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大双金赛事,北马和上马可以说是 下半年最值得 跑友们期待的。
北马 or上海,that’s a question.
7月29日,上海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虽然北马组委会还未正式敲定开跑日期,但国际田联已更新了赛事日历,显示北马举办日期为11月3日,而且北京马拉松博览会时间是10月31日-11月2日,再加上北马现已开设了8月24日至11月2日的Adidas训练营,因此,按照往年情况:
01
北京上海撞“马”,开跑仅隔两周
北京马拉松作为”国马“,天安门到国家体育场的经典赛道是跑友们的执念,而上海马拉松的”魔都情节“也吸引着人们跪求中签。
这两场比赛的关注度很高,往年有的精英跑者是会两场赛事都参加的。根据近几年的举办时间来看,这两场比赛一般会相隔2个月。
选择题来了,如果北马真的是11月3日起跑,那今年北马和上马的时间间隔就只有两周 。一般来说,在两周内跑两场全马,身体是很难恢复的,所以 对于以往两场比赛都参加的精英选手来说,如果想要拿成绩,考虑到身体状况,这两场比赛如何抉择是一个问题。当然,对于普通跑者来说,你先要有好运,能两场都抽中。 与此同时,今年的北马、上马起跑当天都与多场比赛撞车,可能会导致精英选手的分流;而对于大众选手,会不会有提高中签率的可能。
北马11月3日,同天举办的国内赛事还有杭州马拉松、济南马拉松等。
上马11月17日,将撞车广东新兴半程马拉松、义乌国际半程马拉松、南昌马拉松等,苏州太湖马拉松等
一场马拉松有42.195公里,这样长距离的奔跑不只是对参赛选手体力和耐力 的考验,赛道设置、天气状况等外界因素都会对成绩产生影响。
从天气状况来看,北马一般在9月份举办,气候相对会比较热;而上马在11月份,天气较为凉爽,是跑马拉松比较适合的季节。而就赛道设置而言,北马总体较为平缓,而上马有多处折返,加上去年改赛道后的“三桥”对选手来说也是很“虐”的体验。总体来说,北马上马各有难点。
运动生理专家研究发现,当气温在5℃~12℃,湿度在30%~60%之间,气压在1015 hPa~1023hPa,风速在2米/秒~5米/秒时,最有利于精英运动员发挥水平,创造好成绩。当然,气温较低,对于超过4个半小时完赛的选手来说,就会比较辛苦。
北京马拉松始于1981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38届,几乎每年的比赛都在9月、10月举办。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马拉松长期在10月中下旬举行。2014年由于受大气状况影响雾霾严重,引起争议,被称为“霾拉松”,之后的四年比赛就改到9月中下旬举行。 2014年北马在PM2.5超过400的蓝色雾霾警报中起跑
如果今年的北马确实延期,按照往年北京1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10℃,相比于9月 天气没那么热,对于跑马拉松其实是比较舒适的状态,确实有利于参赛选手跑出好成绩,但雾霾可能会是参赛的一大障碍,或许会影响到比赛成绩,又或者是影响参赛人数。 去年北马期间(2018年9月16日07-14时)北京城区天气为晴到多云,偏北风2、3级,气温17~26℃,能见度大于10公里。埃塞俄比亚男子选手GONFA2:12:12第一个冲线,国内男子组冠军成绩为李子成2:15:53。 2017年北马起跑当天天气晴朗,最高气温达 29.4℃,可谓“晴朗暴晒气温高“ ,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手的发挥。来自摩洛哥的博纳瑟2:11:18夺冠,李子成2:17:36夺得当年国内男子组冠军 。 而近几年的上马除了2016年是在10月30日外,一般是在11月份举办。上海1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2-18℃ ,凉爽的天气更有利于跑出好成绩。 2018年上马起跑当天,阴有阵雨,气温在12-14℃ ,天气较为凉爽。第一个冲线埃塞俄比亚选手成绩为2:09:18,管油胜2:18:26夺得国内男子组冠军 。 2017年上马,天气以阴到多云为主,气温在12-18 ℃ ,天气条件相对温和,总体适合跑步,破三人数也首次突破400人大关。南非选手2:8:35夺冠,杨定宏以2:19:15夺得国内冠军。 北马作为国内最悠久的赛事,被跑友们成为“朝圣之跑”,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刚出发就是在长安主路上奔跑,赛道整体平坦宽阔,爬升弯道较少, 在最后5公里虽然有10处直角弯,但转弯难度并不大。总体来说北马的赛道相比上马的多次折返没有那么”虐“。
去年我们就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过上马的赛道: 。今年的上马仍然延续了从外滩金牛广场到上海体育场的经典路线,从金牛广场刚一出发,就途径金陵东路和南京西路,该路段较窄,并且多为瓷面地砖,加上刚出起点人流还未分流,一般会比较拥挤,难以拉开距离。而且上马一大特征就是“绕”,对于选手来说也有一定难度。 后半程35公里处的爬升一直是跑者的痛点,而去年的线路优化将往年龙腾大桥往返两次的爬升改为3桥6次往返,难度不减反增。29公里后的路线爬升大致是这样: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这两场赛事,我们对2018年同时参加了北马和上马两场比赛并成功破3的几位选手进行了采访,以下是他们两场比赛的成绩。
1.今年北马上马只差两周,时间间隔较短,你准备两场都跑吗? 还是只跑一场?
