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何在 35 天穿越澳大利亚 3800公里!


你能想像自己每天跑 2.5 场马拉松,连续跑 35 天吗?

英国超级马拉松跑者威廉·古奇(William Goodge)做到了——他在 2025 年完成了穿越澳大利亚 3800 公里的壮举,堪称近年来最令人震撼的长距离挑战之一。

但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备战方法并非疯狂堆积跑量,也不是每天都练到极限。

他依靠的是一套极其简单、讲究恢复、节奏稳定的训练系统——为所有想要“跑得更远、跑得更久”的跑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示范。




古奇没有拼高强度把自己练垮。他每周最多安排 9 次训练,并坚持每周日完全休息、每周留出一个晚上作为放松时间


这样的安排让身心都能得到喘息,远离过度训练和疲劳陷阱。他坦言:“如果不这样做,很快就会崩溃,甚至无法维持长期目标。”


古奇每周必定会安排一天完全休息 图源|williamgoodge




他的日常从全身拉伸操开始,打开关节与肌肉的链接,这是他对抗疲劳的第一步。接着进行一小时左右的有氧慢跑,专注于节奏与呼吸,而不是配速。


跑完后会再安排 1~2 小时的力量训练。这些训练不是为了练出大块肌肉,而是强化“对跑步有帮助的核心与下肢肌群”。

古奇每周会安排数次冰水浴和红外线桑拿,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代谢废物和降低炎症反应,让第二天能继续投入训练。


这些恢复手段对跑者尤其重要,特别是当你处于长期备赛或密集训练阶段。





古奇的力量训练不求量大,只求精准。他在启程前往澳大利亚前的最后一次训练包括:


  • 关节活动度训练 (Mobility work)

  • 跑步专项动作训练

  • 负重深蹲

  • 不稳定分腿蹲(搭配弹力带)

  • 滑盘臀桥

  • 内收肌挤压

  • 核心强化(平板支撑、死虫式等)


这些动作都能强化跑者的“支撑力”、“臀部启动能力”、“稳定性”与“核心联动能力”,帮助你在长距离奔跑中维持良好跑姿、预防疲劳性损伤。






2025 年初,他曾用 5 天跑完大阪到东京(507公里);
曾徒步从洛杉矶跑到纽约(55天);
也曾在英格兰 48 郡完成 30 天 48 场马拉松的挑战。
他的心得简单而实用:“训练不是燃烧自己,而是让自己能持续跑下去。”





对于长跑选手、大众跑者、甚至是想提升跑量的一般跑友来说,古奇的训练理念是一个极好的提醒:


练得越多不一定越强,关键在于你如何恢复、如何保持持续性、如何取得平衡。

跑步是一场长远的旅程,而非一次短暂的爆发。



文字运动笔记 / 编辑大恐龙
图片William Goodge / 视觉年练习生

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