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原本就是上海最热门的打卡地标,也是经典的跑步路线,前段时间,连续数日现身外滩晨跑的周润发可以说是跑圈最热门的话题了,后面几天大批跑者更是早早就守候在半岛酒店外等着“偶遇”。
外滩其实经常能偶遇明星跑步,此前刘嘉玲、谷爱凌的足迹都曾跑过这里,这或许是跑者之间共通的一个属性——就是无论去到哪里,总会想着穿上跑鞋出门跑一跑。
但离开原本习惯的城市外出旅行或出差,因为行程的冲突或突然的应酬打乱跑步和训练计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跑者又该如何在这期间保持好跑步与训练节奏呢?

在出发前一两天,可以考虑将训练计划中距离更长或者强度更高的那堂课完成掉,那么在接下来旅行或者出差中即使有几天无法好好训练,那么刚好利用这段时间来让身体进行休息和恢复。

当一个跑者每周需要进行两次大课训练的时候,如果能在行程前就已经完成一个,那么后面几天的日子里内心的紧迫感也会轻微很多。
以这样的身心状态去找时间完成剩余的训练内容,显然会有更好收益。
每次都会把各个科目的作业塞进包里,信誓旦旦以为自己肯定能够抓住假期的时间完成沉淀,再回到课堂的时候就是顶峰相见了,应该绝大部分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过这个经历吧?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怎么带回去的一个字没动又带回来了。

当跑者需要外出旅行或出差,也会有不少人在打包行李的时候对带那几件背心纠结,或者感觉慢跑和强度穿的鞋是不是也该区分一下,把慢跑鞋和竞速鞋都背上,虽然最后派上用场的机会很少,但带上最基础的跑步装备,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一般而言,带上一双配速驾驭范围更大的跑鞋就够了,慢跑、有氧和混氧都能应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比如你很确切的会在目的地进行一场间歇,那么速度训练的鞋当然记得别忘记,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是湿热的南方,多带一双换洗的鞋显然是明智的,如果是冬天去北方,那就得带一双鞋面厚实抗风的了。

如果行李位置足够自己喜欢的装备当然可以多多益善,但是当空间有限时,准备收纳方便的长短各一套跑步衣服,加上腰包、耳机、帽子(手套),最基础装备至少能保证你在想要跑步的时候不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换好衣服,穿上跑鞋,出门就能跑了,最重要的手表可要记得带上啊。
虽然不用制定太过详细的计划,但提前更多地了解要去的目的地,比如公共交通、健身场所、天气等,对想要在行程中跑步的跑者来说极有必要。
以住宿地为中心,在地图上检索好离的最近的公园或者体育场,当然更喜欢跑马路的可以用地图实况看看附近是否有路况好车少的马路。

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城市也就有了各自的跑步热门地点,比如上海的世纪公园、卢湾,武汉的东湖绿道,广州的二沙岛等,预定住宿或者搜寻跑步路线的时候也不妨多往这些地方多靠近一点,或许还能遇到熟悉的跑友呢。

一个人完成强度太难,那就找找小伙伴,不仅可以住的离热门跑步地点近点,也可以去这个城市最出名的强度场,和当地跑友以跑会友,比如周二/周四来上海的火车头与卢湾,周三到杭州上城体育场和深圳的宝体。

每去一个地方,就用拉爆和被拉爆来快速融入当地,也是很别致的体验。
提前心里对跑步的路线有了个数,也提前看一下目的地那几天的天气状况,那么在行程中找准合适的时间段去跑步或训练体验也就会更好。

这些东西并不难,手机查一查很快的。
外出期间,时间和精力势必会被挤占,影响高强度或者长距离的训练安排,记住不要死磕训练计划,计划是为了达到目标的而设定的一整套训练方法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每次训练都必须与计划丝毫不差。

根据实际情况,对训练的配速、里程和类型进行适当调整同样能够收获训练效果,时间有限可以一次配速跑或者混氧跑,如果行程感觉身体有些累又要进行间歇训练,那么把配速稍微调低一点会更好。

外出行程或许还会有很多疲劳、压力、时差等不利因素,也可能会遇到连续好几天的饭局和应酬,这种时候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比完成计划更重要,即使跑的话,也建议轻松恢复跑即可,在清晨慢跑到地标打个卡、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同样会是美妙的体验,就像发哥他们一样。

或者改变训练类型,通过游泳、瑜伽或者骑行等,保持体能和让身体不要太过慵懒,对跑者而言,不能跑步的时候抽时间做几组核心力量,回头你可能会发现这样的收益比单纯去增加一些没必要的跑步里程数字更大。
想在外出旅行或者出差不要收获太差的跑步体验,其实最先要做的,是要摆脱跑步对自己的绑架,有时间就跑,有体力就跑,觉得开心再去跑,而不是相反。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5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