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跑野编辑部出差“翻包”,跑鞋出场率最高的就是那双 Nike Pegasus 40。
时间一晃来到 2024 年初夏。近日,随着 Nike On Air 非凡体验活动的举办,Pegasus 41 也来到了大众的眼前,最近在上海刮起了一阵绿色的旋风,关于 Nike Air 的展览,我们已经替大家一探究竟。
那么这双全新配色的耐克飞马 41,又会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提起耐克飞马系列,你最先想到的一个词是什么,是缓震、舒适、可靠……还是?
在 1982 年的纽约跑步盛事上,“Air Wedge”气垫科技亮相,1983 年,首款搭载“Air Wedge”气垫科技的 Nike Pegasus 跑鞋凭借出众的缓震中底,赢得市场与跑者的喜爱。后来经历无数更新迭代,成为 Nike 史上最受欢迎的跑步鞋款之一。
对于中国跑步人群来说,许多人的第一双入门跑鞋便是 Pegasus 系列,不少跑者就是穿着飞马跑鞋完成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比赛。
仅从大家熟知的近几代说起,耐克飞马 35 代从 Nike Zoom Vaporfly 4% 跑鞋汲取灵感,首次运用全掌型 Zoom Air 气垫并搭配 Cushlon 泡绵;到 37 代继续进化,Zoom Air 气垫 + React 泡绵,中底也变厚了。
这两年间,耐克飞马系列似乎总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升级迭代方面都算是小打小闹,Pegasus 41 终于迎来了肉眼可见的一次大变革。中底材料迎来全新升级,一眼看上去加厚的中底以及后跟硕大的 ReactX 字样预示着这双鞋的不简单。
Nike 将首次 ReactX 泡绵材料首次应用到了飞马系列鞋款上。这款材料相较于 React 泡绵,在能量回馈方面提升了 13%。 第一脚踩上去是明显的中底更软了,特别是后跟以及全掌落地时带来的软弹感。
而后跟、鞋舌处的包裹,鞋面的舒适和华夫饼鞋底纹路的橡胶大底,也提醒着我们,这仍然是你熟悉的那双 Nike Pegasus 跑鞋。
对于跑鞋来说,中底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Air Zoom + ReactX 会带来怎样的跑步体验?
无论是竞速鞋还是慢跑鞋,好不好穿,由跑者说了算。跑野此次邀请了八位跑者进行耐克飞马 41 的测评,他们水平各异,有全马 237 的大众精英,也有刚开始跑步的入门跑者,编辑部也有不少同事进行了穿着测试,测试总距离超过 300 公里。
进阶跑者@简子 和@陈逸 分别在操场进行了间歇和阈值耐力跑训练。相较于上一代,中底的提速感更为强烈,在简子的操场 200 米间歇中,从 350 到 330 的加速过程中,Pegasus 41 给到的回馈灵敏而又快速,随之所带来的训练效果也更为高效。
ReactX 泡绵还带来了更为流畅的提速体验,从慢到快的过程是顺畅且充满能量的。
@陈逸 平时的训练通常会准备两双鞋,一双热身和放松,另外一双则用作正式的训练。
Pegasus 41 是他最近常备的放松慢跑鞋,不过他也穿着进行了几次阈值耐力跑,355 的配速稳定跑动的时候,中底能够持续给到能量的回馈,而随着三五公里后鞋底被彻底踩开,与双脚更加适配后,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中底反馈。
对于进阶跑者来说,Pegasus 41 可以作为日常训练的利器,这双慢跑鞋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出远门真的可以少带一双鞋了。
但以大众精英选手@王萌 和 @小蔡 蔡润逸来说,他们平时跑强度课表会偏向于竞速碳板,例如 Nike Vaporfly 3。但在日常慢跑中,能够让足部和肌肉得到彻底放松,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佳之选。
@小蔡 是飞马系列的忠实粉丝,他的上一代 Pegasus 40 穿了超过 500 公里,如今大底仍然没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耐克飞马 41 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Air Zoom 气垫以及 ReactX 带来的缓震效果较上一代更为优秀。
他通常是进行的是配速 430 – 500 ,大概 10 公里左右的有氧慢跑,在高强度训练课后一天的放松跑中,对于肌肉和足底的“按摩放松”尤为明显,肌肉和双脚的负担很小。
@王萌 对此也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与上一代相比,尽管 Pegasus 40 在慢跑放松领域已经是强者般的存在,但是 ReactX 和 Air Zoom 的搭配可以更大限度地减轻肌肉的压力。
