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你要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全马跑进 4 小时,如果这个目标对你来说过于高,那么说明当下并不适合你。
那如何评估自己能否够得着 4 小时目标?如果你没有全马的经历,只跑过半马,可以通过半马的完赛时间来推算。通常来说,将半程完赛时间乘以 2 ,然后再加 10 到 20 分钟,大概就是你的全马完赛时间。

举个例子,你之前半马完赛时间为 2 小时,那么首次全马完赛时间预计在 4 小时 10 分到 20 分之间。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全马跑进 4 小时有很大的可能性。
如果你没跑过半马,那么根据“轻松”配速和心率来评估。如果全马破 4 配速(5 分 41 秒/公里)跑起来有些吃力,那要调整目标了。
如果你跑过全马,但只差一点破 4 ,那么就要分析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是速度不够,还是跑量不够,还是长距离跑得不够,抑或是力量不够?





很多新手觉得周末跑了长距离,平时不跑也没什么大问题。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你的耐力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每周的跑量累计,而不是单次跑步距离。
在马拉松训练周期内,真正起作用的是整个周期内训练量的总和。也就是说持续的慢跑训练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在赛场上兑现。

马拉松是一项能量管理的运动,因为身体储存的能量不足以支撑全程。所以在比赛中及时补充能量对于跑出理想成绩很关键。在日常训练中要多练习补给策略,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能量补给。
比如每次进行长距离训练,25 公里以上的距离,每 5 公里或者 30 分钟补充一次能量胶。这样就能达到每小时 30-60 克碳水化合物的推荐摄入量,而不会对胃造成负担。
有人喜欢的带咖啡因的能量胶,有人不喜欢,在日常训练中多尝试几个牌子的能量胶,看看哪一款适合自己。在补充能量胶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水分。
良好的补给安排,能让你顺利击碎“撞墙”期,从而以良好的姿态抵达终点。

恢复是提升运动表现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在大强度训练周期内,要给自己的身体一定的恢复时间,用来修复长跑训练造成的微小撕裂或组织微创伤。当身体恢复更好,才能变得更强壮、更有效率,还能避免受伤。
每次跑步最好进行拉伸,滚泡沫轴放松,按摩,甚至冷水浴。当然,恢复的方式有很多种,也有很多高科技的恢复手段。

很多职业跑者在备战目标全马赛事时,会在前 2-3 周跑一场半马比赛,来检验训练成果以及适应比赛节奏。通常是以全马目标配速来跑这场半马,如果感觉相对轻松,那么就能建立很大的信心。
如果没有比赛,那么可以自己进行半马测试,在熟悉的场地以全马目标配速跑一次半马,通过观察心率等数据,来看看自己用了几成体力。



尽量选择容易出成绩的赛事。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柏林马拉松、东京马拉松、瓦伦西亚马拉松等都是非常容易跑出成绩的赛道,而且天气适合。

国内来看,北京马拉松、天津马拉松、无锡马拉松、重庆马拉松、福州马拉松等也都是容易出成绩的赛事。这些都是热门赛事,能不能中签才是最关键的。
除了赛道条件之外,天气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大。马拉松比赛出成绩的温度在 8-15 摄氏度之间,同时湿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晒。今年无锡马拉松天气偏热,破三人数比去年就少了不少。



你可能觉得精神鼓励有点虚,其实同样重要。马拉松是一项很艰难的挑战,有足够信心很关键。

当遇到困难时,人们很容易放弃,所以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痛苦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相信自己能行。选择跑马拉松的人都是自驱力很强的人,但有时候也需要鞭策自己。
“我已经训练了这么久。我有信心完成 4 小时目标。不管比赛有多难,我已经准备好。”
比赛前一天晚上,躺在酒店房间里,双腿靠在墙上,专注于深呼吸,想象比赛的场景,想象着自己征服赛道上的艰难路段,想象冲过终点的瞬间….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