安全,但是风险依旧有,刷街需谨慎。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千万佩戴好护具,保护好脆弱的关节。
天气渐冷,你还会去试试陆冲吗?
文字xx  / 编辑:陈成
图片:ck /  视觉燃烧的腿毛
鸣谢:ViviidArt 以及主理人 Judy、向光冲鸭陆冲活动、浪人商店
 
社群|陆冲这股潮流,你赶上了吗?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4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