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拗口的䨻开始,飞电也在争议与变革中迭代,截至目前李宁也完成了从无到有,并形成以飞电3 ULTRA 为首,飞电3 ELITE 和飞电3 CHALLENGER 共同组成的超级跑鞋矩阵。

飞电3 ULTRA 更是集齐了弜科技、全掌异构碳板、䨻(中底和鞋面)的全部顶尖科技,从三者各自的跑鞋科技组合与定价来看,不难看出也是形成了对标耐克的阵势。

Puma 的 Fast-R Nitro Elite 采取了相互分离的前后掌,一块全掌碳板将二者连在一起,中底在前后脚分别放置了高回弹的 NITRO ELITE 泡棉和注重减震稳定的传统 EVA 泡棉,分离式设计对前后掌能量针对性反馈有着独到见解,造型夸张但其实驾驭门槛并不严苛。

这种前后分离式的设计在国产品牌 361 度的飞飙身上我们也能看见,在超级跑鞋竞争中快被遗忘的时候,美津浓一口气抛出了三双厚底竞速跑鞋,从钉鞋得来的设计灵感使得它大胆的采用了无后跟的设计。

中底、碳板、造型、跟差、鞋面……不同组合之下出现了特性各异的超级跑鞋,于是普通跑者似乎也可以更便利的享受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了。

于是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普通跑者也穿着超级跑鞋出现在赛场上,但他们能从其中得到与精英运动员同样大的提升么?
显然不行,顶尖选手才是最大限度发挥超级跑鞋性能理想人选, 毕竟大部分的超级跑鞋都是在 315 或更快的配速下测试得出的,这样跑完可以在去年上马获得第五名。

没有基普乔格,或许 Alphafly 无法登上六大马最高领奖台,作为耐克最顶尖超级跑鞋,这双鞋却略显尴尬,大众跑者觉得难驾驭,很多精英跑者嘴上不说但从每场比赛上脚选择来看它也并未成为他们的最首选。
图源:The Directive Collective
Alphafly 绝对是双好鞋,基普乔格能穿着它成功破二,然后在正式比赛中再破人类极限,就是最好的例证,但这似乎有点像为他量身定制一般,除了他很难没有太多太多的人能驾驭。
笔者曾听一位穿着 Alphafly 跑出过 210 内完赛时间的选手说喜欢这双鞋是因为它足够弹,而这恰恰是很多人跑崩的根源,所以激进的超级跑鞋固然酷,却需要足够能力才可驾驭,这对普通跑者来说有些难。

Dustin Joubert 博士在研究超级跑鞋能否为慢跑选手带来跑步经济性时发现——越慢的速度下跑者跑动的经济性提升幅度越小,而在更慢的速度(9:40/英里,就是走路了)下三分之一的人表现出更差的跑步经济性。这很有可能是带有刚性的碳板需要一定速度刺激才能带来能量反馈,而在很慢的情况下,非但无法节省能量,反而还需要额外主动发力去踩动碳板。

研究结果比较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穿超级跑鞋走路会很难受,超级跑鞋的性能更专注于提升跑动速度,也意味着在越快的速度区间内,节省能量的效果会更明显,这样来看对于慢跑者是不友好的。
轻、弹、厚,超级跑鞋追求速度的时候也牺牲了稳定性,对普通选手来说需要分出更多心神与肌肉去控制躯体,这无疑加大了跑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在 42 公里的漫长奔跑中,这些风险会成倍放大,疲劳也随之而来……
仅仅靠穿超级跑鞋就脱胎换骨看来是行不通了。

有,除非是完全不能穿,即使不去突破成绩,但如果穿着更轻更舒适,也是完全充分的一个理由了。

基普乔格之类的最顶尖选手他们的成功不能简单归功于超级跑鞋,天赋、训练计划、睡眠与团队策略每一方面其实都做到了极致,所以对普通跑者选择鞋子而言,适配性原则应该放在碳板与否的前面,超级跑鞋很好,但首先需要考虑适不适合自己。
但不是所有人都穿一种鞋子,根据脚型、技术特点的各类设计反而让不同类型的跑者有了适合自己的超级跑鞋。索康尼啡鹏有独特的滚动设计和超级跑鞋中出色的稳定性,这赢得了很多跑者青睐有加。
制造商制造出对应各种场景的碳板鞋,选择一双最合适的,对训练质量和最终的成绩突破会有很大裨益。

经济性不是超级跑鞋的唯一好处,在一些高强度训练课上,碳板负责提高能量反馈效率,而泡棉则负责吸收冲击力保护肌肉,再加上独特的造型与高度对跑步力矩的影响,使得跑者可以更出色的完成并消耗更少,同样的训练在以往需要更长时间恢复甚至可能累积疲劳。
对比格布雷西拉西耶和基普乔格打破世界纪录后的表现,前者上领奖台都很踉跄而后者则立马没事人一般披着国旗全场致敬,超级跑鞋对减少跑者消耗和促进体能恢复的作用同样应该被看重。
超级跑鞋不是哪类人专属,每个人都能找到与它的契合点,而不管鞋子技术如何革新,每天起床系好鞋带仍然是我们终极的追求。
你买过几双超级跑鞋了?你又最喜欢哪一双?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5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