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街头”,你会想到什么?街头烟雾腾腾的小吃又或者年轻人喜爱的潮流运动,事物一旦与“街头”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就会多了市井的气息,也多了一份新潮感,无论是来自眼耳鼻舌的五感,还是充斥进脑海的氛围感,都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田径总是被称为盛宴,当田径比赛走出体育场,来到街头,奇妙的组合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从 5 月到 6 月,2024 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在南京、杭州、西安三地连续上演。

遇上田径,奇妙的组合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连续几周的时间,多场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陆续上演。南京站的男女子撑竿跳,钟涛和李玲分获男女冠军。
杭州站的男子 100 米,隋高飞险胜夺冠,女子跳高比赛中刘肼毅创造赛会纪录并追平个人最好成绩 1.90 米。

还有西安站的男子跳远和跳高。王振实现卫冕,从 2.10 米、2.20 米到 2.24 米全部一次过杆,最终以 2.27 米的成绩成功夺得男子跳高的第一名,刷新自己赛季的最佳成绩,距离 2.33 米的巴黎奥运会达标成绩仅有 0.06 米的差距。

街头新锐李程亮以 8.17 米在西安站夺得男子跳远冠军,创造本赛季室外全国最好成绩。
在这个特别的赛场之上,田径比赛仍然是田径比赛,但观众与运动员似乎又都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没有围栏的田径也真正意义上得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讨论起田径比赛,100 米的对决总是不容被忽视,这项转瞬即逝的比赛却是最能调动肾上腺素的田径运动。当你亲临 5 月 18 日晚上的武林广场,有机会用另一种视角打开速度与激情的百米飞人对决,不同于过往在体育场内的远远观望,街头赛的距离让观众与运动员变得触手可及。

更近的距离,扑面而来的速度感也陡然而生。如同戴上 VR 眼镜般的视觉体验,在赛道两旁就能感受到百米飞人从眼前呼啸而过,运动员以接近每小时 36 公里的时速让你的眼球都无法全程捕捉,这一刻,田径运动的力量与美感是那么得直接。

从竞技的层面来看,街头巡回赛同样是高水平的竞技场。杭州站女子跳高比赛,全国最顶尖的七位运动员登场,2018 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胡麟鹏、2021 全运会冠军陆佳雯、2017 布巴内斯瓦尔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刘肼毅、2021 全国田径冠军赛冠军邵雨琪等悉数出战,可谓是全明星阵容。

高水平的对决让运动员的发挥出更大的潜力,近段时间一直受到伤病困扰的胡麟鹏跳出了今年的最好成绩 1.84 米。刘肼毅更是以 1.90 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的赛会纪录,最后她还进行了 1.93 米的挑战,这也是目前国内现役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最高难度挑战。
高水平的竞技不仅让田径爱好者也让许多的路人对田径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人们为尝试最后一跳的女子跳高运动员献上掌声与鼓励,在雨点洒落中屏息凝神等待着运动员冲刺的瞬间,从围观到参与,田径不再是一项陌生的项目,从观看到兴趣,再到参与其中,小小的一步是田径发展的一大步。

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的开始是为了响应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提倡的“让田径走向街头”。
从 2015 年开始,中国田径巡回赛已经走过了 10 个年头,来到许多城市的街头,将田径这项运动带到了更多人的身边。对于观众而言,新颖的比赛形式和更近距离地观摩,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对于运动员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无论是谢震业还是胡麟鹏,他们都表示街头巡回赛的氛围是无与伦比的,可以更为直接地感受到观众的热情。赛道置于街道之上,观众的目光近距离地聚焦到运动员的一举一动,灯光与音乐增添了比赛的氛围感,减少些许的紧张反而让运动员更容易找到兴奋的感觉。特别是对于像 100 米这样极为考验神经冲动的田径项目,观众的热情和现场的互动无疑是很重要的助力。

