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2021 年的 月 日,跑完东京奥运会札幌赛道的杨绍辉跟我们远隔重洋,进行了一次漫长而诚恳的复盘。那一次,他从报名表上的倒数第三位跑到第 19 位,2:14:58,也创下中国马拉松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最好名次。

 

2024 年 8 月 10 日,跑完巴黎奥运会的杨绍辉继续着与我们的对谈。这一次,他从领跑到最终以 2:14:48 完赛,位列第 55 位。

 

用他的话说,跑崩了。没实现奥运前八的梦,也没复制自己的札幌神奇,但 32 岁的他说,不后悔

 

当结果已注定,事实已无法改变的时候,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引发争吵,也不是刻意为谁开脱。如果能从这件代价不小的事,总结出一些经验,吸取一些教训,才是该有的收获。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纷纷攘攘的世界里,谁都是言说者。说话很容易,但思考更值得。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三年前的札幌,杨绍辉站在董国建身后。三年后,杨绍辉成为了鸣枪后,拼杀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最前面的中国人。其实,在三年前,杨绍辉一度也是在第一梯队了奔跑着,只是大家的记忆力,其实没那么强。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杨绍辉在比赛的前半程在领跑

三年前,杨绍辉说自己没带任何的想法和目标。这和吴向东今年登上奥运舞台的感觉完全相同。

 

三年后,杨绍辉带着非常强烈且坚定的想法——冲进奥运前八。这是三年前札幌跑完后给自己定下的目标,这是福冈打破国家纪录后,内心升腾起来的愿望;这也是三个多月玉溪训练让自己在苦日子里练下去的最大动力。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第一次奥运会的话,自己心里面没任何目标,也没任何想法。最近几年也在进步,所以对巴黎奥运还是多了一些想法。”杨绍辉说。这些想法就是杨绍辉一直提到的——在巴黎跑进 210,跑进奥运前八。他从没如此坚定,也从没如此不甘。

 

可能怪就怪在“有想法”。运动员一旦有了想法,头脑就不那么简单了。体操男团为何最后会让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金牌丢了?因为最后上场的队员有了想法——他知道,只要自己站稳,金牌就是他们的了。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有了想法,是好事。说明有坚定的目标,有想拼的决心。这是一个运动员进取心的体现。但往往,有了想法也会出问题

 

奥运的赛场非比寻常。它不是国内一场白金标赛事,也不是一年六次的大满贯,它是四年一次的最顶级盛会。而且赛道之难,考验之大,谁都清楚。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杨绍辉说,自己太想为中国马拉松在奥运会上争口气,做出一点突破。因为 32 岁的他,不知道自己还会有否再次站上奥运会的机会。而且即使站上去,以 36 岁的年龄想再去突破,或名次,难度又不一样了

 

看得出他的孤注一掷。哪怕以失败为代价,他都在所不惜。

 

如果杨绍辉没想进前八、也没想 210,只想好不容易又一次奥运会,尽全力就好,如果杨绍辉是跟着一群人的后面,哪怕跟吴向东打个配合,把前半程都并肩跑下来,再寻找机会。因为奥运会成绩排第二位,名次为先。想拿名次,前半程快并一定不是王道,尤其是还有那么多虐心的坡。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练马拉松的没有一个不苦的。漫长 42.195 公里的忍耐和坚持,让这项极限运动残忍又折磨人。从精神层面来说,确实,每个跑完到终点的人都是英雄,也都值得敬佩。

 

但竞技赛场上,不以精神和感动论成败。尤其是四年一届在举国体制内最被看重的奥运会。诚然,重在参与,为国争光,是奥运会歌颂的基调。但没有人想在奥运会上留下不知是否还有机会弥补的遗憾。

 

赛前,张指导跟杨绍辉在谈起这场决战时,告诉弟子:放心去跑吧。因为不管是隧道难度也好,天气难度也好,每方面大家面临的挑战都一样。教练看得出来,这段时间杨绍辉的确练得非常好。所以,他也没刻意要求弟子怎么跑之类的。毕竟教练也练了这么多年,有过奥运会的经历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从第一集团掉下来后,其实到 25 公里左右,杨绍辉还稳在 20 名,相对靠前的位置。他在 15 公里- 25 公里- 35 公里放了三支能量胶。第一支拿到,第二支他记得是放到水瓶上面的,但去拿的时候之后没拿到。

 

杨绍辉也说,这个意外,如果没有出现,这个能量胶如果拿到手,可能 35 公里的跑崩不会那么严重。因为到 35 公里再去补的时候,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后面的很多人超过了自己,身体非常难受的杨绍辉名次在不停地往下掉。那时他也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如果说放弃可就真放弃了,但还是哪怕 4 多的配速也要把它坚持下来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巴黎的坡虐,虐到通天也好,离谱也罢。但这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挑战。虽然我们在玉溪有爬升训练,但回头复盘就发现,可能强度还是不够。如果我们在玉溪的训练,爬升方面能再狠一些,再苦一些,再虐一些,心理准备再足一些,也许不会有崩的那么严重的结果。也许,在全程赛段体力分配再合适一些,也不会有从天滑落的落差。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所以,跑崩不全是杨绍辉要面对的结果,应该有更多人值得总结和思考。毕竟,奥运会从来不是只有运动员在为巴黎而战

 

当一开始有惊喜的时候,往往最后的失落带来的冲击更大。也想试问一下跑者,当你们想要破三,打开 230 的时候,是不是有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

 

又或者你在看比赛直播的时候,是想着看到运动员有拼搏的精神,还是就一直跟在后面,完成比赛就好

 

赛后在批评杨绍辉的那批人,可能也是三年之前,在夸他的那批人。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 大福爱你?#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4 年 8 月 16 日


文字:陡坡 编辑:小恐龙
图片:跑野大爆炸 / 视觉:四年练习生
 
人物|杨绍辉的两次奥运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