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 3 年,港百终于回归了。
众多越野跑爱好者等待这一刻太久了。当看到那么多或熟悉的,或陌生的面孔站在香港西贡郊野公园的起跑线上,不得不感慨万千。
在过去的三年,从普通选手到精英选手,都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好在一切回到正轨。当赛事逐渐回归,精英选手们又回到舞台中央,重新开始表演。
在经历了 30 个小时不眠不休之后,港百上演了新的篇章,书写了新的故事。热闹过后,一切归于平静,我们和两位男子冠军游培泉和李兴静聊了聊,对比赛进行复盘,对未来进行畅想。
当冠军们卸下光环,我们看到了他们真实的一面,其实和普通选手一样,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奔跑。

10 小时 37 分 38 秒,游培泉第一个冲过终点,成为港百自 2011 年创办以来首个成功卫冕的选手。
虽然领先第二名赵家驹多达 7 分钟,但在气温和湿度都偏高的天气条件下,这场比赛的胜利尤其来之不易。
当我们在赛前看到精英选手名单时,就预想到今年港百的男子组竞争一定非常激烈。有实力夺冠的选手多达 7 人,除了卫冕冠军游培泉之外,还有目前中国 ITRA 指数最高的赵家驹、跑过很多次港百的邓国敏、两位实力战将罗灿华和多吉,以及两位新星张火话和蒙光富。
游培泉在上一届港百中创造了 10 小时 17 秒的赛道纪录。面对这个纪录,不少选手都喊出了自己的目标,跑进 10 小时刷新赛道纪录,游培泉的目标也一样。
而比赛进程也如很多人预料的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速度的较量。从 2016 年开始每年都参加港百的邓国敏率先冲在了前面,游培泉紧随其后,抵达第一个 SP 东坝(距离 12 公里 爬升 420 米)时,仅用时 48 分 36 秒,比上届快了 28 秒。
如果按照这个节奏跑下去,赛道纪录就要破了,但长距离比赛的变数非常多,尤其是今年的天气条件相比以往更热更湿。游培泉在意识到速度有些快之后,并没有一味跟着邓国敏的节奏,而是稍稍放慢脚步。邓国敏则继续高速前行,抵达 CP1 咸田时用时 1 小时 37 分 01 秒,比上届用时快 1 分 27 秒,游培泉落后 1 分 10 秒,但也快于上届用时。

当太阳渐渐升高,气温上升,邓国敏出现了一些状况,从 CP3 白沙澳之后,游培泉逐渐追上并反超,成为领跑者。抵达 CP4 榕树澳时,他的领先优势达到了 1 分 42 秒,但比上届用时慢了 3 分 50 秒。虽然慢了不少,但游培泉仍有信心跑进 10 小时,因为在过去一年,不管是跑步技术,还是手仗的使用娴熟程度都有所提升。
他开始加快节奏,然而后半程一开始,也许是因为有些着急,吃的东西吐了出来,从 CP5 企岭下出发后爬马鞍山时身体状态急转直下。
游培泉遇到了比赛最艰难的时刻,甚至想过不能完赛。但他并没有放弃,虽然很累,但一直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的身体状态好转了一些,但目标已经不是破纪录,而是拿冠军。

最终,游培泉如愿卫冕成功。冲过终点线后,游培泉的太太将他抱起来庆祝,重现了三年前的经典一幕。回顾这场比赛,游培泉直言太难了,“跑得非常累,但能拿这个冠军值得。”
作为卫冕冠军,面对一众年轻选手的冲击,但是游培泉并不惧,从比赛一开始,他就坚信“这个冠军肯定是我的。”
也许在过去的几场比赛,他的成绩并不好,遭遇了两次退赛,但在香港他带着这份自信强势回归。不过这次冲击 10 小时未果,也让游培泉感慨,港百难度要比想象的要大,虽然只需要提高 17 秒,但真的很难跨过。

