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天气如此炎热,我们依旧能在操场上、公园中和清晨夜幕的街道发现大量跑者的身影。
“跑步热”这么多年,这股热潮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但跑步的“新鲜感”却愈发明显,并以更丰富的姿态持续生长。
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一双跑鞋+一条马路”就能定义的跑步,被拆解成无数个具体「场景」。慢跑、长距离、比赛、体考,上脚的跑鞋都各有讲究;卢湾、奥森、二沙岛等各大跑步圣地吸引着全国跑者慕名而来;各类跑团和训练团队如雨后春笋…

当跑步从单一的运动行为,演变为包含装备选择、路线规划、训练社交的复合体验。跑步的“可探讨性”早已突破距离与时间的维度,转而围绕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展开。

上海绝对是国内跑步氛围的天花板,长距离去世纪公园,间歇到火车头和卢湾,慢跑苏州河真的很合适。
无论哪个路线,都能经常和各种跑者相遇。清晨能遇到戴着耳机独自慢跑的跑者,或是在浙江路桥与结伴夜跑的跑团队伍迎面而过,又或是周四晚上在火爆的卢湾体育场耳旁不时传来的掐表报圈速的声。

每一处都是独立的不同场景,也是完全不一样跑步人群,各有活力与特点,我们不仅在线下相遇,回去后打开小红书一看,大概率又能发生新的链接,“哦原来那天早上遇到的是你们”、“这个不是周四晚上那身很帅装备的人么?”……
小红书汇聚了海量运动户外兴趣用户的真实互动与分享,自然也感受到了人们在运动生活方式上的变迁,小众爱好的突然出圈真的是偶然?跑步这么火那究竟是火在哪里?不同运动人群的风格是怎样的?

基于对人群的洞察,小红书发布了 2025《 运动户外场景白皮书》,让我们有了更直观透过场景来感受各类人群画像的机会。
小红书平台数据显示 2025 年运动户外赛道有超 36 亿的搜索量和 1 亿的笔记内容,平台运动户外兴趣用户已达 2.2 亿+,相比去年新增用户超过 3000 万。大量的用户在这里分享自己喜欢的训练日常、备赛经过、活力瞬间、装备路线等种草,让需求互相启发,看到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在小红书上的内容与答案,都带有活人该有的温度和真实,有喜欢尝鲜的用户分享体验,这或许就是下一位玩家兴趣的起点。而基于小红书平台的运动体验的传播和交互,使得热门运动涌现出细分场景,小众运动不断扩圈壮大。就像以前冷门的攀岩如今已经走出特定圈层;原本火热的场景则继续细分,一名跑者不会连续三年都是一个样,从接触跑步到尝试强度训练,完成首场比赛到成为进阶跑者,不同阶段穿的鞋、跑的路线和一起训练的人,都不一样,场景自然不同。
对于他(她)来说需要的完全不是一双跑鞋这么简单,而是在不同的场景之下的整套满意方案。什么样的衣服是否适合周末要去徒步的路线,什么样的鞋子能否让我高质量完成长距离大课,和一起夏训的队友应该选哪场比赛去冲击 PB 更好呢?这些涉及到了更底层的意义感—— 他(她)渴望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想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以及展现。

当然,这位跑者或许还是一位滑雪或冲浪玩家,又或者是近段时间爆火的 HYROX 资深玩家,报告中用轻量体验、情绪驱动、空间融合、身份流动、社群集结和赛事破圈六大趋势对此做了总结,这六大趋势其实就是大量高质量内容和旺盛消费的催化剂。

鲜活的人们具体的需求并不是简单购买一件产品,而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下,产品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首先性能是否在线,另外产品是否成为表达生活态度的方式。这些各异场景的探索、体验和分享,都能通过小红书独特的社区生态来触达,各类运动户外的内容在这里蓬勃生长。
所以说,场景,其实对应的是人们不同的体验,而体验背后,是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基于场景,亿万用户的真实生活和兴趣爱好在小红书平台得到聚集、放大,从小众共鸣到大众风潮。