虽然街头巡回赛的规模不大,但依然创造过诸多的佳绩。谢震业就曾经在北京站的 100 米比赛里跑出 10.04 秒成功达标东京奥运会。
更早些年的 2017 赛季,年轻小将石雨豪在北京站的跳远比赛里以 8.31 米的佳绩创造亚洲青年纪录。
去年 5 月的南京站,王振在男子跳高的比赛中以 2.32 米成功达标布达佩斯世锦赛。之后的杭州站,姚捷跳出 5.82 米,平了撑竿跳的国家纪录,达标布达佩斯世锦赛。

在街头巡回赛闪耀登场的还有许多的新锐,虽然备受期待的谢震业最终未能登场,但 00 后小将们仍然值得期待。出生于 2001 年的隋高飞领衔参赛阵容,他在今年跑出 10.15 秒,刷新中国男子百米历史十强纪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们在杭州的街头巡回赛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对决,最终隋高飞以 0.01 秒的优势绝杀田峻豪夺冠。

以解说的身份来到比赛现场的谢震业在谈论到田径比赛时,他觉得田径比赛应该有更多的打开方式,需要被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更多地发掘其中的价值,包括兴趣培养的价值,也有商业价值。街头巡回赛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既给予了运动员展示自我的舞台,也让田径运动收获了更多的关注。


其实,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不仅只有晚间的正赛,比赛开始之前,现场的 adidas 田径街头体验空间已经是人潮汹涌。对大部分人而言,现场的这些设备是新奇的,无动力跑步机、撑竿跳的模拟,又或者是短跑运动员使用的抗阻训练,每一个都让人们充满着好奇,在体验互动之中,adidas 也让大家对田径又多了几分了解。

除了体验之外,adidas 的众多产品与历史同样吸引眼球,为巴黎奥运会准备的“炽焰”系列,为 41 个运动项目准备的 49 双运动鞋,有田径爱好者万分期待的大蝉翼 ADIZERO PRIME SP 3 STRUNG,也有跑者熟悉的 ADIZERO ADIOS PRO 3,每一款产品的背后都充满着故事与传奇,也是 100 年 来 adidas 一直努力为运动员提供最好装备的一种坚持。

下一个 100 年,adidas 又会带来哪些传奇和运动的魅力呢?
田径运动迸发着力量与美感,但田径的魅力又不止于此。激烈的竞争与较量会让比赛变得更有看点,但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又何尝不是另一张魅力的展现。
街头巡回赛南京站的男子撑竿跳的比赛里,当横杆来到 5.73 米的高度时,黄博凯和姚捷在三次尝试未果之后,仅剩钟涛的最后一跳。起跳前,黄博凯一直在为钟涛看着风速和风向信息,此时没有对手,唯有体育精神与魅力。
在杭州的赛场也同样如此,当刘肼毅尝试挑战 1.93 米的高度时,她的队友胡麟鹏从场边站了起来,带领现场观众们为她助威与呐喊。这一刻所有人的目标是如此地统一。

比赛总是会有胜负之分,但对于所有人来说,走上赛场的那一刻,他们都是有所收获的。胡麟鹏完成了赛前的目标,顺利完赛,找到了久违的比赛感觉,年轻的邢晶晶以超高的成功率完成过杆,并最终刷新 PB,想要重回巅峰的陆佳雯再度跃过 1.87 米,比赛是竞争也是享受,当压力转化为动力,没有什么比这种感觉更有魅力了。

即使是未登上赛道的谢震业,他同样享受着这场比赛,回到家乡,热情似火的观众,以另一种身份融入比赛,也是属于他的一种自洽。
田径能带给我们的远比胜负要更多,就像胡麟鹏在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她感谢跳高这项运动,因为这项运动让她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有了想要追寻的目标,当我们拥抱田径运动,我们也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
You Got This,让我们寻回运动最纯粹的魅力。adidas 想要帮助运动员打开通往奥运会的大门,也希望能助力更多运动员去找到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站上起点的那一刻,我们都能放下压力,享受运动真正的快乐,这就是最好的自己。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