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序:平时“嘻嘻哈哈”的铁蛋,如果大家认真读下面的五千五百个字,可能会对他有新的认识。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认识的李健又是如何的。这不能说是铁蛋从高中开始与跑步的罗曼史,但也是他对于过往的一个回顾。普通人的健将梦是如何铸成的,铁是怎么炼成刚的。每个人的路径都是不同的,但是通往梦想,总是有些共通之处的。
 
我叫李健,网名铁板烧加两颗蛋/你还真是怠惰呢,蛮多人就叫我铁蛋,是我司(跑野大爆炸)一名全职编辑,跑步纯粹为了玩儿,因为觉得耐力运动比较有意思,所以我还是名跑者,今年的柏林马拉松跑了 2:17:28。
 
赛后拿到手机第一时间给我爸打了个视频电话(跑得快到终点还有手机信号),那天是他生日,然后我看见满满当当微信好友发来的祝贺,这里再次对大家表示感谢。
 
延续上半年大阪马拉松赛后习惯,这次依旧码一些字来回顾下这次比赛,再顺带有的没的聊一些自己跑步这件事,之前我都发在自己那个很少人关注的号上,所以写的随意又零碎,胡扯一通。

 

从事这份工作两年多,写了不少关于人物、赛事、装备等方面的内容,但当写作对象变成自己的时候,啥都想说说,又完全不知从何谈起。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先从比赛开始好了,些记得住的赛场变化对以后比赛是会有指导意义的。

 

柏林马拉松我的计划就是前半程跟随女子第一,后面再随机应变,发枪后花了大概三百米找到女一集团,直到 37.5 公里,我都紧跟着,只有通过每五公里点的时候看一下耗时。
但其实 4 公里就遭遇了第一次“极点”。前两公里偏慢,第三第四公里配速员都踩着 310 以内的速度赶进度,我抬头看表心里不禁嘀咕:这可是我十公里 PB 配速,我真的顶得住么?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这里的顶住不是说顶到终点,而是说能不能先坚持到 15~20 公里,如果在此之前就被甩开,那么我想后面的里程会很惨。
 
赛道上这其实也就片刻恍惚,很快便专注在跑动节奏中了,很多看比赛的小伙伴倒为我捏了一大把汗。哈,我自然知道女一集团会出现在直播中,一想到我的朋友队友教练等都能看着我秀操作,坦率说当时内心就已经在暗爽了。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1:07:50 过半程,听见了老板大声喊我,没有来得及回头或者挥手,这声音却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呼吸依旧平稳,腿部富有弹性,每一步都流畅有力,好了,220 今天绝对有。
这种情绪是喜悦的,但又很危险,大部分时间它会让人过早选择突围时间丢失节奏,继而后程崩盘,所以后面赛程自认为最理智的就是选择了留在原有集团中,直到自己跟不上为止,此时已到 37.5 公里。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配速跌到 320,没有掉速的沮丧,也无 PB 的狂喜,预想过很多次最后几公里情绪的爆发其实并未出现,就这样来到勃兰登堡门,终点冲刺区山呼的人群面孔越来越清晰。
 
同事 afu 帮忙拍下了抵达终点后的画面
直到最后三十米,毫无征兆,笑哈哈冲向拱门的我下一秒哇一声哭了出来,用哭也不完全准确,干嚎出来或许更贴切,因为那是种周遭所有都一下被忽视,无保留的喊叫和哭,是即使当时站在人民广场拥挤陌生的地铁人潮中,也会毫不在意躺下去然后仰天大哭的情绪,这个场景和无数次的幻想预想都不一样,独一无二,也永远停在了那一天。(展开说说两条计时线的故事,丢掉的二十多秒是什么情况)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前面说了,我是个跑步文字编辑,跑马拉松也是单纯因为自己觉得这个事儿是有趣的。我是湖北恩施人,高中读文科,高考排在全校第十考上了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区长大的我对外面世界几无所知,所以志愿填报了当时新闻中最热闹的房地产,觉得学完去工作肯定能赚大钱呢(今天地产股如何)
 
