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阵全民马拉松热。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数据:
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4年增长到了51场,全年参加比赛的人次超过90万。而2015年,马拉松赛事已经达到了134场,参加比赛的人次超过200万。据预测,2017年马拉松赛事将超过200场,到2020年,马拉松赛事有望达到500场。
随着各类赛事的如火如荼,社会资本也积极涌入市场,马拉松产业成为各资本眼中的“大蛋糕“,爱跑步也好,不跑步也罢,很多人都想从中挖上一口。而马拉松产业的利好政策较多,政策环境较佳,也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涌入其中。
应对“刚需”,众多体育创业公司(赛事公司、体育文化公司、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科技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视线。相应的就业机会、相关岗位都在不断增多,很多创业公司常年岗位空缺,求才若渴。不管你是否拥有相关从业经验,只要你是跑者,跑过多场马拉松,稍微有点成绩,总能在这个行业找点事做。
而一些跑步发烧友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扰:
1.现有工作安稳却一成不变,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可能,也感受不到工作中的乐趣和激情。
2. 热衷跑步,为跑步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实质的经济回报。
3. 马拉松产业创业公司部分职位入行门槛低,既然如此热爱跑步,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相结合?
马拉松产业创业公司的老板在招募新人的时候,会跟你谈兴趣爱好、谈理想、谈情怀、谈行业前景,甚至是股权期权,但很少有老板会跟你提下面两个字:

先来看一下
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家创业公司
正在招聘的职位及待遇
小编总结如下:
-
大多数马拉松产业创业公司,现阶段仍靠投资生存,多数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且为如何变现苦恼。
-
创业公司的福利待遇并不完善,部分公司没有加班费,没有年终奖,没有出差补贴。
-
除相关技术岗、设计岗、管理岗,多数职位对应聘人员要求及薪资待遇并不丰厚,属行业平均水平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排除城市地域性差异,仅从薪资待遇方面,可以出哪些公司是大粗腿,哪些公司贫困户。
-
大多数创业公司活不过三年,以上展现的诸多公司中的部分已经是马拉松产业中各行业的领跑(不包括所有),其他甚少听过,很少见过,没什么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具体薪资待遇如何,不得而知。
以上,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和不成熟的几点判断,不喜勿喷。
各位亲爱的跑友们,当你们一腔热血要为兴趣买单,为梦想买单的时候,你们想清楚了吗?小编现在最怕的就是一些老板总喜欢跟人谈理想、谈情怀,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谈感情伤钱。
谁还没有点好奇心?
资深跑圈老司机带你解开套路
跑野大爆炸
每周炸出N多你不知道的事情
下期八卦君炸出什么“惊天大谜团”
火速关注!
本文为原创,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跑野大爆炸保留版权信息及所有权利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违者必究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3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