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场无关输赢的比赛,还能关于什么?


每年九月,当意大利北部奥斯塔山谷的秋风开始吹起,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会聚集在勃朗峰脚下的库马约尔小镇。


今年,两个特殊的身影出现在起跑线上——任大鹏,网名海怪,一位认为“有没有比赛真的无所谓”的高阶户外专家,和他的爱尔兰好朋友白睿 Tom Baxter,一位曾在北京生活了十年、如今重新回到故乡探索山野的越野狂热爱好者。



他们踏上了一段 330 公里的旅程,翻越 25 座山口,累计爬升 27958 ——这就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艰难的超级越野赛之一的巨人之旅(Tor des Géants150 小时的关门时间意味着要在山中度过近一周时间,而每年接近 50% 的退赛率更是直接证明了这场比赛的残酷。


但更让人困惑的是,巨人之旅的官方宣传语却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对于两个并不把输赢当作目标的越野跑爱好者来说,是什么吸引他们来到这里?


如果一场比赛无关输赢,还能关于什么?




任大鹏,网名海怪,是一位十年资深越野跑者。他的越野跑经历可以追溯到 2014 ——那一年,他刚完成人生首个马拉松后,偶然在微博上了解到全山地、全越野跑团,看过队友写的 UTMF 赛记后被深深吸引。从那时起,自导航、自补给的越野生活方式就成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随后的十年里,海怪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新疆西藏、秦岭、武功山、船底顶、贺兰山、大小五台、北京的灵山南北驼梁……他最享受的,是结束一场探索后,就着一杯咖啡欣赏自己刚跑完的轨迹,并开始设计下一次如何优化的方案。


2024 年,海怪和队友组成“二全黑泡”战队,参加了UTMB最独特的 PTL 组别,总距离 305 公里、爬升 24765 M+,成总排名全场第四,完赛用时 122 小时 32 分。



海怪和白睿的相识颇有些偶然。两人在杭州相遇,都因为热爱跑山而结缘。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人在山野中找到了共同语言。


海怪后来回忆说,他们最契合的一点是在跑山路上都有着比较高的精神承受能力——即便路线上的环境差到极点,他也无需刻意照顾白睿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两人对越野跑都有着相似的理解:这不是为了征服山峰,而是为了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2021 年秋天,当白睿即将告别生活了十年的中国时,海怪想到了一个特别的主意。他要把自己设计的一条贯穿起荒野与城市的路线,通过两个人一起完成探索的方式,送给即将离开的好友白睿。


海怪在几个方案中提出了一条特别的路线:以三灵连穿开始,以当年爱江山168路线作为基础,最后沿着大西山山脊一直到阳台山北尖再转香山麦当劳。


这份礼物被命名为“海怪的礼物”,被记录在了同名的纪录片中—这不仅是海怪送给白睿的临别礼物,也是送给所有热爱山野朋友们的礼物。路线全长 133.97 公里,累计爬升 7579 米。2022 年 月,两人用 33 小时 12 分 49 秒完成了这次探索之旅。



这次旅程对海怪而言意义重大。一年前,他在金山岭长城马拉松赛终点兴奋冲线时意外受伤,脚踝重伤手术,告别越野跑整整一年。


而这次与白睿的共同挑战,不仅标志着他的正式回归,更见证了两人因山野而生的深厚友谊。正如海怪所说:“我们能用一整个白天,一整个夜在山里,我觉得这对跑者来说,是最好的告别方式。”



对他们而言,每一次踏入山野,都是一次探索未知的机会——探索未知的自然,也探索未知的自己。这种理念,让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选择在这里重逢:意大利北部的阿尔卑斯山,那里有一场叫做巨人之旅的比赛,正等待着所有愿意探索的勇者。




2009 年 月 13 日 那个雨雪交加的星期日,四名跑者聚集在库马约尔的罗马大街,对接下来 150 小时、350 公里的旅程一无所知。这是巨人之旅的“零号版本”,一次验证概念可行性的实验性测试。


过程确实艰难。队伍几乎一直在与暴雨搏斗,不下雨就下雪,有些路段甚至只存在于地图上;他们还要面对由睡眠剥夺引发的幻觉——“哦,我看到一个人牵着狗!”但最终,四人完成了在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体能挑战。



十多年来,巨人之旅成长为一场独特的赛事。比赛没有奖金,始终围绕着体验而非纯粹的竞技成绩。创始人阿莱桑德拉·尼科莱蒂当初用手指在奥斯塔山谷地图上勾勒出这条巨大环线时,心中想的并非竞技和排名。她希望连接两条长距离步道——高路线 号和 号,让跑者能够“以细腻而亲密的方式,去发现奥斯塔山谷的美丽”。