于初跑者而言,更讲究的并不是多么快的配速,而是舒适的保护,能够长久跑下去的可能,跑得开心、跑得更带劲儿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得益于全掌的 ReactX 泡绵及前脚后跟都有 Air Zoom,Pegasus 41 带来了整体更为稳定的支撑。@阿毛 作为刚跑步半年的初跑者,现阶段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在跑步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减少受伤概率,所以耐克飞马 41 中底的支撑升级非常重要。
一开始@阿毛 最长只能跑 5 公里,最近慢慢地可以从 5 公里到 7 公里甚至 10 公里 。距离的加长需要脚上那双鞋子带来更多的保护,从而减少双脚的疲劳感,Pegasus 41 在这一点上是可靠的。
更好地保护还来自于后跟港宝的填充以及与鞋款的 Dynamic Midfoot Fit 系统的结合,这是 Pegasus 系列特征的延续,鞋面更好地包裹住双脚,为脚部的支撑助了一份力。而鞋面工艺的改进,Pegasus 41 可以更好地贴合每一位不同脚型的跑者,从而带来相同的舒适体验。
有些跑者胆子比较大,跑步三个月就敢去挑战一场全马,@Teddy 当初就是穿着一双 Pegasus 40 跑完了人生首马,尽管当时跑完并没有受伤,但冲动下的全马行动仍然让他有些后怕,他说自己少了一些对马拉松的敬畏,所以今年他在训练中加入了更多的长距离训练。
从 10 公里到 20 公里,Pegasus 41 更出众的缓震脚感让 LSD 变得更容易坚持下去,特别是后跟的缓冲性能,对全掌落地的初跑者更加友好。
新一代的耐克飞马在鞋面进行了调整, 更大更密集的网眼设计让透气性能也有了更好的 提升 。夏天也可以尽情地去享受跑步,@Teddy 说 这双 Pegasus 41 正好可以穿到下一场比赛。
另外在大底防滑性能方面,这也许是跑者穿飞马跑步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橡胶大底加上华夫底纹的设计,下雨天训练也不会出现脚底打滑。
@简子 和@小蔡 分别在雨后的操场和柏油马路进行跑步训练,依旧很安心。而从大家对上一代的穿着经验来看, 穿着 Pegasus 41 跑个五百公里基本不成问题。
从大众跑者的穿着体验来看,比较奇妙的是,尽管新一代耐克飞马 41 在中底厚度和重量有所增加(US10 297g),却完全不会有笨重的体验,反而跑起来更加的轻盈畅快。这是 Air Zoom 和 ReactX 相互叠加所带来的双倍效果,Pegasus 41 实打实地提升了跑步体验。
除此之外,Pegasus 41 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2004 年,Pegasus 第一次针对女性跑者的脚步结构,进行了女性鞋款的调整,例如加强了足弓部分的高度,同时增强内侧支撑,2006 年开始便彻底区分了男女鞋款,以帮助女性获得更好的跑步体验。
@斑比 和 @小齐 常常跟着男跑者一起训练,她们在训练中发现,相比男性生理结构,女性在肌肉力量上相对薄弱,也更容易发生足部伤病。
@小齐 认为, 也许在短期速度能力的提升上,女性相对弱一些,但是女性在耐力运动中的表现并不会比男性差。所以能够更好地支撑能够让肌肉更为放松,减少脚踝和肌肉的压力,才能帮助女性长远地、健康地跑下去。
在 Pegasus 41 过去两年的研发过程中,有更多的女性加入到了测试环节,她们的反馈让鞋款的调整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关注女性跑者的需求。
此外,中底泡绵材料带来了性能上的优势,但与 Nike React 泡绵相比,ReactX 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能耗,制作一对中底可减少 43% 的碳足迹,跑者的每一步都是更加环境友好的步伐。
当然,在让跑者们感到惊喜的同时,Pegasus 41 仍然还有可以值得期待的地方,例如在保证充分包裹的同时,未来在鞋重和透气性方面也许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而正是年复一年地创新和迭代,才成就了如今的耐克飞马,也让这双鞋成为 Nike 也是跑者心中的经典鞋款。
总体而言,无论你是 何种跑步能力,Pegasus 41 都可以给到不同的跑步感受,满足自己不同阶段跑步的需求。
最后关于首发配色,这双活泼且充满生机的绿色 VOLT,也有背后的故事。2012 年伦敦奥运会,赛场上那些 Nike 鞋款 均是亮眼的黄绿配色。
12 年,在中国标志着一个轮回,全新 VOLT 配色的耐克飞马 41 与 12 年前的伦敦奥运会来了一场遥远的呼应,又到奥运年,飞马 41 将 与跑者一起书写怎样的故事,这一次,你会参与这场跑者故事的接力吗?
# 你与耐克飞马有哪些故事?说说你的日常慢跑首选鞋款#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 赠送跑野帽子一顶!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4 年 6 月 7 日
跑者: 简子、小齐、斑比、阿毛、王萌 、蔡润逸、陈逸、Teddy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