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的原班人马,出现在东京马拉松赛道,故事有了新的走向。
把时间拨回到 2024 年 8 月 9 日,巴黎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日前一天,也许在外界的猜测和预判中,不太会想到——何杰会以胃痉挛收场,吴向东会是中国军团的最大黑马,杨绍辉曾一度领先于基普乔格,杀在第一阵容显眼的位置。
巴黎后,何杰在风波的漩涡里继续挣扎,吴向东借助奥运这块具有最大商业价值的跳板,把自己打造成实力兼具流量的中国马拉松 ICON,杨绍辉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年龄中想继续稳住自己。用不了太久的时间,也许他是下一个董国建。有多少人歌颂和感叹他的坚守,就有多少想冒头的年轻人,在暗地里一次次盘算着把这些前浪拍翻的机会。
竞技体育,没有温情可言,有的是杀伐果断的决斗。强者才能生存下来,笑着讲述他的故事。弱者,只能暗地里垂泪,然后寻找抗争的机会。
尽管东京马拉松并不具有和巴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一样的分量和参考意义,可作为大满贯开年赛事的地位,还是让人不由得再看这三个人经历半年的时间洗礼后,又有怎样的转折和变化。
尽管 2:07:20 这个成绩不是何杰太想要的。他想要达标,他想要纪录。只有这两个硬性指标,才是他倾吐积压在内心所有的愤懑和委屈的催化剂。也许从这个层面讲,他没完成给自己定下的 KPI。但距离他自己保持的纪录还有 23 秒,距离达标还有 50 秒的 2:07:20 至少给长久风波中的他清除了不少围绕他左右的氤氲。
不管你距离何杰多近或多远,你能感受到他的变化。他在肯尼亚漫长的冬训,他始终戴着一副耳机,他出现在自己平台上的讲述或表达,他跑完东京马拉松后不多的讲述。
他说,他不再在意外界的评价和周围的声音了,他说自己变得很静,他说他开始期待下一场的突破。是的,纪录和标线横在哪里,催促着每一个想成就自己的追赶者去翻越这两座大山,因为只有翻越,你才能真正成为新的王者。
都说东京比赛日的天气不作美,但如果把比赛放在后一天雨雪交加的东京,你就会知道,前一天的高温和艳阳也许已经是上天的一种馈赠。所以,一切的经历就是当下最好的安排。
如果想成就自己,想让自己立足于山巅,一个强大的运动员是该有抵御外界各种声音,议论的能力。是的,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足以笑傲四方,成为真正的王者。
不管是丰配友,还说更多人,都会向纪录发起更强更猛的冲击。没有谁的位置是牢靠而不可破的,也只有变强才是竞争的唯一筹码。
有很多人安慰吴向东,其实他也不需要安慰。因为所有的安慰,对他来说,不如他自己找到问题,解决,继续投入和付出,用新的成绩来获得所谓失利后的解脱。
吴向东说,其实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如果不是在肯尼亚练得那么辛苦,如果不是吃了那么多土,经历了很多让自己肌肉和情感都铭心的日月,也许他东京的答卷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落和难过。
人总是要在痛苦中获得成长和蜕变的养料,才能有可能迎来下一次作为胜利者的骄傲。NO pain NO Gain,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一个人的路会是一直昂扬向前,一帆风顺,所有人都会经历低谷,曲折甚至离奇。
大阪是吴向东的转折点,让他的职业生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如果没有大阪,就不会有他的巴黎,他和耐克的牵手,甚至他在东京的这次机会。
2:14 成绩的背后有他没有做好的地方,不管是如他所说,在肯尼亚最后两周训练的强度有些大,力量训练做的不够到位,康复做得是否不够好等。找到问题所在,才是东京失利背后真正的理性所在。
和其他运动员相比,吴向东有着太多的不一样的地方。他的情商,他的表达,他的想法,他的经历,一切的一切铸就了一个不一样的吴向东。但他和所有其他运动员一样,也心里非常明白,再多的流量,再多的关注,宗旨还是要回到赛道,回到成绩单上。
吴向东在东京失利后,说起了他 2023 年不如意的北马。而也正是那次铭心的失利,才有了后面一连串的蜕变。而他说,北马之后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相信自己。如他所说,每个人都有放慢脚步的一天,有面对失利的一天,但只有相信自己,才有往下走的可能。
转眼,杨绍辉已经是参加过东京和巴黎两届奥运会的人了。如今,33 岁的他自己形容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年龄。拼还是能拼一把,但年龄确实也不如自己在 2021 年东京奥运会时那么黄金了。
就是知道自己终究有离开赛场的一天,所以他才无比在乎还能身穿战袍的一天。
这次东京,杨绍辉说在 18 公里左右节奏乱了,比赛中自己的精气神就垮掉了,一直到 30 公里都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跑得比较乱,他甚至一度想过放掉比赛,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而中途的这一段乱,也让他最终没有跑出理想的成绩。
在当下中国马拉松的顶级阵容中,杨绍辉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被看作是最稳的一员大将。但是这两年,他却走出舒适区,尝试另一个新的版本的杨绍辉。在新的版本里,他敢于练得更苦,敢于搏杀,敢于接受跑崩的结果。
杨绍辉说,放在三年前,他是不敢想 2:06:30 这个标线的。但如今,他就是想去尝试,哪怕最后尝试过后是一次次让自己难受,让大家失望,他都在所不惜。
是的,杨绍辉知道自己的处境,也知道生存环境比之以往的艰难。在他们这个位置上,不进就是退。但到了他们这个阶段,前进哪怕 1 秒,都需要投入比以往更大的努力和付出。你从来都不用怀疑杨绍辉在训练中对自己的狠,这在五年前是看不到的。但对他来说,如果把训练中的水平转化到比赛中,就是自己接下来要解决的痛点了。还有时间,还有机会,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杨绍辉在他身披战袍的每一次尝试中,依旧在寻找着曾经在无锡、在福冈打破纪录的那个自己,寻找着那个无限向往世锦赛标线的自己。
文字:跑野大爆炸 / 编辑:小恐龙
图片:跑野大爆炸 /视觉:四年练习生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