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众跑者能上吉尼斯纪录吗?


说到世界纪录,相信所有的跑者都认定了那是精英跑者们的事,与自己无关。那么吉尼斯世界纪录呢?乍一听时应该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不过事实上,大众跑者也能成为吉尼斯纪录的创造者!他们都跑得很快?不不不,其中不乏 小时之后、乃至 4 – 5 小时完赛的马拉松跑者。


今年五月,完赛 2025 伦敦马拉松的跑者都收到了组委会的邮件,喜提一项吉尼斯纪录——原来今年伦敦马拉松以 56640 名完赛者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完赛人数最多的马拉松。


因此每一位伦马的完赛者,不论速度快慢,都成为了这个纪录的创造者。作为大满贯赛事中参加难度数一数二的赛事,今年伦马“吉尼斯之旅”的体验,想必会令每一位完赛者更加难忘。


今年伦马完赛者提交申请后得到的奖牌与证书


其实除了与赛道上其他万千跑者一起共同创造纪录外,大众跑者也还有许多种可能去创造它,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与马拉松有关的吉尼斯纪录,带你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它,感受在它背后更多的动人故事。

 

 


当打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页面,我们会看到许多关于马拉松的吉尼斯纪录,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对他们进行分类,大致会有这些类型。

 

首先第一个类型,毋庸置疑是以速度取胜。这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比拼纯奔跑的能力,看看谁最快。



不久前的伦敦马拉松上,阿瑟法就领取到了最新出炉的纯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的吉尼斯认证——以 小时 15 分 50 秒的出色成绩完赛的她,将马拉松的纯女子世界纪录缩短了 26 秒。这是伦马连续第二年打破这个项目的纪录,去年 Peres Jepchirchir 同样在这条赛道上创下了属于她的纪录。


除了历史最快外,还有不同年龄组的最快,这令拿不了“全球第一”的跑者同样有机会争夺吉尼斯纪录。



不过,“年龄段最快”的头衔终归也只属于少数实力派,更多创造吉尼斯纪录的跑者还得另寻他法,那就是将自己装扮成不同的角色,创造对应角色的吉尼斯纪录



最常见的就是扮演各类影视动漫人物、动植物、地标建筑,像加勒比海盗、暴风兵、女巫、斯巴达勇士等经典形象,都是争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热门角色。


Simon Couchman 以 03:47:20 的完赛成绩

在今年伦马成为跑得最快的“奖牌”


有意思的是 2019 年伦马上扮成“大本钟”的 Lukas Bates ,在终点线前遇到尴尬一幕,由于制作的大本钟高度远高于终点门头,Lukas Bates 遭遇“卡门”窘境,在工作人员的帮忙下才通过了终点线。故事的结果他没能成功挑战吉尼斯纪录,为此官方还发推表达了遗憾。



其实参加 cosplay 挑战也不总是需要这么“复杂”,Joe Spraggins 就曾以 2:42:24 的成绩成为马拉松跑得最快的“游泳者”,这身装扮可比正常跑者穿得更简单!



在比拼“快”之外,挑战者们比拼的还有年龄,比如最大或最小年龄的马拉松完赛者。据官方资料显示,希腊的高龄跑者 Dimitrion Yordanidis 曾在 1976 年以 98 岁的高龄,用时 小时 33 分完成了全马,成为年龄最大的马拉松完赛者。Jocelyn Rivas 则在 2021 年抵达洛杉矶马拉松终点后,以 24 岁的年纪成为了完成一百场马拉松的最年轻跑者。


2021 年 Jocelyn Rivas 成为最年轻的百马跑


在吉尼斯纪录中,还有一类纪录比拼的是数量。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川内优辉,2021 年他得到了官方认证,在当时完成的 108 场马拉松中,他总共 101 次跑进 220 ,成为了马拉松跑进 220 次数最多的人。


 

此外在数量比拼方面还有不少有趣的挑战,Brendan Matthews 在去年成为了比赛中穿着最多件 Tee 的马拉松跑者,看到他领奖时的造型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由于数量众多,没法一一列举,总结一句话:与马拉松相关的吉尼斯纪录五花八门,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回到开头的话题,哪些吉尼斯纪录对大众跑者来说更有机会实现?方法就是搭建属于你的吉尼斯纪录门槛,竞争的人越少,自然就会更容易些。

