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的崇礼 168 超级越野赛中,赛道上为参赛者们准备的饮用水成为了跑友热议的话题,一些参赛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为饮用赛事提供的水及能量饮料等给造成了肠胃不舒服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赛道上的补给安全无小事,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为此粒刻创始人李宇正式在社交网络上做出了一份回应,对于个中情况进行了说明。虽然客观地说,参赛者出现不适的情况也许是由天气炎热、水补给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造成,但李宇直面水补给问题给出了说明,“这其中有赛事执行层面出的问题,也有粒刻产品种类过多造成的麻烦与意外”。

通过李宇的这份回应,跑者们心中的疑惑与困扰得到了一些解答,同时也让大家对于运动补给、运动营养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这些知识对于越野跑爱好者们会大有帮助。

在这次崇礼 168 的“饮水风波”中,首先有一个声音就是粒刻的 pH 8.8 碱性苏打水是否应该出现在赛道上。反对方的观点很明确,他们认为“平常喝的就是纯净水,pH 8.8 的碱性苏打水有味道,喝起来不习惯”,还有一些跑友提出了自己的猜测“由于自己胃中分泌胃酸较多,大量补充碱性水,可能会导致腹胀、呕吐”。
关于这一点,作为赛事官方运动水饮合作伙伴的粒刻,有着他们综合的考量——越野跑中参赛者会大量出汗,造成钠、钾等电解质的流失。
在缺水、缺电解质的情况下,跑者若只是大量补充纯净水,有可能将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是低钠血症,造成肌肉痉挛,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增加晕厥和休克的风险。

所以这次粒刻在赛道上提供了含有 100 – 200 mg/L 钠含量的 pH 8.8 碱性苏打水,也是为跑者们进行的考虑,在这样的长距离越野运动中,最需要补充的就是电解质中的钠离子,从理论上而言 pH 8.8 碱性苏打水是适合的。
同时,有些经验丰富的越野跑者也许会选择自带电解质粉参赛,于是他们也会有一个疑问,“我已经规划好了每个小时电解质的补给方案,饮用也含有钠离子的碱性苏打水后,是否会造成钠摄入过量?”
据研究资料显示,跑者炎热天气下参加越野赛,每小时平均要补充 1000 mg 以上的钠,才能较好地保持一个好状态。以此次粒刻的pH8.8碱性水为例,每当摄入 1 L 碱性苏打水时,跑者摄入 100 – 200 mg 钠,这个数据证明了碱性苏打水对于电解质的补充只是充当辅助者的角色,不会造成“钠过量摄入”的问题。

此外,碱性苏打水中天然含有的碳酸氢钠,在高强度运动中和训练后对于乳酸的排解能起到一定的帮助,这也是一些职业运动员选择喝弱碱性水的原因。从过往的赛事看,pH 8.8 碱性苏打水也出现在北半马、广马、越山向海等赛事中,并未明显出现类似的情况。
因此,除了对于碱性苏打水的味道非常抗拒的朋友,其他朋友在遇到 pH 8.8 的碱性苏打水时,可以放下顾虑正常饮用。其实,近年来,“小苏打”已经成了很多职业运动员的“秘密武器”。

这次赛道水补给引起争议的,还有粒刻的一款菠萝马黛茶口味的电解质饮料,有跑者反馈大量饮用后,开始出现消化道不舒适、心跳加快等症状。
有细心的跑友发现,这款菠萝马黛茶口味的电解质饮料的包装上写着“运动后恢复类”的字眼,这正揭示了谜团的原因。
原本粒刻的计划中这款菠萝马黛茶口味的电解质饮料,将出现在选手参赛包中、出现在赛后的补给里;赛道上,他们准备了含糖量更高、由快慢糖组合的白葡萄茉莉电解质饮料。

结果菠萝马黛茶口味的电解质饮料也被赛事工作人员配备在了赛道中,有些站点它的数量超过了在赛道补给中本应该成为“主角”的白葡萄茉莉电解质饮料。正是因为这一“错配”,波及部分参赛者遭了殃。
这款含有 BCAA 支链氨基酸的菠萝马黛茶电解质饮料,能够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供给赛事的初衷主打运动赛后的肌肉恢复。同时马黛茶含有天然咖啡因 (每瓶 50 mg 咖啡因左右),不适宜赛中大量饮用,但赛后饮用,天然马黛茶中比咖啡更温和的马黛因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帮助缓解疲劳感并增强注意力,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李宇表示,在这次安排的赞助量上也远远低于赛中款的葡萄茉莉口味电解质水。但由于没有管控好,上了赛道,令一些长距离选手在大剂量饮用后,导致咖啡因和代糖摄入过多,造成肠胃不耐受的问题,引起不良的肠胃反应。
从中我们可以收获的两点信息,一方面在比赛时要避免咖啡因大量地过快摄入,这将引发肠胃问题;另一方面,在赛后可以多补充含有 BCAA 支链氨基酸的补给品,来促进身体更快地从疲劳中恢复回来。

而适合比赛中饮用的葡萄茉莉口味电解质水,采用了“快”“慢”糖均衡搭配——内含 3.5% 葡萄糖(约 18 g /瓶)实现快速供能,同时促进电解质吸收;果糖(约 9 g /瓶)和低聚异麦芽糖则具有缓慢释放能量的特性,延长供能时长,更好地帮助越野跑者在比赛中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下回参加越野赛时,有“快”“慢”糖结合的能量补给,记得不要错过。

这次在赛道上“闯祸”的除了咖啡因,还有“膳食纤维”。粒刻含有膳食纤维的 SLIM 混合莓果电解质饮料,同样也被“错配”了。
这款计划中提供给主办方后勤工作人员的补给,亦有少量出现在了补给点。

膳食纤维在日常对于人们大有好处,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垃圾,但这对于正在赛道上奔跑的越野跑者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所以在赛道上如果遇到含有膳食纤维的补给,可一定记得绕道走。

在了解完了运动补给相关的知识后。我们还得意识到的一点是,不同跑者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人在相同的环境下,汗液流失速度、对咖啡因的反应、对醇类物质的耐受度都会不尽相同。对于此次的水饮补给,同样也有许多参赛者表示,完全没有不良反应。
对于参加长距离越野的跑者来说,身体不适带来的影响常常会被放大。所以从对自己负责任的角度出发,我们一方面可以多学习一些运动营养方面的知识,同时随着参赛经验的增长,不断增强对于自身情况的了解,自己属于流汗多的,还是肠胃不耐受的,抑或是有一个铁胃,利用科学知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补给方案。

特别是希望在长距离比赛中跑出好成绩的跑者,不妨事先制定好补给计划,每隔多少时间补充多少电解质,然后自行备好适合自己的电解质浓缩液或粉末,在赛道上利用纯净水、碱性苏打水进行调配送服,这样能避免因摄入不熟悉的能量电解质饮料,让自己出现肠胃问题,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次崇礼 168 上发生的水补给风波,给到了赛事方与赞助商十足的警醒,而对于广大跑者来说,它让我们更加关注到了科学补给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的跑者群体对于运动营养、运动补给的重视与了解还相对较低,相信这次的经历会成为一个开端,让更多的跑者开启科学补给、健康运动的快乐旅程。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