从 2010 年开始参加越野跑比赛以来,游培泉已经在越野跑领域摸爬滚打了 14 年,从一个青涩少年,到如今成熟稳重的跑者,但他仍以一个普通跑者自居。
“我不是超人,我就是一个普通人,通过不断地提高跑步技术来提升状态。”也许正是这份低调、认真和执着的精神,才能让他在长距离耐力赛坚持如此就的时间。
在成功卫冕港百之后,游培泉今年最重要的目标是 UTMB CCC 组别,他已经成功报名。期待在今年的霞慕尼,看到这位中国场地 100 公里纪录保持者冲击好成绩。

在参加港百半程组( 56 公里)之前,李兴静无意间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发现被标记为越野跑运动员。
现在,在拿到港百半程组冠军之后,越野跑运动员这个称号可以说名副其实。在港百之前,李兴静在越野跑的赛场上并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去年的崇礼 168 超级越野赛 70 公里组别和柴古唐斯越野赛 85 公里组别都是第四名,距离前三名总是只有一步之遥。
在圈内,李兴静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只差一场比赛去发挥出来。在去年泰国茵他侬超级越野赛 50 公里组别只拿到第八之后,港百半程组对他来说,也许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比赛。
这是李兴静首次来香港参加越野赛,作为夺冠热门的他目标自然是夺冠,但是对手也不弱。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广西的覃桂都,ITRA 指数高达 889 ,也擅长跑短距离比赛。

比赛的分水岭在 CP2 到 CP3 白沙澳这一段,在气温上升之后,李兴静开始扩大领先优势,以 2 分 14 秒的优势率先抵达 CP3 。最终,李兴静以 5 小时 05 分 42 秒的成绩夺冠。

冲过终点后,他挥舞着背包庆祝,但此时他的身体状态其实相当糟糕,因为中暑,很快就吐了。而和他争夺冠军的覃桂都也中暑,在比赛中就吐了。
“这场比赛我能拿冠军,要得益于去年底的泰国几场比赛,那里比香港还热。”李兴静表示。
其实李兴静能拿到这场比赛的冠军,和他这几年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在比赛之前,就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计划,跑到每一个 CP 点计划用时多少。就像他从 5 年前开始成为职业运动员一样,也给自己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只不过那时他的赛道还聚焦在马拉松上。

从一名收入还不错的厨师成为前途未卜的职业运动员,身边人都劝李兴静放弃,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内心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的。“走出去开阔眼界。”其实,这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有些自闭,所以渴望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与更多人接触。
当然,他不是头脑发热就选择这条路,而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要在 5 年时间内马拉松要跑进 2 小时 20 分。在过去的 5 年,他一步一个脚印,就在快要实现目标时遇到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赛大幅度减少,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去突破。
然而在越野跑的赛场,李兴静逐渐展露头脚,成为中距离越野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今年的港百半程夺冠后,李兴静可以说终于被更多大众看见了。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李兴静总是被称为跑的最快的厨子,而在未来的越野跑赛场上,他希望当别人提到 50 公里越野赛事,能记住有他这一号人物。
李兴静还有一个称号——中国半马最快的兔子(70分钟),下个月 12 日,他将再次提高中国半马最快兔子的成绩—— 69 分钟。
而在这之后的一周,我们也许就能看到突破 220 的李兴静。5 年的追梦之路,马拉松的梦想即将实现,但在越野跑的道路上,港百半程夺冠后的李兴静才刚刚上路。
也许在今年的 UTMB OCC 组别中,能看到一个全新的李兴静。

每一年的港百,都有全新的故事,而书写故事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少不了个方面的支持,包括家人、朋友以及赞助商。
精英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比拼,并不是简单的体力之争,比得更多的是团队,以及团队在准备赛事方面的细心程度。而一个优秀的团队,能让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的状态,也是对这个团队最好的回报。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为自己梦想奋斗的运动员都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切实为运动员的梦想给予一定的帮助。
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比拼的时候,一定会鼓舞更多的普通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5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