每年都会参加校运会,这样做纯粹是人多可以出风头拿了积分学院还会发奖金。首次参加路跑赛事是 2017 年毕业前夕,校友张师兄(上海黑子训练营团长)回校组了一队伍参加由老友会创始人 Dophin 打造的高校百英里武汉站,16 公里均速 424,全场男子选手排位 107/150,那时候最感兴趣的还是篮球和英雄联盟。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后来进入地产行业做销售和投资拿地,这些我做的不好,但一起打球和玩游戏的小伙伴也都在和生活对线了,这就要找点别的事儿来做。看到朋友圈中黑子师兄在发他跑步的动态,我也就开始了跑步,在 2018 年3 月和 5 月,以 1 小时 49 分和 4 小时 03 分完成了首个半马和全马。
 
头一年里我内心觉得如果要给自己跑步设一个上限目标的话,那这辈子希望能够跑进 240。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次年来沪,进入易居从事商业地产分析,在公司跑团结识了丁总和怡雯,在 20 年加入易居马拉松俱乐部担任领队协助怡雯工作,略显稀里糊涂的就从地产转行到路跑了。可以说来沪之后我的整个生活圈子都是围绕跑步认识建立起来的,校友、朋友、同事都是,老孙也是这个过程中结识的。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到跑野工作前,我们就是很好朋友了,俩人偶尔还会毫无章法的聊到深夜,吐槽八卦啥的,然后 22 年某个夜晚当我又一次打开聊天框,就被他忽悠到了跑野的贼船上。
 
“最快跑步编辑”原本是我来之后没事叫一叫装逼的,后来发现其实这也不是一句单纯玩笑,我真走在这么一条路上。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由于父母身体和自己的一些原因,这个夏天我在昆明租了房把家人接了过去,开启沪滇两地长居的生活。在此之前我和老孙聊了一些,告知了他具体情况,很感激作为老板他答应了我可以线上办公的请求(欠的几篇稿子要抓紧了),更欣喜的是作为朋友,还给了我许多建议、鼓励和支持,有人能够和你把话说得着,真开心。
 
于是我也变相有了时间在高原开启夏训,6 月 11 号抵达云南玉溪,往返昆明只需半小时。当时包括国家队等很多队伍都在此集训,近距离观察如此多专业选手训练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但从个人训练来说,前半段我其实是与蔡秉宪、冒华杰等好友们一起训练,我们小队的名字叫“蛋蛋帮”。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五月底崴脚,引发的代偿又造成双膝受伤,前面一个月都在养伤和适应,和教练只能线上沟通而身边又无医生,一切只能自行判断,训练基本处在走钢丝状态中
 
两个月后,八月初我和另外三位朋友离开玉溪移地去了丽江,为什么走呢?一是想换个地方避免心理疲劳,二是单纯想趁有机会去丽江看看,训练对于我来说不应该是全部的重心,所以我让其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有趣部分,在当时的情况下,去丽江在雪山奔跑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虽然这意味着要独自完成很多艰难的课表,最累的几周有的夜晚甚至要吃止痛片才能入眠,这并不是为了说明我自己多辛苦多认真,这片高原上最不缺就是勤奋刻苦的跑者,仅为了表达在训练中是必然会遇到困难的,但如果自己能够将那些难熬和想要放弃的时候抗过去,赛道上就会更坚韧。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在丽江我和花宝整天就是吃什么、喷某某谁傻逼和夸妹子好看三件事;齐哥则是买了一俩二手车在我最疲劳的时候带我们去香格里拉调了两天;至于小智,他才十九岁,是小红书上找来加入夏训的,我们时常打趣他干点啥不好,非和三个“无业游民”混在云南,看来这学也不一定读的明白。训练虽然辛苦,但其实人并没有苦哈哈,训练也没有多苦,因为这是我觉得有趣的事。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8 月训练小结
整个夏训 109 天,16 周的时间分成了养伤适应、提升、巅峰和调整四个阶段,到比赛日前 6-9 月跑量分别为 566、705、1001、650 公里;30+长距离完成了 7 次,单次最长跑到过 45;最低和最高周跑量分别为 96、265;和教练沟通的训练计划与反馈表总字数超过 25000;抵达云南时我体重是 128 斤,离开丽江那天这个数字变成了 117。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涉及到时差和下高原,或许比赛周的训练安排与感受对大家会有借鉴意义,所以就继续啰嗦下。到欧洲的前两天,醉氧特别严重,除了晚上睡七个小时左右,每天上午训练结束后还能睡四个小时,午饭后又能继续睡两个小时。