庞大的人群汇聚于此,又聚集于各自感兴趣的场景之中。根据人群兴趣特征和趋势,整份报告总结出了包括公路骑行、红土网球、郊野轻徒步、校园篮球等运动户外 10 大场景。其中就有超过 5000 万城市慢跑兴趣用户活跃在小红书,超过 2800 万山地越野跑兴趣用户活跃在小红书。
城市慢跑的搜索同比增速达到了 124%。当跑者选择用脚步探索城市的各个角落,多元新颖的城市慢跑场景就得以构建,并通过小红书变成潮流。比如探索梧桐区该走什么路线;拥有如此多咖啡馆的上海,跑者们选择跑着抵达然后以咖啡碰杯;既能跑步又能通勤的跑鞋有哪些;跑团最新的团服到了,袜子和鞋子得搭配好。

而在城市慢跑话题之下,专业性极高的马拉松的搜索量和搜索增长率在持续增长。上半年有哪些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上马提前报名时间、明年重庆马拉松从以往的三月更改到一月,大大小小马拉松赛事的报名都能引发一波搜索和讨论高潮。以跑团、慢跑为关键词的大众跑步和以体测、训练、中短跑等为关键词的青少年跑步场景下曝光笔记数也十分可观,在小红书上的跑者人群不仅庞大,更是多元。
跑者自然是千人千面,你可能是一位工作繁忙但依旧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上班族,即使自己一个人跑步,也希望能够保证舒适,上身的装备在保证功能的需求上,更需要这个品牌与自身的调性相契合。你也可以是因为跑团所以才跑起来,和跑团一起每周都有不同的活动,每次约跑摄影师的大片也是另一种期待,跑步在这里成为情绪共振的社交货币。
除了在城市慢跑,越来越多的跑者也正在⽤脚步丈量⼭野。越野跑从一小撮人的极限运动,逐渐成为大众跑步的新姿势。

作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百英里赛事,高难度赛道和炎热的天气,以及每年极少数人才能得到的参赛机会,这样的赛事在以往同样是小众的代名词,普通爱好者甚少会关注。但在小红书上正在迎来改变,当美国运动员 Caleb Olson 身穿一件布满孔洞、腋下和肘关节处开口的长袖衣服以历史第二块成绩夺冠的时候,这件衣服成为最吸睛的存在,在小红书上也引发了大量讨论,很多人纷纷被种草。
除了关注精英选手在硬核赛事上的表现,大众越野跑爱好者们也关注着选手们身上的装备和穿搭,搜索着不同赛事讯息和装备,以便让这些在自己进入山野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
越野跑来自户外,除了吸引人们在山野中自由奔跑外,户外也成为穿搭最大的灵感源泉,山系穿搭越来越火,越野跑鞋也不仅仅出现在赛道上而是成为日常搭配明星单品,专业化与潮流化开始交融。对品牌来说,这些趋势意味着,人们所追求的“山野精神”,大家是愿意把它寄托在产品之上的。换句话来说,有一定设计美学、具备日常实穿性与社群表达等的产品,是有潜力成为自由山野的文化符号,变成人们表达运动和生活态度的方式的。

在小红书,人们会因为感兴趣的比赛和觉得“被种草”的穿搭而产生交集,这并非意味着大家在趋同,相反大家来到这里的目标都是充分满足个性。当某项新奇的玩法与运动开始被关注,在小红书上都能找到先行一步的人,而他(她)的体验与分享则成为接下来潮流趋势的驱动器。
这其实对品牌提供了新的思路,品牌用户之间早已成为双向的对话者,品牌理念和产品如果没有和用户的真实互动、使用场景和感受产生共振,那么也很难被最终选择。
这种通过小红书定位具体场景来和用户沟通,再以大单品作为场景实体价值的转化器的打法,让品牌可以直接触达真实需求并提升用户消费决策意愿。

运动户外始终都会有各种形式,这取决于参与其中的人群,取决于这些人的情绪、感受和需求。而品牌精准捕捉这些趋势的桥梁就在于场景,只有当「场景」与产品价值交融的时候,品牌才能站在运动户外行业的高速赛道之上。
小红书对场景的洞察,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注,通过自身良好的社区生态,平台上超 2 亿的运动户外兴趣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探索的乐趣,并在这里和同频之人慢慢汇聚,催生大量真实精准的场景,小红书就是场景需求的原点。

这为品牌叙事提供了完美切入口,新品牌如何找场景、成熟品牌如何扩展新场景,从而实现从产品到场景再到生意增长的路径,透过这份 2025《小红书运动户外场景白皮书》,小红书给出了一套详实的“武林秘籍”。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