 

在不需要极致竞速的吉尼斯纪录中,一种源于足够坚持,譬如年龄最大的马拉松跑者,或者是完成马拉松连续场次最多的跑者。这类型的纪录,无需比拼速度,重要的是细水长流、贵在坚持,即使跑得慢,只要一直地跑下去就会成为纪录的缔造者。



61 岁的凯西和 68 岁的特洛伊·约翰逊这对美国夫妇在 2015 年,创下了“完成 大洲马拉松跑步的最老夫妻(总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他们的年龄总计为 129 年 109 天。



另一方面,就是为“世界第一”加上各种不同的“限定语”,寻找到一个竞争不激烈的“细分领域”获得第一。这其中最常见的是跑马拉松的同时做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自己有优势,竞争对手少,挑战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大增加。


 

比如边跑步边运球、扛着自行车跑、扮成送奶工、背着冰箱跑,花样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布莱尔·威廉姆森在 2017 年的 Christchurch 国际马拉松上,就给自己加难度,进行了一场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验,边跑马拉松边拼魔方。最终他创下了数量最多的纪录—— 254 个!不到一分多钟解完一个魔方,这样的神奇表现,不禁让人惊叹。


 

在吉尼斯纪录中,多人组合也是提高竞争门槛的方法,我们能看到以夫妻档参赛、以双胞胎身份参赛。同时也有六人组、十人组等最快完赛纪录,获得这类型吉尼斯纪录的团队有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搭建一个能乘坐 2N 位乘客的“小车”,队友们一起套在这个装置中共同完赛。



多人组纪录的成绩往往都在四五小时,因为多人一起协同跑起来显然会比单人跑更难。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手铐”跑,一个人时两只手没法正常摆臂,双人组合只要搭配好节奏,两个人就都能以正常的姿势跑起来。



 


当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各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时,我们会逐渐发现,吉尼斯纪录不只是快,不只是为了展现“我是世界第一”,我们还从中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不管是完赛的高龄跑者、经历过化疗带着造口跑出最快纪录的 Adele Roberts ,还是首位完成六大满贯的唐氏综合症患者,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展现出了生命的灿烂。


唐氏综合症患者 Chris Nikic 去年完成六大满贯

  

我们能够看到跑步中的快乐,不管是那些意想不到、让人忍俊不禁的 COSPLAY ,还是团体挑战时队友间的那份快乐和骄傲,这些欢乐的气氛充满了感染力。


 

我们还可以看到,挑战者们的举动也是在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所倡导的理念进行传播。许多各式各样的跑者穿着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服饰去挑战吉尼斯,在赛道上宣传自己的民族文化。



大量挑战者在比赛中,同时也在为公益事业募捐筹款,展现着人间大爱。伦敦马拉松上有只“犀牛”形象非常有名,它提醒着人们对于犀牛的保护;还有的人以奔跑呼吁对癌症、帕金森等病症的关注。


这些故事让吉尼斯纪录在奔跑与速度的荣耀之外,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当然也有一点需要说明,吉尼斯世界纪录本身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项目,它不是一家公益组织,包括认证、奖牌、证书等方面都是需要花钱的。另一方面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愿意不断地新增五花八门的吉尼斯纪录满足挑战者的需求,各种纪录越多它就能有越多的营收。

 

对于这个充满着挑战、欢乐与大爱,同时又商业化拉满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你是怎么看的呢?据说我司有人也要挑战马拉松吉尼斯了。



图片
如果有机会,你想尝试怎样的马拉松花式挑战#

随机抽取 1 名幸运粉丝,赠送帽子一顶!
图片

点 “在看”,在评论区留言
转发文章到朋友圈,参与抽奖

中奖者若未按规定参与抽奖,视作无效,
跑野大爆炸保留最终解释权

互动截止日期:2025 年 7 月 9 日



文字HP / 编辑HP
图片跑野大爆炸 
视觉年练习生

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yeah.world/78244.html