训练都是每天一练,其余时间睡觉休息再简单散步,跑动时长控制在 70 分钟左右,周一周二跑起来能感觉到比高原轻松,但并没十分轻快腿还有点紧,比赛状态一点都没。周三安排了 2+1*3+400*2 的小强度,均速都在 310,才觉得身体开始苏醒,周五又跑了两个 4 公里,配速 316 很轻松,结束就给教练发信息说:比赛基本稳了。
 
也就是说到这天,我内心才相信自己跑进 220 问题不大,但具体目标就没法确定了,所以我说自己比赛没有目标,跟着女子冠军随便她跑多快我都跟。(已经和公司说好下场跟哈桑,广告位招租找猴子)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一句顶一万句》里刘震云用五代人讲述了“一个人想找另一个人说句话”不容易,吴摩西和很多人话都说不到一起,还好当了巧玲后爸之后和小女孩说得着,却搞丢了她,巧玲后来变成了曹青娥,晚年突然变得愿意与此前疏远的儿子牛爱国说起五十年前的事情。
 
牛爱国从未见过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姥爷吴摩西,二人却都走上了外出假找跟人跑了的老婆的道路,只是吴摩西这一出去弄丢了巧玲就一辈子没回过延津县城,牛爱国从出生就不知道延津却最终回到了这里,文中的人物都似乎很孤独,一辈子都在找能说上话的一个人,或是一个人的一句话。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跑步对我来说就是一件说得着的事,也是和我生活圈子里许多人可以说话的一个途径,因为黑子师兄我迈进了跑步世界的大门,而他和上海校友跑团们举办的活动也无形中促使我找了一份上海的工作,师兄师姐是离开校园后我最好的学习对象;此后因为跑步认识了丁总和老孙,有一份收入在魔都过活;认识了老王、M 记等一众原虎扑跑步的沙雕网友,后来老王去了 sis 工作,我再没缺过运动营养补给。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后来又知道了耐克黑马,这群人让我知道原来业余跑者还能这么酷,大家几乎都在全职工作之余,跑出足以媲美许多职业选手的成绩,这首先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2019 年 10 月经过四节公开课后我成功加入黑马,此时个人全马最佳为 258,两个月后的广马我跑到 237,2020 年 232,每年都在进步,但这些突破都不是在每年最关键的上马赛道上取得的,前两年的上马一直在掉链子跑崩。
 
2021 则是全年都在掉链子,两次全马都以退赛告终,这些跑崩和退赛对当时的我来说打击很大,本来加入黑马后两个月就完成了 240 的终极目标还雄心满满,以为 230 也近在眼前了,想不到剩下的两三年就一直在跑崩、受伤、退赛的泥淖里深陷。
 
比赛频频失利本就沮丧,由于没有什么另外的爱好,或者说从学校出来逐渐体会到社会运转节奏,家人生病导致债务袭身,现实让我打不起精神,未来又让人焦虑。于是跑步成了最能得到成就感的寄托,这就使得失利的负面情绪被放大又放大,虽然现在几行字就能敲下来,但当时对我而言真的是好难过啊。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失败总是贯穿人生始终,但好在终究是没有放弃跑步这个事,输多了我还是想扳回一局,不是为了赢过某个人,而是单纯觉得自己的水平是可以跑出更快的时间的。
 
不跑出来不甘心,尤其是在黑马。我觉得和队友们说得着,和小金、阿斌两位教练也说得着,后来在世纪公园认识的小芳也说得着,我把她也带到了黑马。五年下来,我对耐克黑马有了很深厚感情,这些年里黑马也遭遇过或大或小的低谷,整体水平进步的情况下黑马始终没有一个突破健将的选手出现,所以我更觉得除了自己那份不甘心,代表黑马跑出漂亮的比赛也是我想做和应该做的事。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我的队友邱远青柏林前一周的衡水跑出 219,是耐克黑马第一位正式比赛跑进 220 的人,在玉溪的两个月我们在一起训练,他的成功也给我了信心。特哥在旁边干嘛啊?特哥抓紧啊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2022 年上马,我跑出 2:28:00 终于迈过 230 这道坎,心魔不再,似乎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以后我肯定还会进步的,进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让我得以回到始终享受跑步的快乐那种状态。
 
