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三位姑娘一场四年前十公里澳门比赛的奖金旧闻,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大家吃了“瓜”。事关比赛名次,比赛奖金,虽然是个老故事,但是大家也议论纷纷。也有初入跑圈的朋友们在问“还能这样玩”?其实,旧瓶装新酒、新瓶装旧酒,这些事情,每一段时间,都会发生。

这是职业跑者在私下有关奖金、名次的一种交易。作为职业跑者,跑步是她们的工作,养家糊口的饭碗。在最初走上这条道路时,她们发现了自己在跑步上的天赋,看到了自己超乎其他人的一些能力,一次一次赚到奖金的甜头让她们选择以此为生存之道。
而当把跑步变成工作时,热爱也没有当初的那份纯粹,因为跑步变成了职业跑者谋求经济价值的最主要渠道。跑比赛拿名次,看上去也是在挑战自我的能力,但实质就是想拿到奖金来维持生活。
但体育对每一个热爱它的人而言,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大家是在同一环境下,同一起跑线来挑战自我。公平、公正是每一位跑者站上赛道渴求的待遇。

虽然三位女跑者的能力远超乎当时参加 10 公里跑的其他大众跑者,但在赛前提出平分奖金,甚至在中途都还在继续商讨这件事,确实有凭借各自能力强的现实来操纵比赛的嫌疑。
作为观众,或者每一个跑步爱好者,渴望看到的是每一位拼杀在赛道最前方的领先者们在极限状态下的自我拉扯和与对手死死咬住的热血纠缠,而不是她们跑在最前方时,商量的确实无需拼搏太累,奖金平分的讨论。

事情过去四年,此次事件 10 公里赛的组委会又在遥远的澳门,大概率不太可能有彻底调查事件真相,依据事实来追加对选手处罚的措施了,也不知中国田协面对这样“民间”的自曝又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行动,但至少这样的事情伤害的是那些对职业跑者欣赏和崇拜、把“跑步当热爱”的大众。
当然,这种操作比赛的事件爆发后,对当事人是一种打击,虽然未必会有巨大的损失,但至少让更多人看到了她们在奋勇争先背后的故事。

也许这样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还会有更多有关职业跑者为了名次和奖金背后不为人知的交易。不知道以后是否还会有人站出来去揭露光鲜背后的黑暗,但还是希望还跑圈一些纯粹。
光明正大的赢,痛哭流涕的输,站起来再继续干净得跑下去。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