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看上去很美
四大品牌的2019年财报数据非常好看。其中安踏的年报最为亮眼,其在2019年实现了近340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这也是安踏集团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份年报。李宁、特步和361度2019年全年营收分别为138.7亿元、81.83亿元和56.32亿元,三者也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营收利润的增长。
安踏
另外,从品类分类数据来看,服装在安踏2019年收入占比为63.1%,鞋类仅占比33.6%,和2018年相比,服装类收入在提升,而鞋类收入却呈现下滑趋势。所以,尽管安踏在营收和市值都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坐上了老大哥的位置,然而和阿迪达斯、耐克等专业运动品牌相比,安踏看起来更像是一家服装公司,而非运动功能性公司。
李宁
进入2020年,李宁就迎来了而立之年。2019年,李宁在篮球、跑步、训练、羽毛球以及时尚等领域齐齐发力,“李宁䨻”竞速跑鞋、“驭帅XIII”篮球鞋获得了不少粉丝也吸引了不少专业选手的目光。整体数据中,李宁2019年鞋类产品的销售占比为43.7%,服装为51.2%,
2019年上半年,李宁直营店在业务呈现收缩状态曾出现闭店潮,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19年年底,李宁直营店由2018年的1506家缩减至1292家,减少14.2%。经销商模式和电商模式给李宁营收和毛利都带来了较快的收入增速,但是直营的优势在于能够保证服务和品质,同时能够更快获取消费者反馈,增加用户粘性,这一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影响还需要未来再观察。
特步
特步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服装的强劲销售,2019年,特步鞋履类营收46.53亿元,占总营收的56.8%,服饰类营收33.44亿元,占总营收的40.9%。鞋类在过去五年一直都占据特步总营收的60%以上,2019年出现下滑。而与服装和鞋类相比,特步童装业务总营收却微乎其微。
特步在2019年动作繁多,签约一大批精英选手的“国人竞速”计划,运营在帕拉丁、盖世威、索康尼及迈乐四个新品牌在国内的各项业务。圣康尼和迈乐以专业运动为主,盖世威与帕拉丁则定位时尚运动。
361度
与特步表现恰恰相反的是,361度在童装业务快速崛起,童装为361集团营业额贡献高达17.7%,或将成为361未来的驱动力。鞋类和服装一直以来都是361度的核心业务,而这两项业务分别在2019年下降了8.1%和22.7%。另外361度披露的海外市场数据显示,361°国际是增长最快的分部,增长率为41.4%,对公司贡献收益约2.3%。

即便今年361度营收有了明显增速,依旧落后于其他品牌。2019年361度存货周转天数连续第四年增长,创下120天的历史新高,库存压力有点大。2018年下半年,361度开始品牌重塑计划,理想状态下2020年增速恢复,2021年检验成果,但是肺炎疫情让体育用品市场受到不小冲击,361度品牌重塑效果可能得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了。
喜忧参半的国产专业跑鞋
从财报中不难发现,品牌营销和兼并购成了各品牌2019年都在“忙乎”的事。而在跑鞋领域,研发投入才能看出一家公司是否真正想要做专业的运动品牌。
四家上市企业中,安踏在2019年的研发成本仅占比2.3%,五年内最高研发数据也没有突破3%,是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比例最低的一家。李宁2019年研发产品开支较去年上涨0.4个百分点,为2.6%,特步研发总投入较2018年上涨了0.29亿元,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为2.4%;361度2019年研发投入有所削减,总营收的比重从4.1%降至3.8%,为四家公司中投入比例最高的一家。
2019年让人印象深刻,并且有所突破的跑鞋,现在回想起来只剩下李宁䨻飞电竞速跑鞋和特步160X。二者均属于专业竞速跑鞋,面向的都是精英选手,且在定价上也摆脱了传统国产跑鞋的低价。

李宁䨻飞电竞速跑鞋搭载的是李宁䨻科技中底材料,由Pebax材料加上超临界发泡技术搭配再加上全掌异构碳板结构组成,并且在碳板的弹性和硬度上做了调整。李宁䨻科技中底材料属于顶级竞速使用的中底材料,专为精英选手设计。
这双跑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一个是外观设计上与NikeZoomX Vaporfly NEXT%雷同,其次是其2099的定价,也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不过比起NEXT%更加成熟的市场,李宁䨻飞电竞速跑鞋更像是一次对于市场和对手的试探。
董国建两进210,彭建华Sub210成功达标奥运资格线,穿的都是一双带有中国红的特步160X,配合“国人竞速”一波顺势营销,2019年下半年,特步无论是在品牌推广还是专业跑鞋市场,都赚足了风头。相比李宁,特步的营销更胜一筹。
二者定价确实在价钱上做到了“国际大牌”,但是国产品牌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并没有向行业领先者看齐;Nike作为一家运动品牌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5%,仅鞋类设计上就有超过60项专利。
不可否认,加大宣发力度对于品牌的曝光和长期发展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然而,品牌的发展核心依旧在于产品,只有保持不断的创新和研发投入,才能持续为企业注入活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冰封的2020,机遇与挑战
疫情之下,从业人员变身“微商”
春节和春季马拉松赛季原本是各品牌的销售旺季,然而,一场肺炎疫情给中国和全球的体育产业都带来了沉重一击。上百场比赛取消、跑者无比赛可跑的境况,让体育品牌的一季度销售数据成“断崖式”下跌。
一时间,体育产业从业者的朋友圈变成了一个大型“卖货市场”,仿佛人人都做起了“微商”,开口就是“朋友,买鞋吗”,这种“全员销售”的模式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却是从业者无可奈何的“开源节流”和“清库存”之举。
在李宁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联席行政总裁钱炜坦言,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的确不可避免地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和考验,1月份李宁销售业绩依然保持强劲势头,2月份则因整体客流骤降和门店停业而对业绩产生巨大冲击。

跑野大爆炸-福利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2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