王捷: 今年会北马和上马两场都跑吧,北马前也会跑个西安马拉松做一次长距离训练,不会特别快,把时间跑够就行。
管油胜: 我会两场都参加,中间有一周休息时间,我相信我能恢复过来。但我还是会尽量去争取一场,跑出一个好的成绩。
2.去年的北马和上马相差两个月,当时跑完北马大概多久恢复的?
碾者阿提: 去年跑完北马花了近一个月来养伤,然后从十月中旬开始周周比赛,到了上马状况刚好恢复得很好。
王捷: 去年跑完北马虽然在比赛后中感觉没有特别顶,但跑完后还是觉得比较疲劳的,基本慢跑恢复了两周才缓过来,但马上就又遇到了髂胫束伤病,基本受困到上马前才恢复,影响了训练,去年上马跑的很难受,和不规律的训练关系比较大。
管油胜: 去年北马我是受伤的状态,跑了242,基本上算是没跑,我的伤大概是10月中旬慢慢恢复的,后面连续参加了几场全马,找回了一点参赛的状态,但明显感觉速度能力没那么强。
3.总体来说北马、上马两场比赛哪一场比较好跑?赛道体验怎么样?
碾者阿提: 往年北马在九月,天气都比较热,后半程挺晒。而上马是十一月中旬,气温舒适。就赛道难度来说,北马难度大过上马,北马前半程还是很平坦,但是后半程折返多,起伏也大,还是挺有挑战;而上马整体讲更好跑,赛道平坦,折返少,难点主要是30km左右来回跑的那三座桥,翻过桥,一路平坦奔终点。
杨定宏: 上马无论是赛事口碑还是赛道设置都很好,分区分流也很清晰,服务也很到位,总体来说体验感很好;北马的话分区分流做的不太好,有的还没有走到起点就开跑了,在进场时候耽误的时间太长,去年我就差点没有赶上起跑。
游培泉: 北马改道后程不经过奥森后,就好跑了。往年上马更寒冷一些对成绩有利,但北马气候干燥跑起来更舒适,两场比赛氛围都非常好适合跑成绩。
王捷: 北马比上马更容易出成绩,赛道宽平直,只是在最后一段转弯比较多;而上马去年改完赛道不跑龙腾大桥后难度反而是提升了,而且上马赛道分区明显也不及北马合理。总的体验其实不相上下,北马和上马30-40km相对都比较荒凉,跑的比较无聊,但上马好歹也是个折返能听到隔壁给你的加油声,北马就只能自己坚持了。
管油胜: 我觉得上马相对来说更好跑一点,赛道平整、气氛更好,天气情况也会好一些。北京九月还是有点偏热,今年11月应该会偏冷,如果还有雾霾那难度就更大了。
李芷萱: 去年9月份北马后半程还是比较热的,上马在11月就比较凉快,那天起跑时下的小雨,跑完下来没一会雨就变大了。去年北马是第一次参加,对赛道来说也不熟悉,上马第二次参加吧,虽然有改了些路线,但是对我来说还挺熟悉的。赛道难度其实都还好,没有说特别难特别虐人。坡是有点,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碾者阿提: 北马和上马确实是中国马拉松最具有代表性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从赛事特色,赛事服务,受跑者欢迎度都是最佳的。如果非要选一个更好的,我会选择上马,上马氛围更好,也更加容易出成绩。
杨定宏: 我比较倾向于上马。
游培泉: 从赛事服务看,上马略强,北马起点处天安门附近略拥挤。
王捷: 北马和上马都对我有相同的吸引力,北马是我的首马,之后我每年都会去参赛;而上马是我们上海跑者的全民party,能在家门口跑步的感觉很好,终点就在离我家不到500m,我爸妈每年都会去终点给我加油!
管油胜: 上马我只跑了一次,但体验还是很不错。也许是拿了冠军的原因吧,北马我两次被分到后面,一次受伤,都没有太好的体验,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
5.其中碾者阿提和管油胜的两场比赛成绩差距较大,对于影响因素他们这么说。
碾者阿提: 主要是上马前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一个更好的状态。加上赛道更好跑,氛围更好,成绩也就相对更好一些了。
管油胜: 分区问题占较大比例,其实17年北京我状态非常好,但因为分区问题导致成绩不太理想。上马当天天气不错,虽然有雨,但还是很凉爽。而且一直在追赶前面的选手,出成绩也是自然,但上马我并没有预料到能跑218,我计划是220左右,因为伤刚恢复,还是有所顾虑。但也许就是这样,心态放松了,跑得就更轻松。
北马和上马可以说是中国马拉松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场赛事,不管是比赛设置还是赛事服务都是国内的顶尖水平,相信两者都让人无法割舍。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两场都中签,你选择跑哪场? 或两场都跑?多少人能两场都中呢?
如果北马没跑好,会继续跑上马吗? 是否会把北马当作上马的热身赛?
如果两场都没中签,你的备选方案是什么?
欢迎在留言区谈谈你的想法。
跑野大爆炸-福利
点击右下角 “在看” ,截图发送后台并在评论区谈谈”北马上马你怎么选“!
我们将在留言中随机抽取3名幸运粉丝 , 赠送坚驰大礼包一份 !
互动截止日期:2019年8月10日12时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2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