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年,跑者们在赛道上留下了无数精彩的瞬间。而在去年的上马终点线,一对几乎完全复制粘贴的双胞胎携手冲线的画面,成就了马拉松赛场经典一幕。
他们是来自江苏的一对出生于 2000 年的双胞胎兄弟,哥哥叫甄超清,弟弟叫甄越清,他们的上马完赛时间分别为 2:27:08 和 2:27:07。因为哥哥肠胃炎发作,这一次的上马并没有发挥出他们的实力。而早在 2020 年的南京马拉松,他们就分别跑出了 2:17:47 和 2:18:35 的全马 PB 成绩。
直到去年上马过后,“最快双胞胎”的称号在跑圈流传,上马过后,跑野与正在念大二的这对双胞胎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能在 20 岁就跑出全马 217 的人,说没有天赋那肯定是假的。想要竞技体育中崭露头角,从来都需要天赋加成。
小学三四年级的一趟体育课,弟弟越清先被老师发现运动的天赋,“因为我俩是双胞胎,后面教练认为我们俩的运动天赋应该是一样的。”于是哥哥超清也被老师叫去跑步测试了一番,“发现我们两个人跑得都比别人快。”
就这样,兄弟俩一同进了学校的田径队,只不过那时两人仍以练趣味体育为主。初中时期,俩人回到老家江苏盐城市阜宁县上学,才正式加入学校田径队,成为了一名体育特长生,较为系统地开始训练中长跑,以 800 米和 1000 米为主。
三年的系统训练后,两人的 1500 米最好成绩接近国家二级水平,教练便建议兄弟俩人进体校。如果问这时候俩人对于跑步的态度和感情,和大多数体育特长生一样,升学是首要目标。或许也正因为有着清晰的目标,所以他们对于训练并没有抗拒或者痛苦,反而是一门心思地投入其中。
如果要问学习和训练哪个更艰苦,在他俩看来,都差不多,毕竟各有各的困难,只不过他们的心态一直保持得很平和。
初中毕业后,兄弟俩顺利进入市体校,两个月后便被送去了江苏省队,也曾和江苏中长跑运动员杨乐做过一段时间的师兄弟。后来俩人也参加过多次场地赛,超清和越清的万米最好成绩分别是 31 分 10 秒和 31 分 05 秒,在高手云集的全国,这个成绩不算太耀眼。
等到了 20 岁,到了跑马拉松的年龄,教练便推荐他们去尝试马拉松,“我们也觉得长距离有挑战性,也想试试。”
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两人踏进了马拉松的赛道。
这是一个全民马拉松时代,也是属于中国马拉松腾飞的时代。对跑者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口,只要你足够亮眼,就有机会被所有人看见。
2023 上马终点线,这对双胞胎兄弟就被闪光灯捕捉到。尽管他们 227 的成绩不算多么惊人。但是完全复制粘贴的长相和装扮,携手冲线的温馨场景仍被无数快门记录了下来。
超清和越清并不是首次携手冲线,也早在三年多以前就已被跑圈冠以了“最快双胞胎”的称号。2020 年南京马拉松,他们就已经分别跑出 2:17:47、2:18:35 的个人 PB 成绩,哥哥比弟弟快了 30 秒。
南京之前,他们曾在 2020 年 9 月多伦精英赛中参加了人生首场全马比赛。首战没有经验,而且又是在高原,前半程照着 70 分的配速跑,约二十五公里后,俩人纷纷跑崩,“马拉松还是要敬畏的。”这是首马带来的深刻教训,也让他们对全马有了清晰的认知。
紧接着上高原进行了 50 多天的集训,备战南马,成果不错。不过 PB 之后,他们似乎也没有很快出圈,毕竟那场比赛有太多的聚焦点。而在那之后,疫情影响之下赛事也变少了,两人很快便投入到了学业之中。面对升学、考试以及不成系统的训练,2021 至 2022 这两年间,俩人的参赛数量屈指可数。
2021 年一场徐州马拉松兼奥运选拔赛,但因为状态不佳,两人跑得很疲劳,成绩也平平无奇。但是在同年的 2021 年全运会,超清跑出了 2:20:46 的成绩。
2022 年底湖州太湖马拉松,超清和越清分别参加了全程和半程项目,目的是为了看一下那一年状态保持的怎么样,他们分别在这两个项目中跑出第二名的好成绩,“检验下来发现状态还不错。”
直到去年,路跑赛事全面回归以及大爆发的一年,大学生活也步入正轨。他俩也将重心拉回赛场,并且开始频频在比赛中站台。他们先是在几个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以赛代练,为 2023 年上海马拉松准备充分,并且提前两天就到了上海适应环境。上海马拉松赛前俩人就定下了比较清晰的成绩目标,想要刷新最好成绩。二人也约定好一路同行并肩作战。
通常情况下,超清和越清都会一起跑。所以每次只要是同一场比赛,他们的成绩都会差不多,除非一方状态实在不佳或突发意外。
上马赛场还是发生意外情况。哥哥肠胃炎发作,赛前发烧呕吐轮番上场。赛场上弟弟并没有为了成绩就丢下哥哥一个人先跑,而是整场比赛伴其左右。也就诞生了 2023 赛季的名场面——国内最快双胞胎同时冲过上马终点的画面。
只不过,外界的关注和头衔的加持并没有太多改变他们的日常,偶尔朋友之间的调侃反而成了一剂催化剂,“激励我俩更好地训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担得起‘最快双胞胎’的称号。”
兄弟俩仿佛并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一路走来的的经历也算不上跌宕起伏,更没有诸如兄弟不和之类的分歧,俩人的性格也几乎差不多,都有些腼腆。他们两人几乎都是一起行动,一起做比赛计划,一起商量训练课表,兄弟二人的训练计划都是自己商议进行。
平日在学校里,二人就是彼此的“教练”,不同于普通的训练伙伴,俩人之间丝毫不存在竞争,除了在训练场上的时候,互相提点速,相互带一带,“良性竞争。”他们从来都不将对方作为对手,而是彼此最亲密的训练伙伴,也是赛场上最值得信赖的一同作战的队友。
踏入马拉松赛道三年以来,他们跑了不少比赛,有成绩惊艳的站台时刻,也有发挥不好直接跑崩的瞬间。但无论快慢与否,都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训练节奏和计划,且作为学生,他们俩始终将学业放在第一位。
一切都没有变,他们对跑步的热爱没有变,对训练的热情没有变。或许是因为年轻,他们似乎没有想过跑马拉松可以改变生活,他们也不运营社交账号,从未想着曝光和走红。不关注比赛奖金多少,只是去跑,去追求更好的成绩。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南马已经跑出了 217 的成绩,他们也没有太多被跑圈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