正是这种精神和哲学,吸引了海怪和白睿,踏上前往阿尔卑斯山的旅程。



海怪参加巨人之旅的初衷很简单:“(越野跑)就是生活方式吧,没有必要把它宣传的那么苦。”在他看来,时代不同了,大家现在慢慢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接受度更高了,“就是一个玩”。


这种轻松的态度并非来自对比赛的轻视。对海怪来说,当体验成为目标,痛苦便不再是痛苦,而是通往美好的必经之路。


白睿对这次巨人之旅同样抱着纯粹的体验心态。正如他所说:“重要的是,去完成整条路线,去经历与感受这一路上周遭的事物。”



为了应对阿尔卑斯山变幻莫测的天气,海怪展现了他作为资深户外玩家的细致思维。一个是普通越野跑的,也就是说最竞速最简单的装备。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最极端的状态,就是他觉得可能会遇到什么样最可怕的天气,……中间再插一些折中的装备。他把所有装备都放到转运包里,计划根据每天的天气和自己的体感来调整组合。


然而,这场原本计划中的双人之旅,在第二个夜晚发生了变化。“出发的前一公里我跟白睿一直在一起,然后到第二晚的时候,我们就分开了。”



分开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自然。对白睿来说,这确实是一次全新的体验。330 公里的距离远超他之前的任何尝试,身体在第二天夜晚开始向他发出需要更多休息的信号。


当海怪准备继续前行时,白睿选择了听从身体的声音——在这个时刻,睡眠比赶路更重要。



海怪对此特别理解:“作为我们俩都是这种喜欢爬山、喜欢耐力运动的人,在一个比赛或者说在一次出去玩的过程中,能获得最好的体验,那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喜欢的节奏去走下来的这么一个体验才是最好的。


但从双人变成单人,确实需要一个调整过程。海怪坦言,两个人节奏相互迁就,适应节奏会消耗一部分的体力。“我要适应一个从双人变成一个单人的转换,不管是节奏上,还有心理上都要适应。从那块开始,我需要把体力重新调整回来,这是这个过程有一点点难度。”



但海怪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尽管与好朋友白睿分开,他依然选择敞开心扉,去享受这条赛道可能带来的一切。


独自前行在阿尔卑斯山的小径上,海怪开始注意到巨人之旅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每一个垭口都非常漂亮,你可以称为就是垭口之旅。”按照自己的步伐,他更仔细地感受这条路线的设计美学。


比起直上直下的 UTMB PTL 组别,巨人之旅的路线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风景巡礼——更多反复的之字形路线,每一次转弯都可能遇见新的惊喜。“整个不管是风景,还是整个它的那个(越野跑)文化,……就是我觉得简直就是无可复制。”



海拔三千多米的垭口,风总是说来就来。需要取头灯或者能量胶的时候,海怪留意到,可隆那件 SKYLITE 冲锋衣胸前下摆有个拉链。背着包的时候,东西可以直接塞进去,比从背包里翻找要方便一些。


回想起来,海怪对这次的装备选择有了新的认识:“我知道可隆对于颜色和搭配很擅长,但这次实际用下来,我发现在产品细节以及使用面料的专业性上,同样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山里待得久了,那些平时不太注意的设计细节,用起来才发现差别。



当海怪最终以 98 小时 30 分钟完成比赛时,他对成绩的反应很有意思:“从成绩本身来说,我并没觉得有多快。所以,其实有时候有朋友们夸我说这个跑的特别快什么之类的,我觉得我是有点尴尬的。”海怪觉得,只要是自己体感觉得不错,“然后整个事情完成了,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白睿在 11 小时后也冲过了终点线。对他而言,这 330 公里不仅是距离上的突破,更是一次与自己身体和意志的深度对话。


海怪和白睿,两个朋友,两种节奏;同一座山,同一份纯粹的热爱。他们在巨人之旅的旅程,我们还将通过一部影片《瞬息的山》看到,跟随两位主人公的脚步,一同探索阿尔卑斯山的谜底,透过镜头的真实记录,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群山之巅,瞬息万变的是风景,永恒不变的是热爱。




海怪和白睿能够踏上巨人之旅的赛道,背后有着可隆这个品牌的支持。这种合作并非偶然——两位跑者对越野跑的态度,与可隆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


“去感受山,不征服山;去融入海,不穷尽海。”这是可隆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作为一个源自亚洲山林、引领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专业户外品牌,可隆从不把输赢视为终极目标,而是希望通过成为自然探索之路的灯塔品牌,链接人与自然,让美好生生不息。



在一个越来越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可隆想要传递的是一种回归本真的价值观。真正的户外精神,从来不是关于征服和胜负,而是关于发现和连接。正如海怪所说的那样,“有没有比赛真的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过上对自己来说美好的生活。


图片
# 你为什么喜欢越野跑?#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

图片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5 年 9 月 21 日



文字 猛猛 / 编辑:猛猛
图片跑野大爆炸、网络 / 视觉五年练习生

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8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