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观察|跑野 X 天猫运动户外,哪一类才是你更需要的跑鞋?》一文中提出了跑步的“五大场景”,竞速、训练、慢跑、休闲跑和越野跑。
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跑鞋,跑野大爆炸与天猫运动户外和天猫榜单,联手打造跑鞋“五大场景”的专业榜单,以此来帮助消费者去更好地了解在变化的场景里如何找到更适配的跑鞋。
许多跑者都会在天猫的 618 活动中实现“买买买”的愿望,那么今年大家究竟在天猫的 618 活动里买了哪些跑鞋呢?

截止至 6 月 20 日,天猫 618 跑步鞋专业榜单品牌榜的前十名分别是 Nike、ASICS、FILA、安踏、李宁、361°、adidas、特步、鸿星尔克和中乔体育。这里面既有国际大牌也有国内的运动品牌巨头,总体来看,国际品牌占四席,国产品牌据有六席,比较符合国产跑鞋日渐崛起的大趋势。
虽然大部分品牌都有较为完整的跑鞋矩阵,可以覆盖大部分的使用场景,但落实到具体的场景里,各品牌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偏重,所以每个场景中到底哪些跑鞋更受消费者的青睐,让我们慢慢来了解。


前三名也许会和许多人的预期有所不同,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大众对于竞速跑鞋的选择方向。
三双跑鞋的共同点是都运用了各自品牌的顶尖中底科技,同时设置了碳板,其中李宁飞电 4 CHALLENGER 是半掌碳板,另外两款都是全掌,它们也都是参加比赛的不错选择。
如果仅从竞速的角度来看,在这三个品牌之中,仍有更强力的选择,比如飞飚 FUTURE 1.5、飞电 4 ULTRA 和 Alphafly 3。 榜单上的三双鞋能够脱颖而出,很大程度和竞速跑鞋的驾驭门槛有关,对于配速的适配范围也更广。
李宁的飞电 4 CHALLENGER 在问世之初就有很强的训练属性,而 Vaporfly NEXT% 3 在性能的调校上比前两代更为温和。飞燃 3 最早的也是向下兼顾入门跑者,被称为“全民超跑”。
除了少数的精英跑者,大众在竞速领域的选择上还是会偏向更容易驾驭的跑鞋,在竞速之外,能否顺利完成比赛才是重中之重。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就提到过,训练跑鞋是跑鞋里的“六边形战士”,在回弹、轻量化、缓震、透气、稳定和抓地耐磨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同时针对于使用群体的水平的差异,每双训练跑鞋在各个维度的侧重会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当训练跑鞋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会发现它们竟如此得千变万化。
361° 飚速 3 PRO 是这个时代里相对较少的薄底跑鞋,前掌 19 毫米,后跟 25 毫米,鞋重在 180 克以下,保留了轻量化的标签和竞速的元素,是一双更适合场地训练的跑鞋,也被学生用作体测鞋。
李宁吾适 5S 4.0 更注重缓震和稳定,通过内侧 TPU 的延伸和中腰 TPU 连接前后掌,从而让跑者得到更多的支撑。
李宁赤兔 7 PRO 是前三中唯一的碳板跑鞋,在李宁的矩阵中也被称为全能跑鞋,可以说是标准的训练跑鞋,既可以完成较快的速度训练,也可以进行慢,比竞速跑鞋多了舒适感,也比大部分的慢跑鞋要更有速度能力。
训练跑鞋有着众多的模样,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目标和使用环境。

安踏实现了在慢跑跑鞋领域的霸榜,毒刺 5 成为最大赢家。有氧慢跑对配速基本没有特别大的要求,距离上也不会特别地漫长,舒适感是消费者最大的追求。
安踏毒刺 5 和特步两千公里 2 代都没有驾驭难度,通过加厚或加宽中底来提升缓震效果和落地的稳定,后跟也都有 TPU 材料环绕,较为厚实,能够保证后跟的舒适也可以稳定后跟。

休闲健步的跑鞋对于运动性能的考量几乎已经是忽略不计,个人觉得好看与否才是购买的关键。


越野跑是五大场景里最为特殊的一个,不同于城市的平整道路,越野所要面对的环境过于复杂,装备的重心更多地偏向安全与保护。
安踏探野和安踏探野 PRO 在中底使用了不一样的科技,前者是虫洞科技,而后者是氮科技。此外,两者都配备了防撞鞋头、VIBRAM 大底和速系带系统,保证了越野跑鞋的抓地和防滑能力。
Nike Pegasus Trail 4 GORE-TEX 在 Pegasus 系列的基础进行了越野的升级,而 GORE-TEX 防水技术无疑是其中的亮点,保证在多变的天气情况下依然能够干爽前行,而鞋口的防护设计能有效防止水和沙石进入鞋内。
这份榜单与你想象中的有多少相似又有多少不同?你在这个 618 买了哪双跑鞋呢?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6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