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跑步竟然是一种社交货币?



世界的发展快得让人猝不及防,那些明明都认识的字,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却变得摸不着头脑。比如办公室谈论起的“社交货币”,而这种听上去让人一头雾水的“新型货币”竟然和跑步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听说过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但社交货币倒的确是头一遭听说,何为社交货币?根据 DeepSeek 的信息收集显示,社交货币(Social Currency)是指在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环境中,人们所拥有的能够影响他人、提升个人形象和增加社交互动的资源和价值。社交货币不仅仅包括经济价值,还涵盖了社会影响力、声誉、信任、品牌认知等因素

虽然无法了解到这一概念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有说是罗希特·巴尔加瓦(Rohit Bhargava),也有说是布莱恩·柯林斯(Brian Collins),但他们都有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营销专家。

进入 21 世纪后,互联网大规模普及,人们的社交从过去的村口的大树下,到现在人类十指的方寸之上,当范围从小小的村落扩张至地球的任意角落,世界看似那么远,有时候感觉却是那么近在咫尺,社交所产生的价值被逐渐放大,也意味着价值提升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你在社交网络上得到的一键三连,点赞、或者转发和讨论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社交货币。如果货币将人类从以物易物带到了商业的蓬勃发展,那么社交货币能购买到的就是社会归属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所以,社交货币可以被看做是人们在社交领域所产生或者积累的价值总和,每个人的社交影响各有不同,在圈层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和共识。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联想到跑步这件事上,跑步本身是一种运动,但跑步背后所蕴藏的社交属性却很容易让它脱颖而出,人们将它与社交货币联系在一起似乎是水到渠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货币有属于它的流通性和局限性,它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或者运行,但离开这个圈子,就不那么好使,就如同各国的货币,离开了本地的使用环境,几乎就被完全限制。

跑步作为一种社交货币也是同理,无聊多么热门的话题和运动员,一旦脱离这个圈子,必然是会熄火,即使是贵为马拉松之神的基普乔格,也只会让旁人产生“这非洲哥们真瘦”的感叹。


不过,跑步成为社交货币有着一个天然的优势,简单上手易操作,而且作为一项极易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活动,它也非常容易激起人们的分享欲。有跑者吐槽,没开跑等于白跑,但对于很多跑者来说,没有分享何尝不是一种白跑呢?

另一方面,虽然总是将跑步看做超级孤独者的运动,但如果你去过周中的卢湾体育场,如果你在北马、上马开跑时领略过天安门和外滩的人潮汹涌,也许就会对之前的描述产生些许的疑惑,这项要参赛者独自奔跑 42.195 公里的比赛却是众多运动项目里参赛人数之最。人一多自然更容易传播与分享,而完赛奖牌更是便于传播的利器。


这还仅仅是一场比赛,若是平日里的跑步或训练,从一身未市售的背心、短裤,到最新配色的顶碳竞速跑鞋,状态不佳时的一句鸡汤,状态爆棚时的数据与训练心得,即使只是大汗淋漓的一张收工照,无不是产生社交货币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跑步毫无疑问是可以成为社交货币的,只是价值的高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有时候我们会疑惑,都是分享跑步,为什么带来的价值差异却如此之大?到底什么样的跑者才是更有价值的社交货币?

想要探究这些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关于社交货币的六个维度,认同感交流讨论

实用价值用户粘性信息知识身份识别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竞技体育总是有金字塔尖的存在,水平最高的是最具社交价值的吗?恐怕未必。以今年较为惨淡的 NBA 总决赛为例,印第安纳步行者和俄赫拉荷马雷霆贵为东西部冠军,可是论起社交货币的价值,他们距离詹姆斯、库里等球星都要逊色不少。

这样的问题在马拉松领域同样也会存在,即使是巅峰时的基普乔格,要论起社交货币的价值,未必能完胜大迫杰,所以竞技实力并不能被单独地作为参考标准,但对很多跑者需要成绩来备书的跑者,成绩又是不可或缺的。


人们对于某一位跑者或者某一个群体有一定的认同感,往往首先来自于“快”的吸引力,然后才是那个人/群体的故事和目标。认同感同时代表着人们的信任,所以当无论如何请大家保持好人设,一旦坍塌,那就是社交货币崩盘的开始。

此外,作为分享者创造的内容是否有足够的信息认知影响着社交货币的价值高低。同样的一块完赛奖牌,你只有一句“奖牌好美”,而别人可以翻出往届的十块奖牌,讲制作工艺,聊比赛历史,细说历届冠军,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后者的信息作为社交货币显然更具传播价值。


有传播价值是一方面,实用价值又是另一方面,与跑者们息息相关的信息和内容往往更受欢迎,如果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述,那就是相比于今年上马请了多少 206 以内的精英选手,人们更关心是什么时候能报名,自己是不是能中签。

至于交流互动和用户的粘性,这往往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力,内容是否有趣和记忆点,能否让人们乐于去传播,再进行共创,甚至是造梗的能力。



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跑步网红的培养模式吗?网红的确是社交货币的产物之一,而粉丝的拥护也是社交货币的重要体现,但社交货币所代表不局限于此,毕竟每时每刻,只要你在分享,你的社交货币就在流通,无非是你对它的期待值到底有多高。


本质上货币和社交货币都是资源,很难简单地用好与坏来权衡,但就像热门电视剧《潜伏》里说的,“两根金条放在这,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若以生存主义来思考跑步作为社交货币的传递,社交货币似乎是没有正面或者负面的区别,只有数据的增长和降低,粉丝的簇拥和离去。

可是作为社交货币的信息与观点本身是具有煽动性和方向性的,在充满对立和断章取义的互联网世界,谨慎、客观地对待这些信息,也许才是让你的社交货币能够保值的关键所在

图片

# 你在跑步以后分享过哪些社交货币呢? #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跑野帽子一顶!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5 年 6 月 15 日






文字 大卫/ 编辑大卫
图片跑野大爆炸 
视觉年半练习生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