所以你看,从头到尾我和 220 并没什么关系。
 
至于为何又在 23 年上马前还在朋友圈立一个 flag 说要三场比赛跑进 220 呢?不是说我把自己目标放在了 220,而是在自己正常的训练积累下,我的竞技水平自然而然到了这个阶段。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此路径我内心便不会像此前 230 一样,执着于 220 这个具体的数字,得与失都能够化作继续提升路上的养分。
 
23 年上马 225,今年春天大阪马拉松 222,回国后的锡马跑崩 229 完赛,220 还是很难的。有那个竞技水平不代表就能跑出那个水平的比赛,至此放出三场比赛破 220 的豪言失败。吹的牛没实现,我总对特哥和拐哥说:失败总是贯穿始终,每次跑崩这话都能很好宽慰我们。(恭喜拐哥)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这三次却让我攒够了经验,于是在一开始我就和教练商量好了夏训的目标,由此制定训练计划并完成了一个扎实又极具针对性的周期,柏林一口气冲到了 217。此时距离我正儿八经说要跑进 220 也才刚刚十个月,搞的好像 220 没那么难一样,至少在这次赛前一些认识我的朋友也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到底还是很难的,在没有足够天赋和训练背景的情况下,我放弃了许多事物也投入了莫大的决心,让自己尽可能专注于跑步才终于让这一刻真实发生。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体制外跑者跑进 220,从最初“业余四小龙”(贾俄仁加、狄鋆、赵浩和牟振华)开始,至今仍是横在很多人面前的一堵叹息之墙。
 
四位最先触碰到这一门槛的牟哥却直到今年衡水湖才最后一个迈入,最快的贾俄仁加已蜕变为 208 的历史级选手,赵浩用如诗人般分享着自己对跑步的思与感,狄鋆则成为纯业余企业高管的天花板,他们都用自己的经历阐述着坚持、天赋、热爱和突破极限,并由此激励了一些人。
 
 
我也从中得到了激励,并且还从两位湖北老乡吴浩然和喻桐那里得到过启发,也从工作中遇到的李犁教练和刘学教练那里得到过指导,更从“会长”的成长轨迹中学到了作为一名跑者(或者说运动员)善于思考并专注投入能带来多么高的可能性。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这些或远或近的人身上,我都贪婪汲取过养分,并且始终以一个职业运动员的心态去思考和执行训练,如今我终于踏上全新台阶和起跑线。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飞机即将降落德国的时候,看着窗外的云和地上的农田道路城市,突然恍惚。想起了上海、云南和我那山里的老家,和这里完全不一样呢。不同地方人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语言,完全不同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因为跑步我有机会到处看看切身体验,偶尔脑海里还会想点什么,这也是对跑步持续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字数有点太多了,感觉还有不少想说一说。想说当我发去信息后,直接把车卖掉就一起去云南陪了我整个夏天的齐哥,一晃眼认识五年了;说蛋蛋帮“今天调明天干”的趣事;说在丽江遇到很好的房东一家;说高大哥和小慧姐的能跑给我夏训提供支持与帮助;说和董老师在呈贡那个下雨中午的闲聊;说一场牛逼或是一塌糊涂的训练;说在德国时遇到那位给我帮助和鼓励的人;说完赛第二天老孙特意为我们买好了印有全体完赛选手名字时间的报纸;说我家人其实对我跑马拉松完全没有什么概念……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想说不想说的都多,写出来又太杂。
 
其实说这么多主要是因为跑步确实跟我的方方面面嵌的太紧,而我还想用这些来表达是自己对跑步的专注和兴趣。大部分时候跑步改变不了我现实的情况,但让自己专注于跑步的这趟旅程会通往何处让我期待着迷,所以我享受每份训练计划,期待每场重要比赛,并用心记住过程中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明年春天我会去东京马拉松,计划里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关于跑步我依旧不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不过现在可以做很多不一样的尝试了,例如董老师说的后续寻找训练搭档的事情。所以在此之前我会和老板与教练聊聊得出一个计划,甚至可能是关于后面好几年的计划,然后我们就不妨大胆一试。
 
就到这了,祝大家身体健康,跑步开心,事情顺利。

 

文字:初七 编辑:sun
图片:跑野大爆炸、友人拍摄
视觉:四年半练习生
自述|109 天从 222 到 217,柏林马拉松铁蛋想聊点什么?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